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不过是河流表面的浊水罢了,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斋藤孝
最近很忙,部门里哀鸿遍野,一大批小伙伴儿睁着前晚加班留下的惺忪睡眼,空洞地望着电脑,机械地敲着键盘,木然地打着电话,仿佛一块块儿输出过量浑身发烫的电池。休息的间歇是睡眠的天堂,偶有不睡的伙伴,忙着低头摆弄着手机,好像提线木偶在摆弄手里的道具。我知道这个时候强求他们人人拿出一本纸质书如饥似渴,那纯粹就是扯淡,回想不忙的时候,一片莺歌燕舞,还是他们,兴高采烈,却依然低头摆弄着手机,就像兴奋的木偶依然在摆弄着手里的道具……
没有人有权利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改用先贤的话:我看不惯你不读书玩儿手机的样子,但我誓死捍卫你选择不读书而玩儿手机的权力。在“手不释卷”、“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的故乡,后工业化的滚滚洪流声势浩大,却也浊浪滔天,读书成了一件渐行渐远的事儿,甚至在一些人嘴里成了“装逼”的行为艺术。也没什么特别值得悲哀的,毕竟你我芸芸众生,生存的压力和日常的喧嚣足以让偶尔的忧国忧民烟消云散,只是有时碰上诸如以色列、法国、日本、德国、韩国等阅读大国的新闻,不由一番感慨,我们这样把书扔掉闭着眼往前跑,真的就能赶上那些国家么?
最可怕的不是兔子不睡觉了,而是乌龟睡下了,醒着的兔子还嫌自己跑得慢。在日本这样一个公民阅读传统极为浓厚的国家,斋藤孝仍然以一本《深阅读》对自己的同胞呐喊,这位东大的高材生、明治大学的教授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对同胞的“阅读堕落”深深忧虑,用自己的读书经验和体悟深深地聊了一次读书的那些事儿。虽然治学严谨的斋藤孝教授将全书细致地分为五个章节,但读罢此书梳理一下,觉得还是三分法此书更符合国人的思考习惯,在一位藏书和读书大家的著作面前如此轻率和唐突,是小子浅薄了,应该遥遥向一衣带水邻邦的作者道个歉。
◆ “孤读”注定丰富我们的人生
个人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斋藤孝先生对读书意义方面的论说,作者正反两方面的比对很妙,对现代日本社会的认识很深,最重要的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作者,作为一个读了一辈子书、教了一辈子书的长者,字里行间自有其深沉和厚重的一面。
“孤读”是作者在书中的一种提法,老先生回顾了以前大学里的“读书文化”,那时的日本大学里,读书是同学间日常聊天的常见话题,彼此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相互介绍书籍,宿舍开“卧谈会”的时候能围绕一本书讨论一个通宵,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读书。特别是作者列出的当时日本大学里同学之间常有的给人充满压力的言语让我无言以对,不得不沉默良久,作者说那个时候大学同学里经常会有这样的话:“没读过柳田国男的书简直是耻辱”、“是个人都会读马克思•韦伯的书”、“我想你们不会不知道列维•斯特劳斯吧”……我的堂妹今年研究生毕业,我的表弟今年大三,堂妹说在宿舍里说不出几个有品位的化妆品牌子都不好意聊天,表弟说不会LOL就根本不算上过大学……
斋藤孝先生是1960年出生,他的大学阶段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而那个年代正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腾飞的时代,是日本的黄金十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读书意义,作者说的很明确,大体分为三种:“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方说,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而对于读书如何改变年轻人的人生,作者更是不惜笔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书者仁心吧。
作者以自己为例诠释“孤读”的那部分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的读书类桥段,不卖弄,不矫情,不遮掩,情真意切。作者说自己大学时候在人际交往方面很不顺利,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独自生活,一个礼拜只和三个人说过话,其中还包括附近餐饮店的老板娘。然而在这样貌似“孤独”的环境里,作者没有选择“一个人的旅行”,没有选择网吧,没有选择参加所谓网红的线下活动,作者选择了读书,功课不忙的时候经常每天花七八个小时不间断地读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如同给精神打了一支安定剂”。
走过人生大半的斋藤孝先生感慨:“想让自己年轻时进步,想让自己年老后有个爱好,想有个可供发泄负面能量的终生渠道,就不能不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是我们一生的良友。”当“人脉学”成为一门备受推崇的学科,当如何结交人也能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地参加线下活动,当无所事事的颓废也能成为炫耀的资本,我们本已卑微的人生已被锁定,我们的孤独开始变得可耻。
◆ “选读”才算迈进书籍殿堂的大门
