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每天睡眠不好,失眠,
心里容易有事、胡思乱想,
脸色不好,眼神不好,很痛苦,
她28岁,正应该朝气蓬勃的好时期。
同学“痊愈”后,跟我分享原因,原来都是手机惹的祸……
1、未读信息压力大
Ps:以下对话截图均来自写作班同学群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对话,并且都是各人的亲身经历,也是现今社会上的一个普遍现象。
熟的、不熟的;客户、朋友;公众号、订阅号,关注很多,
每天打开QQ、微信,都显示各种未读信息99+、199+ ……
很多朋友会说:
“我也没办法啊,现在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先加微信朋友,
然后随着好友数量的增加,未读信息就与日俱增,
其实我自己看着如此多的未读信息,都会感到压力山大啊”。
通讯line的普及,却衍生了问题:
是否全部朋友圈更新、联系信息都要阅读回复,才能刷存在感?
公号好文,是否看了就能吸收行动,还是只是“已读”?
我想说:“其实,你没那么重要”
没有马上评论朋友圈状态,
没有及时回复朋友联系,
没有马上看公号文章……
都不会使朋友把你拉黑,
朋友圈、朋友联系信息、公号文章都可以利用间隙休息时间回复、浏览,这只是一个时间的延迟,并不会酿成大错。
暂时的断联,只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在某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忽略、关闭在线通讯line,不是断绝社交,
而只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学习中不被打扰,
若是重要事项,对方肯定会马上电话联系,不会在线等回复。
2、同时兼顾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线上知识付费学习已成为一种新兴趋势,
不必担心地域制,
不必担心时间限制,
不必担心费用过高。
学习的便利性,让我们每人都能主动把握增值的机会,
但就是由于太便利,
同时在线上平台付费几个学习班,那是常有的事;
业余时间同时报了一个理财班、写作班和读书营,
但这些课程都需要晨读分享、在线上课、讨论和交作业……
人的精力有限,上班时间已经各种忙,
下班要兼顾自我增值课程,
还要照顾家庭,
还要维持正常交际,
完全就是super man/women 的节奏。
重点是,同时兼顾了这么多东西,大部分是处理不过来的,
吸收不好
消化不良
无法集中
最后导致课上完了,但具体的精髓知识却没有学会,只是完成了一个“上课”的仪式,得不偿失,人也会变得焦虑。
舍弃兼顾,只是为了不贪心,逐个击破,专注于一样事情技能上,做深耕。
3、离开手机
中国学生谢承霖
凭《低头人生》斩获2017年第44届学生奥斯卡动画短片金奖
作品聚焦于当下社会的“手机低头族”现象
讲述成为手机俘虏的都市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怪象:
行人低头看手机走路,撞电线杆;
医生工作时低头玩手机,疫苗错误注射;
时尚女见到车祸的发生,没有帮忙报警,反倒是有兴致发自拍;
……
虽然影片情节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低头族的生活状态,但每个扭曲的场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缩影。
积极的职场人会说,我是利用手机付费学习线上课程,利用碎片时间增值自己,不是“大众的低头族”。
对自己越来越挑剔,是因为开始知道
自己喜欢什么
想要什么
重要的是什么
并将之与其他做区别划分,而后专注其中。
手机,虽然很便利,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沉迷手机,人就成了它的奴隶,被它牵引,引起各种不适症状;
善用手机,人就能从中获得好处,了解世界最新资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