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没有0~12岁的儿童,还记得那些鸡飞狗跳,让你束手无策的时刻吗?
面对那些糟糕时刻,除了大发雷霆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想给你分享《全脑教养法》这本书,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他在大脑、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领域研究多年。他在书中提出一个神奇的“全脑教养法”,还包括12项实操策略,手把手教我们应对糟糕时刻,帮助孩子学会整合情绪、自我管理和健康成长。
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两个字:整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整合大脑,整合记忆合整合自我与他人。
【整合大脑】
我们的大脑分为很多部分,包括左脑,右脑,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这些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
左脑热爱并渴望秩序,是逻辑的、求实的、语言的和线性的。
右脑是情感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收信号,使我们实现沟通。
上脑进化程度更高,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高级分析思维功能。
下脑相对更为原始,负责人体基本功能,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以及强烈的情感。
让大脑良好运行的关键是让各个部分协同运作,也就是整合。
举例来说当孩子烦躁时,跟他们讲道理不太有用,最有效的办法,是先联结他的右脑,回应右脑的情感需求,再引导至左脑。当我们了解了大脑的构造我们就该明白孩子的行为是哪部分脑在起作用,而父母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整合大脑使之运转良好。另外大脑是可塑的,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经历可以直接塑造孩子正在生长的大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会影响大脑发育的方式。
【整合记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记忆就像一个档案柜或复印机,需要唤醒时,只需打开柜子,或用复印机复印一下,过去的事就能精准再现,实际不是。记忆的本质是联想,它不是精准再现,而是现实与回忆的关联过程,中间难免有改编、遗漏,甚至与真相大相径庭。
因此,不论你如何坚信自己记得很清楚,记忆或多或少都是扭曲的。
书中提出了两种记忆形式: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层面回忆过去的经验;
内隐记忆: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形成的心理模式和世界观。
相比之下,内隐记忆影响很大,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内隐记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会希望孩子简单地将经历过的痛苦经历忘掉,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教会他们以健康的方式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将痛苦的体验转化为力量与自我理解的源泉。
【整合自我与他人】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也需要与他人联结,建立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联结的过程中,先整合好自我,再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与协作,完成从“我”到“我们”的转化。
作者提出一个“第七感”的概念,主要指洞察和共情的能力。为了让孩子发展第七感,我们需要帮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如何审视感觉和情绪?作者提出一个形象的比喻“觉知之轮”:它的外形就像一个自行车车轮,中间是本源,是控制我们意识的中枢;辐射至外围,外围代表我们平时关注的东西,比如,思想和感受、梦想和欲望、记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身体感觉。
整合好自我后,就是联结他人,如何很好地与他人联结呢?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就是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
要注意的是,整合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要忘了整合自己。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自己同样需要整合。育儿先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