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国这个IP随着《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又火了一把,每当谈论三国时,每个人都能曹操,刘备,孙权的来一段,但是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三国,每个人都有对三国特殊的理解,无论事件还是人物。
很早以前,逛知乎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关于三国的问题:
三国里最震撼你的一个人是谁?
当时我还没得及思考,就看到下面那个点赞最高的答案,是给刘关张打造武器的那个铁匠。
这个回答挺搞笑,虽然是抖机灵,反正题主也不限于演义和正史,或者游戏,我一直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回答,曹操,刘备,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即使再分析读起来也会觉得没有新意。
直到最近读完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的时候,看完最后一章的时候,我震惊了,一边捧腹大笑的同时,忽然想起来这个问题,如果要论三国里最震撼的一个人是谁的话,应该是他。
步幸。
如果这个人存在的话。因为在看《三国志》目录的时候没有找到这个人,有找到的不妨给我说一下,原谅我才疏学浅。
二
先放传记吧,看不懂的可以直接跳过看下文。
《三国·步幸传》:
步幸字吉利,冀州邺城人也,良家子。中平初,黄巾大起,幸随大方首领马元义,为筹划事。元义聚众数万于邺,期三月五日举兵。未发,元义弟子唐周密报于朝廷,事败,元义伏诛。幸亡归张角。
三十六方黄巾俱起,天下响震。张角以四方有事,遣幸往援南阳张曼成。幸甫至,适南阳太守秦颉进剿,曼成寻败死。众推曼成副将赵弘为督,据宛以自保。幸说弘曰:“固守不佳,久必成困,未若乘夜以勇士冲之,敌必惊溃。”弘从其计,轻军袭营,为流矢所伤,半旬而亡。弘副将韩忠继执帅印,以幸为谋主。十月,忠没于军中,宛城乃陷。
幸往归张角,及至河北,角病死,乃复投张梁。时梁与皇甫嵩战于广宗,幸惩宛城之事,料敌必不敢轻进,梁遂不以为备。嵩潜夜勒兵,乘暮急攻之,阵斩梁并黄巾军三万余级。幸仅以身免,入下曲阳张宝营下。十一月,嵩破下曲阳,宝即就戮。黄巾十数万人一时俱死,哀声遍野。幸立于败军之地,面色如旧,谈笑如常。嵩见之颇奇,收为幕僚。
明年春,诏嵩回镇长安,以卫园陵。幸随入洛阳,嵩被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
灵帝崩,少帝即位。何进谋诛阉官,广选人才,嵩进幸,进授以军司马职。未几,黄门常侍段珪杀进,俘幸等僚属百余人为质,缚于掖庭。幸急曰:“吾,黄巾旧部也,非大将军嫡属。”珪等久居内闱,不通治戎,遂着幸执掌宫门宿卫。
是夜,袁术虎贲鼓噪于外,袁绍勒兵大进,宫内大乱。珪等挟帝并陈留王走小平津,幸随驾左右。后珪等窘顿无路,投水而死,幸扶幼帝、陈留王欲回宫,闇暝,逐萤火而行。行至北芒,董卓军至。
及归殿,帝恐董卓强横,密遣幸召执金吾丁原入京,以为制衡。幸携密诏至丁原军中,卓已杀原。幸归见帝,具叙其情,帝泣曰:“此天欲亡朕耶?”幸长跪谓帝:“臣愿为陛下羽翼,必不使太阿倒持,神鼎旁落也!”帝引为亲信。
俄董卓废帝,杀之,又欲杀幸。陈留王时已践祚,念幸有北芒扶持之功,因劝卓曰:“朕初登大宝,见杀不祥。”遂赦幸,看守东宫。
董卓暴虐,京城多为其病,百官敢怒而不敢言。有城门校尉伍琼,夜来说幸:“董卓乱国僭尊,败德蔑礼,虽古之王莽比之亦蔑如。公既为二帝亲随,当共我诛戮奸贼,使帝室重光也。”幸从其言。越明日,琼着小铠,暗佩利刃,欲伺刺卓;幸恰有疾,未能同往,琼遂不敌卓,终为其所杀。
幸本雅士,好音律,素与蔡邕相善。三年三月,邕荐幸于卓,卓大喜,擢幸府内署事。三年四月,王允、士孙瑞、吕布等杀卓。邕见卓死,有嗟叹之语,允不善其言,欲诛之。幸等上书诤谏,力劝不可,允遂杀邕。幸收其骸骨,立牌谨祀之。允见幸行止端方,重义守礼,又熟于戎事,即补入吕布军中,为前部司马李肃主薄。
肃与卓婿牛辅战于陕,肃大败,见诛。布知幸短于谋略,然虑其为王允所荐,责之不宜,遂令其退归长安,不复领兵,专司安抚京民。
李傕、郭汜等用贾诩计,逆攻长安,布不能守,败逃河内,允死。关西将纵兵大略,京民悉为残杀,万无余一。幸求计于贾诩,诩曰:“傕、汜,匹夫耳,不能长久;帝虽幼弱,终是尊上。”幸乃悟,转投尚书令士孙瑞。
