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蕴含着丰富的中西方文化底蕴的沙盘疗法具有很深的心理辅导价值,它不仅是西方心理分析理论的重要发展、心理分析的重要方法与技术,同时也是中国周易文化的一种体现。沙盘治疗,能反映出制作者的思考与智慧,用象征的方式将其无意识的心理呈现出来,从而将意识与潜意识进行整合,最终获得治愈。此外,沙盘疗法也可以帮助制作者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自信与人格,最终获得自性的成长和心性的发展,这便是沙盘疗法的生动意境及魅力所在。
作为一种适应广泛的心理分析技术,沙盘疗法涉及到潜意识水平的工作、富有象征性的积极想象、内在儿童式的自然沟通,从而实现感应性的转化、整合的自性化发展,它在心理辅导中的意义和价值也相应地得以呈现。
一、沙盘疗法可以帮助制作者接触潜意识,从而进入治愈的过程
西方荣格分析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十分重视潜意识的研究,荣格所强调的原型、情结,以及中国的太极、易经中的卦象都可以看作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这种潜意识的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及其意义的体验。沙盘疗法提供了通往无意识的途径,借助沙盘,制作者创造出与其内心相对应的外在沙画世界,并通过自由且富有创造性的操作将其潜意识在三维图画中赋予形象的呈现[1]。
潜意识更多是由意象、情绪情感和直觉所构成,它不是客观冷静、实事求是的,而是充满了模棱两可和流动性,它不仅在梦中和身体反应上表现自己,还可以通过沙画来表现自己。如果允许无意识的调节作用自然发挥的话,心灵就会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2]。沙盘是意识和潜意识沟通的桥梁,制作者在创造自己的沙盘图画时,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无意识的工作中来,在沙具中还原生命本质的真相。他们创造的一系列沙画实际上表征了不断进行的与无意识的实际面对,沙画可以激活或重新激活那些大多属于无意识的心灵意象和存在状态,并让它们在沙中呈现出来。沙盘制作开启了一个心灵历程,可以导向心灵的治愈和人格的发展。通过沙盘,制作者来审视自己生命的状态,从而感悟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身心的变化,通过自己主动的觉察和领悟,得到心灵的成长,在感悟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如果从开放性的视角来看,潜意识不仅包含了西方分析心理学中的无意识,同时也透示着东方的“太极”、“禅”和“道”的深刻意境。当沙盘疗法逐渐深入时,也将面对属于本能、原型等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在这里,所揭示出来的心灵特性,既包括对人类实在的本能根源的表现与象征,也包括对人类实在的精神根源的表现与象征。正是这样的实际接触,正是与此接近和相似的经验,使得我们能够在沙盘游戏之无意识水平的工作中,获得治疗与治愈,获得整合性与自性化的发展。沙画可以为心理辅导师提供一条通向制作者无意识及其人格中未知层面的道路,从而帮助制作者接近无意识,接触与感受无意识的真实和潜力,这其中不但包含着真正的治愈因素和力量,也包含着本性自我与自性化发展的条件与机会[3]。
二、沙盘的象征性意义能辅助制作者进行自由的积极性想象
积极想象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三大方法之一(词语联想、梦的分析、积极想象),它是一种超越性机制,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途径,它不单单是一种心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也是一种具有意象本质的象征性态度,一种深刻的内在心性修养[4]。通过积极想象,所有的意象都产生在有意识的思维中,这些意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比不确定的梦更完整,也有更丰富的内容。通过沙盘这种媒介,制作者让自己进入想象的世界,在一种象征而真实的情景中与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交流,与这些具有生命的意象进行直接的沟通。
沙盘最具魅力和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其象征性表现,这种表现既包含制作者非常个人的层面,也包含其原型和世界性层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着一个民族特定的文化意蕴。通过沙盘,制作者有一个机会让那些补偿性的意象进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在沙子中塑造这些意象,而且由于身体、情绪和心灵的参与,它们变成了体验,是体验的意象。制作者构建了一幅图画,或者可以说是协调了一种自无意识流向他的冲动,在这段时间里,制作者在沙子中表征了自己心灵的流动。任何一种玩具模型的出现、转移与消失等都展现着制作者内心的变化及其治愈与发展的过程。象征从其本质上来说是属于无意识的自发表现,是沟通人与自然、自我与原型、意识与无意识的重要途径。《易经·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而“拟之在心,象之在画”。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不仅仅有其自然的属性,也有人文的精神,更有心理学的象征性意义[5]。沙盘游戏是在典型的想像与象征的水平上进行游戏,愉快与恐惧等许多情感因素组成了这想像,每个沙盘制作者都可以对沙子本身和各种各样的沙具进行积极想象,进行个性化的塑造和变形,小小的沙具造型比起沙子和其他一些没有形状的材料,如黏土、木块、纸片等,更加接近我们的意识,与未知的领域产生真正的相遇。在积极想象之中,沙盘成了制作者和分析师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场,而沙画即是制作者为这一特殊的交互作用赋予的可见的和具体的形式。
