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经常听到的“修雨伞”的吆喝声,那声音拖着长长的音外加咬字不清,如此这般走街串巷,如此一听就是整个童年和少年。只可惜家里没有一把雨伞是送去修的,修伞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更是无从所知。
上了高中在学校住宿,那声音就没有再听见,再后来,上大学、上班都选择了离家千里之外,那声音就彻底消失了,在上海还真是没有听见过。
如今回到家乡,窗外经过响起的“修雨伞”依旧是那记忆中的腔调,但也只是偶尔听到,好像现在的雨伞都很结实,好像现在的空调更可以助人度夏.......
现在的雨伞不像从前的雨伞那样简单了,不光伞骨结实,伞面材质独特又漂亮,开合机关设计也更加小巧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承认修雨伞真是个技术活,还要与时俱进。
但,我现在真盼望听到“修雨伞”的声音了。
话说那天在海边游玩,头顶烈日,脚踏热土,身出热汗,一把多年前买的黑胶遮阳伞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那把八成新的遮阳伞遮阳效果还不错。
只不过,一阵海风吹来,一阵轻轻抖动,雨伞会“砰”的一声,自动收缩伞骨。当我还莫名其妙的纳闷为什么紫外线突然变得强烈起来,那把遮阳伞已经急不可耐的收了起来。抬头,又把伞撑开。
没一会儿,“砰”的一声,遮阳伞还是自动收缩起来,好像极其不愿意在海边陪伴我们游玩。女儿见状,哈哈笑个不停,她本来就晒的通红的小脸被雨伞这样一逗变得更红了。
我无奈着,再一次打开。“砰”的一声收缩,然后又打开。
恐怕整个海滩就只有我和一把雨伞来回折腾着。我看向远远的大海,望着自由飞翔的海鸟,心中无限感慨。
自己选择的雨伞自己撑,即使她暂时出了问题,也要自己撑着伞走过眼下的荆棘,躲避烈日。自己选择的道路自己走,没有人可以替自己走,即使有时会后悔。
时常想起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接下来的人生道路要怎样走。
母亲说:当老师吧,老师的工作很稳定,还有寒假暑假,将来有了孩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好好陪孩子。
我完全没有悟出母亲所说的道理。当老师是儿时的梦想,但并不代表长大了就真要去当老师,虽然很崇拜这个职业。我更没有充分考虑母亲的意见,其实在那时母亲就已经告诉了我好好陪伴孩子是最好的选择。大学毕业,当有留校任职的机会真的来临时,傻傻的我竟然婉言谢绝了学校的美意。
母亲说:当医生吧,医生的工资收入也很客观,也是一个很稳定的职业。
呵呵,每天和惨兮兮的病痛患者打交道,多么不开心啊。年轻的我怎么会知道生活就是充满了悲和欢的旅程,哪里有人会一辈子喜乐呢?年轻的我又怎么会明白生老病死就是常态,做一名医生早一些体验生与死的意义何尝不是好事呢?年轻的我哪里会知道工资收入真的很重要呢?
母亲说:当兵吧,转业回来分配地方工作也很不错。
拜托,都什么年代了,哪里还会管什么分配到地方工作啊。何况,我也不是当兵的材料啊,当兵的基本条件我都不够格。
在上个世纪末的最后那一年,母亲的意见一个也没有被我采纳,她希望我将来可以做老师当医生的梦想只是停留在了那段年轻一去不复返的岁月里。可如今看来,母亲帮我规划的职业现今发展都很好,但我就是没有做老师当医生,至于当兵就更不用去想了。
事实上,母亲真的为我递来一把伞,只是我没有接而已。
事实上,我是自己趟过了脚下的路,头破血流的踩过了职场上的各种雷,进了无数的陷阱和火坑。
是自己拼命为自己撑伞在雨中磕绊行走,而那把雨伞就是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那一去不回的青春却又足以撑起了整个人生——那是经验教训、感悟收获,那是最宝贵的一把伞。
有了这把伞,才会陪我看尽今后无限的风光,而为自己撑伞却是慢慢在人生中学会的。
曾经有同事说,我过得还是蛮顺利的,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和坎坎坷坷。
也许吧。自己的伞好不好破不破只有自己知道,不过,再怎么样也要学会为自己撑伞。
看,我撑着那把会自动收缩的遮阳伞走过了海边,踏遍了南湖,去过兴隆山,山叶口,景忠山,潘家口水库,古北水镇......
我还要撑着她走过更多的地方,哪怕修雨伞的不会再出现也要坚持到最后,大不了再买一把新伞。只是,心中的伞要时刻为自己撑起,绝不掉链子!
声明:文章图文均为作者“追阳葵花”原创,未经允许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