一个读了一辈子书的人介绍的选书方法自然不浮躁,《深阅读》里涉及的80余本书被作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也让我们领略了一种叫“积淀”的美感。成熟的作者不会再被功利束缚,作者因此在书中就选书问题大胆说出自己想法,而并不怕被读者认为观点过于陈旧甚至保守。比如作者认为读书要首选世界公认的佳作,虽然这样的书可能篇幅稍长,相对晦涩,若不习惯,可能会读的比较辛苦。但是,“避开这些古典佳作,一味阅读肤浅的书,就如同害怕成为职业选手,只能永远满足于当业余选手一样。”
虽然已是近花甲的年纪,但作者仍有可爱的一面,这一面在貌似“愤青”的外表下,彰显了作者的操守和清醒。因此在如何“选读”这个环节里,作者大胆揭露那条不成文的出书规矩:“要想出版小说,得先成为红人”,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作家”的时代,这是很有勇气的表现,因为这会被扣上很多帽子,然而诚如作者所说,事实就是事实,静下心来“深阅读”的人少了,文学的整体水平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才提出了“好书”的条件和“坏书”的圈套的说法,很坦诚地为我们选书指引了方向。
另外,作者也不避讳各种世界伟人或者知名人士的自传、评传、评录之类的书,但是鲜明地指出读这类书的目的不是让你单纯地憧憬和膜拜,也不是要求你以这些人的目标为目标,只是让你学习他们所拥有的“闪光点”,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有利用“书评”、“行家”的推荐和报刊的企划。当我们实在不知道什么样的书比较有意义,或者自己到底适合读什么样的书时,也可以看看那些新闻报纸或者出版社的榜单,总之,一个有心的读书人一定可以通过“选读”而迈入书籍殿堂的大门。
◆ “会读”将成就我们的阅读之旅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心得,作者从“习惯”和“技巧”两方面入手,让我们领略到“会读”之美,个人认为这方面的“技巧”是外在的、工具性的,在熟练掌握之后,阅读将自我进化为一种由外而内的“习惯”,两者相辅相成,一起成就我们一生的阅读之旅。
“转换阅读”是作者非常别致的创造,作者提出了一个y=f(x)的公式,其中y是创意,x是素材,而f就是个人的视角和阅读体验了,并且通过这个f的转换,按照文学理论的说法,就是文本的读者将与文本的作者产生某种“情感代换”,也就是作者说的“共享视角”。另外,作者还提出诸如“据点阅读”等方法来增强阅读能力,找一本自己相对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对书籍里的人物事件历史等等做详细地调查,从而拓宽自己读书的广度,如果想挑战一本高难度的书籍,也可以先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浅显易懂的书本,储备一些相应的知识,再读起那些书籍时自然要容易许多。技巧类的方法作者介绍了很多,但归根到底是一个通俗的道理:阅读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至于阅读习惯,作者更是不遗余力,因为对于斋藤孝先生这样的老资格读书人,读书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在斋藤孝先生看来,阅读习惯将使我们的阅读生活受益匪浅,比如要学会自问自思,作者引用了叔本华的“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我想到了咱们老祖宗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斋藤孝先生又提出读书前就应该开始思考,因为有了思考产生的问题,才从问题出发到书里去寻找答案,这一点让人着实佩服。再如作者强调了朗读的好处,在我们对古人“摇头晃脑”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的邻居无时无刻不在默默思考着我们的历史和传统。作者对实体书和书架情有独钟,认为摆放在书架上的实体书可以让人变聪明,因为电子书在下载(或购买)收藏了以后很容易被遗忘,而你还没读过的实体书就站在书架上,挺直了书脊,仿佛在向你施加“快来读我!”的压力。对作者的这一提法深以为然,我家客厅的装修就是直接订做了一面“书墙”,当一面“书墙”面对着你,而其中很多书你还没读过,那种压迫感确实如此。
我们毕业、工作、娶妻、生子,不知不觉中,“忙”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我们每天挤公交地铁,每天加班成狗,每天忍受老板冷嘲热讽,每天品尝生存的苦涩悲欢……于是我们不知不觉中戾气渐重,不知不觉中孤独哀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只觉得这个江湖满眼望去浊水万重,自己还不得不继续苟延残喘,真是苦不堪言。
开头引用了斋藤孝在《深阅读》中的话,其实书中还有这样的话:“(通过阅读)……了解这样的事实,了解人类精神的强韧,至少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拯救,同时也能积累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换言之,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入的程度,犹如底层深处流淌着的纯净的水……然后还须具备深潜力,而读书,就能教诲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看不尽世间浊水,不妨深潜以觅清流。
你,还等什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