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
人们如果想要发展自己的才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一定的个性而不是与大家保持一致,如果我们太过于在乎外界的看法,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个人的发展和成就。有个性很重要,但是从众则是一件更简单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学习下从众的心理学依据。
提及从众,可以了解阿希的从众实验。阿希从众实验
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也作了访谈,归纳出从众的情况有三种:
- 被试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
- 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
- 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发生了行为歪曲
影响从众的因素
- 一致性:多数人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其中有一个做出了不一致的答案,那一个人遵从压力做出错误选择的可能性就会低很多。
- 表态:如果在群体前已经事先表态自己的判断,那么自己后续很可能就不从众,坚持自己的判断。
- 个体与文化:低自尊的人更容易屈服群体压力。
- 施加压力的群体:如果要从众的群体由专家,权威组成,对我们的影响也更大
从众的原因
- 基于信息: 有时候我们不确定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只好遵从他人的行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融入新环境,不确定要不要随地丢垃圾,看着别人做自己也做了。
-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给实验人员注射某种引起生理兴奋的激素,但是实验者不知道会有生理反应的症状,当这些人开始起生理反应的时候。 如果有其他人说自己也注射了这种激素,并且表现的兴高采烈,精力旺盛,那么实验人员也会有这种表现。相反,如果一些人故意表现的比较暴躁,那么实验人员也跟着更加的暴躁愤怒。当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生理反应时,根据环境,人们可以解释为愤怒或者欣喜
- 基于奖惩:有时候不是因为信息,而是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有惩罚,遵纪守法,迫于可能会被群体排斥的压力做出和大家一样的选择。
从众的分类
把人们被社会影响导致的从众行为继续细分为:依从,认同,内化。
- 依从: 人们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行为。 一旦脱离了奖惩,我们便不会继续做出从众时的行为。
- 认同:因个体希望与影响者保持一致,而堆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比如我们崇拜自己的偶像,会做出和自己偶像一样的行为。
- 内化:将某种价值或信念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
如果在依从时,个体发现自己的依从行为及其后果令人满意,值得把它继续下去,那么,即使最初引起依从行为的原因(奖惩)已不存在,依从行为仍会持续下去,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第二获得(second gain)。在行为矫正疗法中,人们试图通过系统的惩罚或奖励、或者既奖励又惩罚来消除那些不良的行为或适应不良行为。例如,这种技术已被用于帮助人们戒烟的各种手段当中。当一个人开始通常的吸烟程式时(点烟,抽烟,将烟吸入肺中等等),向他们施以一系列痛苦的电击。经过几次实验,个体就会拒绝抽烟。不过,这种方法很容易失败,因为人们很容易注意到实验情景与外部世界的区别:他们意识到在实验情景外吸烟不会受到电击。因而,以后当他开始点烟时,虽然可能心有余悸,但因为显然不会受到电击,慢慢他的焦虑就消退了。因此,许多人在经过这种形式的短暂戒烟后,最终在缺乏电击的环境中再度吸烟。那为什么有些人在经过行为治疗后会停止吸烟呢?
