春节已去,周末闲暇,追了几期《中国诗词大会》,满眼的美好。如若这份美好有人相伴,会是什么样子?
诗词路上,有伴相随,最是浪漫。
父母子女相伴学诗词,实属平常。可是,吕亚琴母子的诗词之路令我泪目。
从穿着打扮上看,从工作上推测,从学诗的底本上说,吕亚琴能给予儿子的物质条件应该很是一般,但是毫无疑问她给了孩子一片丰富的精神生活。
我愿意想象吕亚琴为儿子制作诗词底本时是快乐的,孩子手握母亲巧思倾心誊写的却简陋朴实的手稿时是满足的。如果是家庭团参与,有父亲在旁,不知道又会惹出我怎样的眼泪呢!
诗词就是诗词,无论写在怎样的载体上;热爱就是热爱,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因着诗词的融入,母亲的辛苦应该有了别样的疏解和寄托,孩子的生活中想必也会多出几分自信和勇毅来。
且不说是哥哥带着妹妹来参赛打擂台,还是妹妹推着哥哥向前学诗词,单是小妹妹的那可爱的眼神,还有那双双竖起的大拇指,就是一首首的诗了。
妹妹散学归来,是不是也要乘兴追黄蝶?黄蝶左看右寻终不得,妹妹会不会又要缠着哥哥放风筝?读诗的他们,会不会把生活挪进了诗词里呢?亲情融融,相伴学诗,就如春日里的黄蝶纸鸢,灿烂而美好。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正是谈情说爱的年纪,如若有诗词相伴,青梅竹马之欢自是妙不可言。
竹马成林深情相望,青梅尹露巧目盼兮。选手史成林和女友对视的画面美极了,给人的感觉不只是甜。如果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那这就是诗一篇,画一幅了。
他们最初的牵手也许与诗词无关,但是对诗词的热爱应该会冲淡他们北漂的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