三、手的运用和身体的参与将无形的心理赋以可见的表现,并最终实现感性转化
当情绪发生时,往往会先控制我们整个人,包括我们的身体,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情绪掌控我们之前,我们的身体可能已经作出反应了,我们不知道这种情绪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它们。当情绪被掩藏得很深时,我们难以意识到,同时也就更难找到语言去表达它们,但我们却可以用另外一种途径来处理,不是通过智力层面的澄清,而是通过赋予其一个可见的形象,如绘画、沙盘,可以让幻想尽情表现,让制作者随心所欲。手可以赋予这些“无意识”以形式和形状,使其在沙画中变得可见,甚至得以辨认。手在我们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我们用手来触摸、爱抚和敲击,我们用手工作,再加工,通过手的操作,存在的能量变得可见[2]。手可以给无意识中活跃的能量以形状,手可以联结我们的内在和外在,联结精神和物质。《诗大序》中有所述:“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茹思·安曼也曾说过:“手是心灵和物质、内在意象和实际创造之间的媒介。通过手的操作,存在的能量得以成形。”沙盘制作的关键也在于借助手以及身体活动的参与,在沙中创造各种各样的三维图画,通过图画将自己的身体、灵魂和精神都投入到这个过程中[6]。
同时,制作者也可以通过沙盘来运用他们的感觉,实现感性的转化。在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视感应的作用,《易经》之《咸卦》不仅仅与乾坤一起合成天地人之三才的象征,而且也包含了感应的心理法则。《易经·咸卦》中有句话:“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便是这种感动人心,化生万物的写照。《周易·系辞》中也有:“《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可以说,“感应”是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第一原理,在心理分析与沙盘制作及治疗的过程中,感应是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疗效呈现的重要标志,当感应发生时,治愈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出现,制作者会通过感应获得心灵的转化。《易经》所强调的无为,庄子之“庄周梦蝴蝶”、“濠上知鱼之乐”都是感应之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转化,在感应和转化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这也正是整合性和自性化的体现。沙盘的手的操作和身体的参与并不能完全被我们的智力所理解,但却可以被我们的心灵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和理解。
四、通过沙盘,制作者能够沟通内在儿童,从而获得自然的创造力
弗洛伊德曾把游戏看做是对现实生活中未能满足的愿望进行补偿的一种形式,沙盘疗法即起源于自然的儿童游戏。通过沙盘,个体的儿童时代被重新呈现,紧随其后的就是深层无意识的体验,童年经历过的创伤可能也以这样的方式被治愈。通过沙盘制作,来访者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不能说出“哪里受伤了”,但可以通过沙盘的三维图画表现出来,沙盘分析师则可以运用自身的观察力使用所有感觉来找出制作者隐藏的伤痛。同时,制作者也可以通过沙盘来表现与发展儿童本身所拥有的一种完整性,这种完整性是人类自出生起就带有的潜能,它对心灵的治愈会发挥重要作用[7]。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文化对此都有所表现,如儿童对于各种“圆”的喜好,这种圆形表现了我们人类内心深处某种不可见的圆形倾向或心性的象征。