这里关键在于:一旦个体被强迫产生依从行为,几天没有吸烟,在这期间有可能产生新的发现。例如:一个人以前认为,自己多少年来每日清晨醒来时的猛烈干咳和口干舌燥,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戒烟几天以后,喉头清爽、口不发干、非常舒服。
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盲从,有主见,有理性。
实现真正的有个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持续的任务,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优秀的思考者,就必须要承担着项任务。
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大众传播一直存成,报纸,电视,以及现在的网络,过去电视的内容很少,我们只会受到几个基本的节目影响,如今各种各样的内容出现,选择变多了,被影响的点也不一样了。
打开一本书,观看一个短视频,总有人在说服我们,去购买某东西,去XXX。新闻的片面性,娱乐性,迎合我们的兴趣,一定程度让干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大众媒体影响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对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反应方式。
媒体感染:一件事情发生,被新闻报道之后,随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类似的新闻。 新闻播报了一个自杀的记录,随后几周自杀增长了很多。很可能是因为这类报道触发了盲目性的模仿自杀。 媒体报道的重点有可讷讷个决定随后发生的事件。
说服的两种路径
说服可以倡导和平,也可以煽动仇恨;可以启蒙,也可以欺骗,说服的力量非常强大。
说服无处不在,当我们认可它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教育”。
人们在说服时存在两种基本路径:大部分说服都包含这两种成分
- 中心说服,中心路径:权衡观点,考察事实与论据,系统系统,做出选择
- 边缘说服,边缘路径:太过忙碌,没时间推敲,没有深思熟虑,更喜欢熟悉的表达方式。
说服的障碍:从说服一个人到让一个人行为上有所改变,我们需要客服的障碍,不是要记住信息本身,而是记住自己做出反应时的想法。
我们的观点容易受可靠而且值得信任的人的影响;
如果宣传者的态度明显地背离其自身利益,他(或她)的可信度(和宣传效度)就会增加;
如果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我们的意见,他的可信性会增加。
如果我们喜欢或者认同某个人,那么在不太重要的观点时和行为上,他们会对我们产生较大的影响,及时他们明显的影响我们(比如做广告),我们也仍然会接受影响。说服的侧重点,会影响说服力:
- 如果说服的主题是主观偏好:价值观,品悟,生活方式,那么说服的人与说服者相似会更有效果。
- 如果说服的主题是客观事实:不相似的人的说服能增强其信心。
宣传与说服力
不同的宣传方式在说服力上有不同的差异,本书提供了几个最常见与最重要的方式进行说明:
- 在宣传一件事情上,是理性更有说服力还是感性更有说服力?
- 大多数时候,理性和感性的区分比较困难,但是有一种更容易的案例,是让接受者轻微恐惧好?还是吓的半死更有效果呢?
- 实验:实验组人员展示高速公路中因为事故导致的残肢断臂,鲜血淋漓。 对照组人员仅仅展示被撞弯的护栏,以及导致的保险费,被吊销驾照的可能性。
- 实验结果:一个人受到的惊吓越大,越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但过强的惊吓会有抑制效果,基本不再行动。惊吓要配合具体的事后指导行为效果更好。
- 自尊水平高的人,最可能被巨大的惊吓打动。自尊水平低的人,最少采取行动
- 进行惊吓时如果有具体的指导,可以更容易让人行动起来。如果没有具体指导,人们也很少有效果。
- 人们更容易受到个体体验的宣传影响?还是更容易受到大量清晰的证据支持的宣传影响?
- 生活案例:在买一辆车的时候,我们根据1000个用户的样本得出结论,可以买这辆车,但是如果一位朋友说另外一个样本关于这两车的不好。这个时候样本案例增加到了1001人,但是你还会买这辆车吗?
- 大多数人更容易受到清晰,形象,生动的个别案例影响。
- 宣传应该只呈现单方面的观点,还是同时呈现反对的观点?
- 接受者的群体知识面越广,则需要两方面(相反)的观点才能说服。
- 接受者最初的立场如果是反对的,那么最好呈现出相反的观点。对于支持者,单方面观点比两方面呈现会好一点。
- 观点的呈现次序是否会影响说服效果?
- 实验:总统发表演讲来说服群众,两个宣讲,到底是先说好,还是后说好?
- 第一个宣传与第二个宣传相隔时间的长短;如果两个宣传之间的时间间隔极短,抑制作用(干扰作用)最大;第一个宣传对第二个宣传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干扰,首因效应发挥作用,第一位讲演人将处于优势。 时间间隔短但是决定周期长,首因效果
- 第二个宣传结束时与听众作出最后决定时的相隔时间的长短。如果听众在听完第二个宣传后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近因效应最大,近因效应发挥作用。 决定周期长,如果立刻要做决定,那么近因效果
- 接受宣传的人最初观点与想要宣传观点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宣传的说服力吗?
- 观点的差异越大,受试者的不适程度越大,受众减少不适的方法至少有四种:1. 改变自己的观点;2. 改变宣传者改变观点;3. 通过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来寻求对自己最初观点的支持,而无视宣传者的宣传;4. 贬低宣传者──把宣传者看做是愚蠢的、不道德的从而使其观点无效。
- 当观点差异比较大时,需要更高可信度的人进行说服。
社会认知
我们大多数人,停留在“知道”很多并不正确的事情上,我们的思考也是不理性的。但通过准确的有用的信息和拥有处理信息的时间资源,也可以保持理性的思考,但是关于这两个因素上:
- 准确的信息:我们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细节,可能被个人看法干扰,可能是从广告员哪里听说的,可能只在有限的条件下了解的..
