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悟道】《人间游戏》之程序和仪式读书笔记

交互作用通常是连续进行的,其发展顺序并非随机而是程式化的。程式化有三种来源,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或儿童自我状态。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程式化来源于社会物质或个体特征处于适应的需要。儿童自我会被父母自我或成人自我保护起来,直到每一个社交情境都得到检查,因此,儿童自我的程式化最易出现在(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已对其进行的初步检查的私密和亲密的情景之中。

最简单的社会活动形式是程序和仪式,其中有些是普世性的有些则是地方性的。程序是成人自我状态之间进行的指向现实操作的一系列简单互补沟通。根据定义显示,有两个方面:静态的和动态的。静态的现实包含了宇宙万物所有可能的安排。动态的现实则可定义为宇宙中所有能量系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程序的基础是对物质现实的数据处理和可能性评估,并且在专业技术中达到其最高发展。程序的城市化由物质材料所决定,并以成人自我主导的评估为基础。

仪式是一种被外部社会力量所设定的固定常规的简单互补沟通。一个非正式的仪式,例如社交告别仪式,尽管其基本形式一致,但在细节上可能存在很多地方性差异。仪式的形式是由父母自我状态中传统的力量所决定,而更加现代的父母自我状态,只在一些不重要的方面对一是有类似但不稳定的影响效果。很多具有历史价值或人类学意义的政治意识都有两个阶段:一、在父母自我状态严格约束下进行交互作用的阶段,二、在父母自我状态允许下儿童自我状态,或多或少进行完全自由的交互作用,并导致狂欢的阶段。

程序和意识的本质和共性在于他们都是固定了的模式,一旦开始第一个交互作用,接下来便会进行预定好的过程,最终走向注定的结局,整个沟通过程都是可预测的,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发生程序和意识之间的差别在于其预先决定的起源程序,来源于成人自我状态的城市化安排一,是指是父母自我状态,城市化的结果,对于事感到不舒服,或者不熟悉的人,有时会用替代性的程序来逃避他们比方说这样的人在聚会中往往喜欢帮助女主人准备食物酒水或帮忙招待其他人。

在这一章里艾瑞克·伯恩用美国式的问候来举例说明非正式仪式的交互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