侍中马宇与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等谋,欲使马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傕等。瑞使幸密会腾,迩后樊稠败腾于长平观。宇、幸等奔槐里,稠又急攻,宇等皆死。幸自言为彼等裹挟,非出本意。稠信之,释其归京。
兴平二年,傕、汜相攻,帝携百官出新丰,幸并士孙瑞随驾。杨奉来迎,大败,瑞死于乱军。幸感时事艰辛,又闻刘备贤名,颇思奔徐州。
及至徐州,幸谒刘备,喜曰:“真吾主也。”刘备授幸别部司马,张飞守下邳。数日之间,吕布亦至。刘备征袁术,布乘虚袭下邳,虏刘备妻子与幸。布素恶幸,遂放归刘备。刘备还驻小沛,使幸纠合军卒,复合万余人。布疑而攻之,卒哗乱四溃,刘备败投太祖。
太祖遣夏侯惇助刘备,刘备以幸为先导。道遇布将高顺,惇败,右目为流矢所伤,顺复虏刘备妻子与幸。太祖将大众亲征,布震恐,幸曰:“吾与袁公路有旧,往去说,必救。”布赍千金,幸携之出。
幸迷途于道,辗转于徐、扬之间近一岁,终遇袁术于灊山,术病死。会刘备奔南皮,幸闻之,欣然诣袁绍。及至,幸问左右:“袁公麾下,何者最贤?”对曰:“田元皓。”幸访田丰,相谈甚欢,砥足竟夜。次日,丰闻绍欲之南,恳谏再三,绍不听,械系之。
绍军大出,幸先至白马,颜良身死;又转津南济军,文丑寻亡。或说绍曰:幸其人也,命主克将,不宜置陈前。”绍深感其然,使幸归守乌巢,为辎重事。印绶未解,太祖袭乌巢,绍众大败。幸纠合残卒,登高曰:“势已至此,归亦九死,不若早降曹公,必蒙厚遇。”众皆信服,俱南向降曹。太祖疑有伪,尽坑之。
临刑之际,幸大呼:“幸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太祖怜其忠义,赦之。后沮授为人所执,亦大呼:“授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太祖叹曰:“君出言类于步幸,其不为谶乎?”放归袁绍,见杀。
幸归许县,帝见故人,挥袖流涕,曰:“朕有今日,卿功大焉。”太祖仍以幸为太子舍人,侍帝左右。数年间无事,惟汉室日蹙。
十二年,太祖欲征北郡乌丸,问计于郭嘉。嘉深通有算略,劝公出,又密召幸,屏退左右,曰:“曹公即往北征,公宜早行,伪投乌丸,则我军胜矣。”幸踟躇不决,嘉再三逼之,乃从。嘉甚喜,携幸北上,军至柳城,嘉病笃。
幸素知太祖惜郭嘉,恐其迁怒于己,南逃刘表。十三年,幸终至荆州,而刘表病死。时刘备在新野,幸因往附。曹纯督虎豹骑猛进,大获其辎重,刘备遁汉津,幸又被俘。众进言太祖:“留幸不祥,不若杀之,以杜后患。”太祖从其言,斩幸于赤壁北营,祭旗出征。
疫病大起,北军多死,太祖烧船自退。数年间,孙、刘遂有二州。
臣寿言:“数奇,不敢多言。”
三
那为什么他有资格被称为三国里最为震撼的人?
用原文的一句话总结:幸其人也,命主克将。
也就是说步幸这个人妨主,用也妨主,弃也妨主,留也不祥,杀也不祥。不仅妨主,连跟沾到他的人都倒霉,他简直是人中的卢马,三国的第一神将,当然这位神将是用命数来克的,简直是天煞孤星下凡尘。
简单总结一下这位步幸的人生成就,一定不要笑,哈哈:
1 步幸几乎经历了这段三国时期,即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这二十四年间的所有的大事件。
从黄巾起义开始,何进谋诛宦官,效忠汉室,丁原被杀,刺杀董卓,蔡邕被杀,李傕,郭汜攻长安,继而争夺皇帝,百官,刘备,吕布争徐州,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前夕。
连赤壁之战开战也是以他的人头祭旗,曹操怕妨主,把他杀了,不过即使他死了,也要妨的曹操赤壁大败而回。
2 几乎所有步幸有关的人都倒霉。
他投靠的人,甚至跟他接触的人,无论是用他,不用他,听他的建议,没听他的建议,不是被杀就是倒霉,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从上面的文章里可以捋出来,大到那个时代的大人物入张角三兄弟,何进,丁原,董卓,汉献帝,吕布,刘备,袁绍,郭嘉,曹操等,小到如韩忠,伍琼,蔡邕,士孙瑞等,都没有好下场。
所以袁绍的手下说他命主克将,留之不祥,可是看他的传记,简直是沾到他都不祥,传记里他一共妨了多少人,我也没数,不知道那位最后斩杀他的刽子手下场怎样,不过我猜步幸应该没有结婚,这样的命格,哪家的姑娘敢嫁,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为什么前面说的是几乎呢,因为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号称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步幸求计于贾诩之后,贾诩竟然安然无恙,难道是贾诩的命格太硬?