- 足够的资源:我们不可能对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密集,每天要做出无数决定的环境中,有的决定无关紧要,有的看上去无关紧要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不可能对所做的没一项决定,都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们是认知吝啬者,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者忽略掉一些信息,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或者过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寻找更多的信息;或者感觉到差不多了,愿意接受一种不太完美的选择。 我们会喜欢走捷径。
也许我们不是那么的理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定要歪曲事实,一旦我们了解了人类大脑的一些局限和常见的偏见,我们有可能进行更好的思考和做出更聪明的决定。
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社会背景——事物呈现或者被表述的方式——如何影响我们对人的判断。
- 参照点与对比效应: 选择不同的比较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背景下,认知对象和其他各种选择可能看上去更好或者更差。
- 启动与易接受性形成(想法被激活):我们如何解释事件,取决于我们当前所考虑的事情。比如在红楼梦的评价上,易学家看到了“浅”;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理学家看到的是“逆”;哲学家看到的是“乱”;韵律学者看到的是“混”;文学家看到的是“满”;社会学家看到的是“短”。
- 大众媒体不能成功的告诉人们该怎么样去思考,但是却能够成功的告诉我们该思考什么,在不同的人看来,世界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文章的作者,记者,编辑和出版商绘制的是什么样的思考路径。
- 日常刷知乎抖音,零碎的信息就会导致人们没有集中的思考,也许是不知道自己该思考什么,所以才去看这些东西,让自己好像有点思考。
- 为决策设置框架:在选择方案上措辞的简单调整,都会导致人们产生变化。关于预防乳腺癌上,分发三个小册子:大量的邀请以及具体做法,描述做这件事的正面效果和论据,描述这件事的负面效果和论据。 最后发现,那些受到负面效果的小册子更可能进行乳房自检。 在中文汉语中:朝三暮四 也是对这个理论的很好解释
- 呈现信息的方式:最先出现的是什么?呈现信息的总量
- 人们在做一个困难的决定时,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是:“要是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就好了”,尽管有时候拥有足够的信息可能有帮助,但也可能通过稀释效应 改变我们队事物的感知和评价。 中性或者无关的信息弱化判断或者印象的趋势。
便捷式判断
每天我们要面临大量的信息,而堆这些信息理解和处理的一种途径就是便捷式判断,几乎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选择特定的规则,直接解决手中的问题,与系统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
代表性便捷式判断:我们关注的认知对象与另外一个认知对象有相似性,并判断第一个对象与第二个对象一样。 一般质量高的商品价格也高,如果某个东西价格贵,我们便推断它的确很好,但是高价格并不一定代表高质量。
易得性便捷式判断:根据我们容易得到的实例做出具体的判断,死于鲨鱼袭击的多还是死于坠机的多? 由于报道,人们对这类事务印象更深,因此会得出错误的答案,如死于鲨鱼袭击的人更多。
态度便捷式判断:对人的良好或者不好的总体印象,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的推测和期望
什么情况下人们会使用便捷式判断?
- 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思考
- 接受了过多的信息,以致于不可能全部处理这些信息
- 权衡的问题并不重要,不屑于对它进行思考
- 可用的信息太少时
分类与社会定型
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会唤起特定的信息或者定型来指导我们的预期。比如大学教授,交际花,种族主义者,一旦用这些对某个人进行分类,我们就把接下来的互动建立在定型的基础之上。
虚假关联,我们常常感到我们认为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存在某种联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
内群体-外群体效应:对人们进行分类的最常见方式是,“我的群体”与“不属于我的群体”。 偏爱自己的群体,“我的更好”,对外部群体则使用标签化来看待。
重构性记忆
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 记忆不是录像带,而是要对零零碎碎的真实事件加以过滤和改造,这一过程依据:“我们认为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希望发生了什么”。 参考《罗生门》《记忆碎片》电影。
引导型提问不仅可以影响对事实的判断,而且可以影响人们对事情的记忆。
一项实验中,让被试看到一套描述汽车与行人相撞的幻灯片。在一张关键的幻灯片中,一辆绿色的汽车从事故现场驶过,看过幻灯片后,实验者被提问:
- 实验组问题:事故现场驶过的那辆蓝色车顶是否有滑雪架?
