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没想到让自己进入到一次不适应的场景中,或者说“掉入”了非舒适区。
回到家里,跟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感受,我说自己之所以感受到“非舒适区”而不是“机会区”,也许是自己开始变得固执的了,听不进去别人的声音。工作快二十年,见到了太多掌声,以至于碰到一点质疑,碰到不同声音就出现了“不舒适”。
在我的世界中,我会把非舒适区通常分成两类:一种是专业的不舒适,一种是人群社交的不舒适。
对于第一种,专业的不适应,是因为自己不具备新场景的解决问题能力,自己之前有过思考,这种不舒适,对自己来说更多的是机会,学会就是成长的机会。
但对于人群社交的不适应,也就是今天开头说的这种情况,这个所谓的不适应更多的是社交风格的不适应,因为交流互动风格的原因,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的不适应,对于那个原来急性格的自己来说,就会马上做出决策,避而远之。但这次不适应,却让自己换了一个方式来思考。
自己为何不会不适应,并认为自己掉入“非舒适区”呢?
自己以此展开追问?追其究竟,还是因为自己在群体中找不到存在感。这并不是别人的原因,而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非舒适情绪?就是因为自己在群体中感受到了危机感,这危机感的来源便是自己在群体中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划重点:不适应,来自 自己被需要的能力降低了。
这便是自己进入非舒适区的原因。尤其是社交群体,这是一个价值交换的机会,如果自己被需要的价值降低了,这只能说明两点:
1、自己的价值跟连接的群体场景不适配
2、自己的能力适配群体场景太单薄。
追其究竟,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只不过这同比专业的非舒适区而言,群体社交的非舒适区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强烈,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说,人是害怕被组织抛弃的。自己在群里社交中,被否定,被指责,找不到群体中的存在感,就触发危机感,进而进化出的抛弃危机情绪就出现了。
但好在自己现在养成了追问的习惯,再出现非舒适区的场景时,自己就要从内心告诫自己,自己正在进入非舒适区,把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罗列了出来,并告诉自己各种反应之后的后果。例如:
1、及时说no,逃离这个场景。那么这带来的代价就是这类场景将会继续无法驾驭,也就失去了价值交换的一次机会。
2、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视角,那就是,对方说的真对吗?自己是不是真有这个问题呢?把感性的情绪先休眠,让理性来值个班,如果真存在说的问题,那就主动感谢对方的建议,并记录下来,形成以后迭代自己的反馈,让自己可以有动力和理由成长下去。
这样,原来单薄的处理路径,通过理性思考就多了一个选项,也就可以从全局目标的角度来选择对自己长期成长更有力的选项了,这便是自己的进步。
成长不易,修行不止,成长是能力上的增强,修行是不断打破自己认知的瓶颈。要进步,就不要固执,给自己加油!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