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一夜爆红”“流量变现” 成为社交媒体的高频词,当 “捷径思维” 悄然侵蚀着浮躁的心灵,我们更需要重温 “脚踏实地” 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墨守成规的保守,而是行稳致远的智慧;不是安于现状的平庸,而是厚积薄发的根基。
脚踏实地是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敦煌研究院的年轻画师们,临摹壁画时必须经历 “三矾九染” 的繁复工序:每涂一层颜料需用明矾固定,反复九次才能呈现古人的色彩质感。有人曾试图用现代化学颜料替代传统矿物颜料,却发现终究失却了壁画的神韵。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较真,对传统的敬畏坚守,让千年敦煌艺术在当代得以传承。正如画师们常说的:“一笔一捺皆修行,一涂一抹即功夫。” 个人的成长从无捷径,所谓天赋异禀,不过是脚踏实地的另一种模样。
脚踏实地是企业长青的密码。华为研发鸿蒙系统时,曾遭遇无数技术壁垒。研发团队用三年时间,逐行代码打磨,逐个漏洞修补,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数千个不眠之夜。当有人质疑 “为何不直接采用现成的开源系统”,任正非的回答掷地有声:“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唯有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 如今,鸿蒙系统已服务超 8 亿用户,成为中国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标杆。这印证了一个商业真理:真正的竞争力,永远藏在脚踏实地的研发里,藏在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中。
反观当下,“网红经济” 催生了一批急于求成的投机者:有人为博眼球弄虚作假,有人为追热点浅尝辄止。但潮水退去后,唯有那些脚踏实地的耕耘者能留在沙滩上。就像袁隆平院士在稻田里忙碌的身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用脚丈量土地,用手触摸稻穗,终成 “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发展同样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精神。从 “两弹一星” 的惊天伟业到 “脱贫攻坚” 的世纪成就,从 “南水北调” 的宏大工程到 “乡村振兴” 的细致布局,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是无数建设者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需要偶尔抬头仰望星空,但更要记得低头脚踏实地。于实处用力,从当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做精,把每一项任务做实,方能在时间的沉淀中,收获真正的成长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