- 对照组问题:事故现场驶过的那辆车顶是否有滑雪架?
那些被问到蓝色汽车的被试,更可能声称他们看到的是一辆蓝色汽车,一个简单的问题改变了他们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
当记忆内容是突发式的时候,我们会重构记忆,当发生的是一些持久的事物,比如个人的经历,情况如何呢?
我们不可能记住每个细节,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记忆也会出现严重的修改与歪曲, 我们的记忆会适应自己对自己的总体印象,假如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福的,而且父母的态度很冷淡,那么童年里偏离这一印象的事件会越来越难以回忆起来, 然后我们的记忆越来越一致,也更加不准确。
认知的保守性
假设你在一间黑屋子里看一幅类似照片的图形。画面模糊不清以至于无法辨别出画的是什么。焦距不断调整,直到图形变得只有一点模糊,这时来让你猜出画的是什么。如果你与参加这个实验的大多数实验者一样,你有二十五%的可能性是正确的。但假设一上来就让你看这幅稍微有些模糊的照片,而不是让你慢慢地调焦,你猜中的概率会更大还是会更小呢?猛一看起来,似乎你的准确率会下降,因为你看照片的时间更短。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即使你看照片的时间更短,如果不让你逐渐聚焦,大约有七十五%的时候你会猜中──准确率提高了三倍。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实验的结果解释了什么是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人们对最初的假设和观念具有寻求确认的倾向。当画面非常模糊时,大多数人会猜测它可能是什么──看起来像冰淇淋卷;不,是一匹后腿抬起的马;不,是埃菲尔铁塔。我们有一种坚持最初的猜测的倾向;然后这些猜测会干扰我们解释这幅稍微有些模糊的图画的能力。
我们会尽力保护已经形成的认知,去维护我们先前存在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定型。在第一次获取信息时的信息影响是巨大的,在形成判断时容易使用过去的分类,有时会采用便捷式判断。
堤防那些试图影响你对情景加以分类和界定的定型,有许多途径可以对某个人或者事情进行界定和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个人或者事件,就不会依靠唯一的分类方式。
态度和信念如何指导行动
人的态度和我们的行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理查.拉皮埃尔进行了一个研究态度─行为关系的经典实验。与现在相比,那时的美国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更不加遮拦、更明目张胆。生活在美国的亚裔人、西班牙裔人或非洲裔人被禁止进入公厕、使用盥洗室和餐厅以及住宿。一九三三年,拉皮埃尔接触了一百二十八个饭店和餐馆的经营者,通过问他们“你会接受中国人作为你们的顾客吗?”来评定他们对中国人的态度。九十%的人问答道,“不!”。然而,当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真的出现时,拉皮埃尔发现只有一处拒绝向他们提供住宿或其他服务。经营者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没有预测到他们的实际行为。
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我们具有一种倾向,将个体的行为归因与个人的特征,而不是来自环境的力量。例如:XX没有完成作业,我们会回答他懒或者笨,而忽略了学校过于拥挤,学习环境差等因素。人们会对某种与特定行为类似的属性或特质,来对这个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行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情景因素,而观察者倾向于将同样的行为归因为稳定的人格素质。
自我辩护
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就会出现这种状态。由于认知失调带来的不愉快,人们会有目的的减少他,这一过程与人们口渴去喝水来减少这种口渴感是类似的,只是这里驱动我们的是认知的不适,而不是生理上的需求。
加入一个吸烟的人阅读了医学报告,证明了吸烟有害健康,那么这个吸烟的人可能会产生失调,减少失调最有效的办法是戒烟,这样:“我不吸烟”与“吸烟有害健康”就可以保持一致,但是由于戒烟很难,我们就会在另外一个认知“吸烟有害健康”上想办法。
