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除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外,绝大部分的人封闭在家,父母与孩子有更多相处的时间。如何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呢?春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五个方面的途径和方法,我从中有很大的收益。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春红老师应用一个儿歌,来串起了这5个方面的内容。1、2、3、4、5, 上山打老虎,打败矛盾和冲突,一起快乐和幸福。这5个方面从沟通要素、心理营养、个性特征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与孩子互动的理论基础及具体的方法指导。
这5个方面:1是一个基础,知己知彼;2是两个痛苦根源,要么是自我价值感低,要么是关系出了问题;3是三要素营造和谐关系,及自我,他人和情境;4是四步有效沟通,及客观描述,自我感受,说出影响,提出希望;5是五大心理营养,即无条件的接纳、安全感、此时此刻我最重要、肯定欣赏赞美、模仿教导,当一个人具备了这5种心理营养,就会开放出生命的5朵金花,即独立自主,爱的能力,价值感,安全感,与人连接的五种能力。这5个方面如同五把钥匙,能够打开阻碍亲子关系的五大障碍之门,清除了障碍,亲子关系就会畅通无阻,我们就可以享受亲子关系的快乐和幸福。
和谐的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拥有和谐幸福的家,家如同土壤,可以供养给每个家庭成员所需的心理营养。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产物物,什么样的家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一般来说,一个孩子出现问题了,一定是他的家生病了,要想医治孩子,先要从改变家庭入手。
您想和孩子怎样互动?你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吗?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和孩子搞好关系,就要投其所好。要将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最要先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
每个人的气质特征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顺其孩子的天性来培养。比如我的儿子属于冷静型的气质特征,这样的孩子,动作总是比别的孩子慢半拍,他们遇事冷静,考虑周全,小心谨慎。慢和考虑周全是冷静型气质特征的主要特点。当我了解了孩子的气质类型,我就接纳了孩子慢的特点:吃饭慢,作业慢,起床慢,回答问题慢这样的行为。当我将急躁的时候,我就会自嘲道:我要牵着蜗牛去散步。
人痛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自我价值感低,二是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对这两个方面也有深刻的体验。比如,有一次女儿叫着我的大名,我当时非常生气,觉得她这样,是不尊重我,我做的不够好,女儿这样说是在欺负我,瞧不起我。事后反思,是自己的信念导致的,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孩子不应该直呼父母的名字。现在想起来,这也是自我价值感低而造成的。
幸福关系三要素,也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注意的三个要素,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自己的感受,也要照顾到他人的感受,也要符合当时的情景。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觉得这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照顾到情境,还要考虑到他人的身份特点。反思自己,以前在交往中,我容易忽略情境,有时候说话做事不够得体,因为不符合场合和氛围。
看到沟通的4个步骤,即描述言行,表达感受,说明影响,表达期望。我想到了一本书《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也是4个沟通步骤,即观察,说感受,内心需求,表达要求。现在放在一起对照,发现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大心理营养,是马来西亚的林文采博士提出来的。林文采博士是著名的萨提亚治疗大师,她善于运用雕塑展现问题本质,能够一针见血指出真相,她做了大量的个案,对中国的汉字有独到的见解,她是华人会说汉语,也在中国开工作坊,很受欢迎。她根据上万个案的经验,提出了心理营养。她的书《心理营养》里面有详细的介绍,主要讲述上幼儿园孩子的问题。我感觉特别适合幼儿园的老师及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们看这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当得到了足够的物质营养和心理营养,它就会发展出他本来独特、美好的样子,绽放出生命的五朵金花。可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心理营养不足,我们就不断地向外寻找他人的认可 。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内在的资源,觉得自己不值得,不重要,不被爱。
不管怎么样,我们终于长大了,成长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成人的我们可以把“根”深深的扎向大地,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足够的营养,我们能做到自给自足,自我满足。我们先学会照顾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心情、饮食、身体、生活等等,之后我们才有能力照顾好孩子、家人、工作。
自己和谐幸福了,孩子和谐幸福了,家也会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