在人类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儿童式的手的抓握和触摸是人们最先的生活体验,此后才逐渐发展到抽象的理解和掌握。沙盘会让制作者放弃抽象的形式,拆除旧有的心灵结构,直接进入到深层的早期童年经历,这些层面超越了意识和言语,心灵的能量开始回流,直到它到达心灵健康的核心,创建新的心灵结构,从而形成自身人格中的创造性力量。重建一个人具有创造力的生活是治愈的开端,沙盘疗法设置中的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能鼓励和激发制作者,他们的创造性潜能被调动起来,沙画中未受干扰的整体的力量被激活,发挥了功效,由此产生了健康的基础,开启了一个完整的治愈和人格转化的过程。沙盘疗法能将模糊的身体感觉,甚至是内在情感,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沙盘,表现为真实可见的三维意象。幻想,不管好与坏,模糊的预感以及困扰我们的游离不定的焦虑,通过在沙盘中的工作,都会慢慢变得可以看见,可以把握。沙盘景象好比制作者的心灵门户,一方面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沙画接受制作者的内在生命,建立直接而深入的接触与沟通。另一方面通过沙画,制作者也可以正视他们的内在生活,在沙盘微观世界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实现他们自身的内在转化。
五、在沙盘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中制作者可以得到整合的自性化发展
在分析心理学中,自性化是指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朝着全面、成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8]。自性化也是人格的完善,是以自性为主体的人格的整合性发展。中国道家文化所强调的无为就是一种自性化过程,是获得自身解放的关键。安德鲁·塞缪斯曾经说过:“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它能使一个人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
沙盘疗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个体自出生开始,他们的自性一直在引领着心灵的发展历程。沙盘为来访者提供了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在沙盘分析的情境中,制作者能找到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的意识能够得到放松,他的心灵能够走向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通过沙盘制作与分析的相互影响来实现自性化与整合化的目的[9]。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所包含的无意识、原型、象征和自性与自性化发展等理念都可以通过沙盘制作表现出来。沙盘制作同样也能反映东方哲学的内涵,尤其是《易经》和中国太极图中所包含的阴阳五行的模式。在自由与保护的沙盘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可以获得充分的内在体验,以及充分的表现与表达,他们会努力去理解自己的每一幅沙画,思考沙画的意义,使沙画的意义意识化,于是,无形的无意识内容可以通过沙盘游戏模型和主题等载体获得呈现,从而为意识的整合性发展和自性化过程提供机会和途径[10]。沙盘疗法中,意象的塑造过程也是心理和情感的深层体验过程,制作者在沙盘的制作过程中很快就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接近整合的。并且这种整合包含了多个方面,它们可以表现为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也可以表现为躯体与心灵的整合,还可以表现为内我与外我的整合。就像心灵生活一样,沙子既是流动的能量,也是静止的能量,通过制作沙画,我们心灵的大厦也正在重建,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沙画找到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它会给我们带来宁静和平衡的感觉,心灵深处的自性原型会出现,身体和心灵开始互动,将我们引入一个新的转化过程,并在之后辅导师的分析过程中得到领悟,将其转化到现实的生活中来。
参与文献:
[1]Dora MKalf.Introduction to SandplayTherapy[J] .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1991:11-12
[2]茹斯·安曼.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5-26
[3]申荷永,徐峰,宋斌.,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J].心理科学,2004:432-434
[4]Bradway K McCoard B.Sandplay- Silent workshop
of the psyche[M] . London P New York: Routledge, 1997:57
[5]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57
[6]范国平,高岚,李江雪,“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68
[7]张日昇,陈顺森,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3
[8]张敏,申荷永.黑塞与心理分析[J].学术研究,2007:47
[9]单志英,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96-99
[10]李汉婕,西安市福利院青少年同伴依恋特征:沙盘治疗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