让自己相信吸烟其实没有那么有害,比如实验证据不具备结论性,聪明人也吸烟,大家都在吸等等,最后就会逐渐相信吸烟是一种重要而极其享受性的活动。实际上,他成功的构建了一种新的态度或者改变了原有的态度
那些进戒烟诊所的重度吸烟者,在戒烟一段时间后,随后又回归到吸烟的状态,再次成为重度吸烟者,结果是他们成功的降低了吸烟危害程度的认识。
减少失调
减少失调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会阻止我们去了解一些重要的事实,或者妨碍发现问题的真实途径。但另外一方面,减少失调是一种自我防卫行为,可以让自己维持在积极的形象。
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一般会采取与原本所确信的观点相符合的方式,对信息加以歪曲:
从斯坦福大学找一些学生,部分支持死性,部分反对死性。然后让他们研读两篇论文,论文讨论的是死刑是否可能震慑暴力犯罪。另一项则没有证实。
再看完材料之后,两组学生的看法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分歧更加明显了,根据失调理论,他们会对证实自己看法的那篇论文熟记在心,而堆不能证实自己观点的概念或者方法进行拒绝。
那些笃定某些观点的人几乎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对事务进行观察。
不充分理由心理
一般我们在做了决策之后,会改变自己对原有决定的态度,来减少失调。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改变态度的情景减少失调,比如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讲一些自己不相信的事情。
通常我们有两种方式来说服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
- 外部理由:我这样做是为了某人好,我这样做有奖励,我这样做是因为不然被惩罚。 被外力强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 内部理由:这件事其实也没那么糟,我听喜欢这件事的,这件事其实怎么做都可以,态度逐渐软化。
人们在说谎的时候,如果没有充分的外部理由进行辩护,那么就会从内部说服自己相信谎言。
有一个经典实验。研究者请大学生进行一项非常单调的、重复性的工作:(一)把线轴装入盘子中,装满后倒出来,再重新装满盘子,循环往复。(二)把一排排螺丝拧进一/四,然后倒回来再拧,循环往复。学生们要干整整一小时。
工作结束后,研究者让被试人对一个女学生(她正等着参加实验)说,她将要干的工作非常有趣、令人愉快。作为说谎的报酬,一些被试人得到了二十美元,另一些被试人仅得到一美元。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问说谎者是否喜爱实验里的工作。结果十分清楚,因说谎(即说装卷轴和拧螺丝的工作十分愉快)而得到二十美元的被试人,认为这项工作很枯燥。这并不奇怪它确实十分枯燥。但因撒谎而得到一美元的被试人又会怎样呢?他们认为这个工作是愉快的。换言之,那些说了谎但有充足外在理由的人,并不相信自己的谎言;而那些说了谎但缺乏充足外在理由的人,确实朝著相信自己认为是真话的方向转变了态度。
这个例子说明了如果我们有外部理由来说服自己,那就不会从内部改变。
攻击
社会学家将攻击行为定义为引起身体痛苦或者心理痛苦的有意行为。攻击可以区分为敌对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 敌对性攻击:因愤怒而引起的一种攻击行为,目的在于施加痛苦与伤害
- 工具性攻击:也是一种故意伤害行为,但是为了达成其它的目的,而不是引起他人的痛苦。拳击比赛的伤害行为,目的只是为了赢得比赛。
攻击的原因
除了一些明显的,如憎恨,复仇和战争,还有一些其它的主要原因。
- 神经学和化学方面:大脑区域中有一个被称作杏仁核的区域,与人类以及动物的攻击行为有关。当该区域受到电击时,驯服的动物也会变得凶暴,当被抑制时,那些凶暴的动物也会变得驯服。
- 睾丸素: 那些因暴力犯错而入狱的人睾丸素明显高于非暴力入狱的人。男性倾向于做出身体攻击,而女性则是社会形式的攻击,破坏他人与同伴的关系来对其进行伤害。
- 酒精类饮料:酒精类饮料可以降低人们对一些不为社会所接纳的行为的控制能力,其中包括攻击行为。酒吧和夜总会也会更频繁的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饮酒可以仍然减少社会约束,比平时放松警惕。 而且影响人们清醒状态下对信息的加工方式。
- 痛苦与不适:一个有机体如果感到痛苦又不能摆脱这种处境,它几乎总会去攻击。 对人而言,高温,潮湿,空气污染等也会降低攻击行为的爆发点。
- 挫折与攻击:如果在奔向目标的过程出现了挫折,便会增加攻击性。
- 拒绝、排斥与奚落:
- 社会学习与攻击性: 匿名的人会有更强的攻击性,观看暴力节目的儿童会增加攻击行为的频率。
偏见
偏见的原因
-