其中最搞笑的是郭嘉,郭嘉应该是知道步幸的命数不好,快打乌桓的时候,郭嘉逼着他北上先去给乌桓带晦气,这样曹军就能打胜,可没想到郭嘉沾到他,没多久自己就死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快要笑死了,哈哈,难道这就是难道很多人,无法解释的郭嘉之死的答案?
三国人中的的卢马,肯定是非他莫属了,刘备的那匹的卢马估计跑到死,也没有他妨的人多。
最有意思的,陈寿在写到步幸和汉献帝在许都相遇后,用了这样的文字:“数年间无事,惟汉室日蹙。”这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汉室日益倾颓,也是他步幸妨的,哈哈。
3 多次被俘虏,却多次活命。
参加黄巾起义的时候,他最后投靠的张宝军大败,他被皇甫嵩俘虏,镇定不动,得以活命。宦官杀何进的时候,他说他是黄巾军,不是何进部下又得以活命。董卓废少帝的时候,要把步幸等人一起杀掉,不过被汉献帝所救。本来说好的跟伍琼一起谋刺董卓的时候,他有病没去又得以活命。樊稠大战马腾时,被俘虏,步幸说他是被裹挟的,又得以活命。官渡之战时,又靠急智得以活命。
光这个“又”字,我用了四次,在三国这样的乱世,能够这么多“又”一次活命,不是命数,那是什么?
三次被俘虏,五次侥幸逃生,不得不说,这个步幸命真的很奇怪。
不过看着他每次都能够自救,然后去继续妨下一个,好像是他在推动着历史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让我有种他就是历史的力量的错觉。
4 对汉室很忠义。
对于汉室,步幸还是有忠心的,步幸对于汉献帝,无论是在刘协为陈留王还是称帝后,乱兵之中,都有扶助之功,而且还要参加刺杀董卓的行动,整体而言,他对汉室的态度是可以的。汉献帝也是在他尽忠心于汉室的时候救过他的命。
5 有才华。
在黄巾军战败后,他做俘虏了还镇定自若,面色如旧,谈笑如常,被皇甫嵩赏识,收为幕僚。说明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不然怎么能那么镇静,从他原来为黄巾军出的几个计谋,也能看出来,而且皇甫嵩本人才学也是可以的,能够被他看中,步幸还是有才华的。
果然,后来到河北跟袁绍第一谋士田丰谈了一夜,没有才学的话,怎么能跟田丰这样的人物聊天聊了一夜。
步幸也有多次出使或者献计的经历,无论计策效果或者出使结果如何,可惜都以不好的结果而告终,他的计策或者出使,相对于他的命数来说,作用还是太小了。
此外他还多次急中生智救了自己的命,可是他的命数奇特,在克了别人最后还是克自己。
总之,步幸还是有些才华的。
综合以上,步幸是个几乎经历了三国前期所有的大事件,又几乎跟当时所有的大人物都有过关联,他投靠谁谁倒霉,多次遇险,却多次自救,有才华,又很忠义的人。
其实就像前面说的,他更像是历史的力量在人间的显现。
四
当然,不论是步幸妨主妨谁,都是事情自然发展的因素占主要原因,而不是说步幸一来,就改变了整个事件的结果。可是步幸恰巧参加了几乎每个事,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下场,这可不仅仅是巧合了,不能不说是奇人,是命数。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命运,这样的经历,这样的结局,恐怕三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吧!
如果说非要有个手段来解释或者改变步幸这样的命格,应该碰到管辂这样术士吧,以《三国志》里记载的管辂的相术,应该是无所不通的,可是管辂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也就是步幸死后的第二年才出生,根本没有机会见面,这种机缘巧合也难免让人觉得,步幸跟管辂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这么巧,一个命格如此奇特,见谁妨谁的人今年刚刚死,另外一个能够知人生死,算术无虚的人第二年就诞生,还有那个唯一没有被妨的毒士贾诩,想想这些,脑子里一大把黑人问号啊。
不知道陈寿写步幸传记的时候有没有想这些,但是他用了这样一句话结尾:“数奇,不敢多言。”
看到这里的时候,又一次忍俊不禁,难道,他死了多年,陈寿也怕被妨到。
这样的人物,三国里应该是独一份,不然难道每个人的生死暗中都是有步幸这样的人来决定,来被妨吗,真是这样的话,这应该是另外一个世界了,细思极恐。
数奇,我也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