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事的职业,经常会有家长问一些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产生,但有一些问题似乎是贯穿始终的,譬如孩子的“不听话”。每当有家长这么问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你们在担心什么?」
家长们的回答几乎是出奇的一致,都是从「为了孩子好」的角度,表达了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就好似孩子不听他们的某句话,将来就一定过得不好。
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他们应对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简单粗暴,必须按我说的来;有些孜孜不倦,试图以理服人。这两种方式,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几乎都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部分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严重,非要和你对着干。这段时期的孩子甚至会拒绝和你交流,听烦了摔门而去的大有人在,有些甚至还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曾经一次家长会,我让高一的孩子给家长写一封感谢信,信里面要写一些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且这份感谢必须源自一件和父母之间相处的事,要求必须是真实的,生活中让自己难忘的小事。信里除了感谢之外,还要写一些上高中后自己的所思所想,当然,必须也是真情实感。
高中毕竟是经过选拔而来的,他们初中时都是各自班级里的佼佼者,可现在进了一个班,也得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而且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很多人会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其实学习压力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爆发的主要原因。
我这次活动的初衷就是让孩子和家长交流一下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让父母了解真实的情况。
活动的效果是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的——很多家长都是哽咽着读完这封信的,尤其是一些父亲——男人似乎是越活越小,年龄越大越容易被感动,女人反而似乎是越成长越坚强。
到了晚上十点多,还有一位父亲给我打电话,感谢我给他们父子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这是孩子上初二以来的第一次,之前都是一问“还行”,再问就发脾气。说着说着就又语带哽咽了……
其实,这种零交流的出现,很多是由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专制造成的。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反正也不会被重视,家长的回应要么是漠不关心,觉得不过是孩子似的“小事”;要么就是立即进行反驳甚至斥责,认为孩子的想法太天真,不成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和你交流是没用必要的。
作为一个教育者,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近乎一种本能的行为,因此我也常常思考在作为一个家长时自己的教育行为。其实非教育行业的家长也在不停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二宝的教育通常比大宝成功。
如果之前没有深入反思过的,现在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孩子在一个家庭中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其实孩子在家庭中除了起到纽带的作用之外——夫妻之间的纽带,青年人和老人之间的纽带,甚至是两家老人之间的纽带——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作用:正是孩子让我们变得成熟,除非你对孩子孩子的成长从未付出。
当我们睡眼朦胧地帮孩子冲奶粉换尿布的时候,当我们寒冷的冬夜加班后刚睡下却又要起床送孩子去医院的时候,当我们费尽心思买房或找人托关系从而能让孩子进一所更好的学校的时候……正是孩子,让我们意识到并承担起了责任。古话说“养儿方知报娘恩”,没有这么一个付出的过程,我们就不能意识到这种付出的伟大。有些父亲在这些阶段付出的少,他的成熟也就比较晚……
当然,我们的成熟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如果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法比较科学的话,很可能我们怼子女的教育也会比较合理。否则,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定是不断试错、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次“交锋”都会涉及到“听不听话”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几乎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的未来担忧。然而我们可以问问自己的父母们,有几个父母能够预测到自己子女未来的工作行业和发展的?
人类的担忧,主要是对未来的“不可测”的担忧。正如我们演讲或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一样,一旦事情发生或进行了,即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差,我们的紧张感也会消失不少。
事实上,父母对子女的担忧,大部分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未来根本就是不可预测的。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许他将来的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反之亦然。
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大部分本质上没有对错,只是限于他的认知以及他的性格,对事情的理解和处理不一样而已。譬如,直觉型的人相信自己的灵感和判断,而感觉型的人重视现实性和常情,对同一个事件的描述可能就是不一样的(如都看到小明打了小红,直觉型的人可能会告诉你他们俩谁对谁错,加入自己的理解,尽管你可能并没有问他,而感觉型的人可能就只是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过程)。
而我们作为父母的成熟,其实就是要意识到并且接受这种差异: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急着下定义,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智力,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不同;这些能力与性别、年龄等都有关联。
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耐心!耐心!耐心!)正如我们都能在社会上立足一样,他们的未来也一定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我们只要保证火车不脱轨(犯罪和一些触及道德底线的行为),他就一定能跑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