经济和政治竞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之间试图对对方进行掠夺和诋毁来获得一些利益。一个工业小镇最初对德国人没有明显的偏见,但随着岗位的短缺,偏见出现了。
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人对中国移民的偏见、暴行和负面的刻板印象随着经济竞争的变化而大起大落。例如,当中国人试图在加利福尼亚州寻找金矿时,他们被描绘成“邪恶和堕落”、“全是饕餮之徒”、“嗜血而野蛮”。然而,十年后,当中国人愿意接受修建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的危险而艰苦的工作──白种美国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时,中国人就被描绘成朴实、勤劳、奉公守法的人。的确,参与修建西部铁路的大财阀之一的查理斯.克罗克写到,“他们与白人一样优秀”他们令人信赖,富有聪明才智,信守合同。铁路修完后,工作数量减少了。随着内战的结束,大批士兵涌入拥挤的求职大军,对中国人的负面态度戏剧般陡增: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变为“罪犯”、“教唆犯”、“诡计多端”和“愚昧无知”。
-
替代性攻击:一个受到挫折的人会对挫折源有强烈的攻击倾向,然而挫折源如果太大或者过于模糊,受挫者很难进行报复,比如一个六岁的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辱骂,便不能攻击。 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受挫折的工人能向谁发起攻击呢?经济制度过于模糊。
如果一个人失业了,他可能不会攻击经济制度,但却可以找到一只替罪羊。在纳粹德国,这只替罪羊是犹太人。
自我形象维持:如果我们对某个人做了某个特别痛苦的事情,我们会试图贬损这个人来对自己进行辩护,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带有偏见的人格:
有的人生下来就有偏见的性格,不受外部的影响。-
从众引起的偏见:一些历史事件导致了偏见,而从众使得偏见得以持续。
怎么解释存在于南方的对黑人的敌意呢?这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黑人曾经是奴隶,南北战争是由于奴隶制问题引起的,因而营造出一个产生更大偏见的氛围。但又是什么使这一风气得以继续下去呢?一个可能的线索来自对南方一些相当奇怪的种族分离形式的观察。我们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在西佛吉尼亚的一个小城里,黑人和白人矿工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井下完全融合,而在井上却完全隔离。我们怎样去解释这种不协调呢?如果你真的恨一个人,你就希望离他远点──为什么在井下同他有联系而在井上却没有呢?
佩蒂.格鲁建议用从众来解释上述现象。在这一例子中,人们只是简单地遵从社会上的规范(在井上)。南方的历史事件为产生对黑人更大的偏见奠定了基础,而从众使这一风气得以继续。的确,佩蒂.格鲁相信,虽然经济竞争、挫折和人格需要能够解释一些偏见行为,但大多数偏见行为是对于社会规范奴仆般地遵从的结果。
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作为社会性动物,以上主要提到了人比较暗淡的方面,这里探讨下人性中比较温柔的一面,人际吸引。
当我们像朋友们询问,为什么对自己所熟识的人喜欢时,得到的答案大致如下:1 信仰与志趣相投;2 有能力,才干,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3 具备一些令人愉快的品质,诚实,善良,明理。 4 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不过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去确定具体的条件会导致相互吸引。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
- 赞扬:尽管人们喜欢被赞扬,而且倾向于喜欢赞扬者,但是人们不喜欢被操纵,如果赞扬过于随意,只是为了迎合别人,那么这种赞扬会导致不那么收到环境。
- 帮助:提供帮助可以被视为奖赏,而且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为我们提供这类奖赏的人,但我们对于提供帮助的人并非一概喜欢。我们不喜欢接受那种希望从被帮助者哪里得到利益的人
加入你希望某个人喜欢自己,你就要努力去让他向你提供帮助,而不是去向他提供帮助。
假如我向某个人提供了帮助,我会为这种行为辩护,使自己相信这是一位有吸引力可爱的人,他值得这种帮助。面对为什么如此卖力帮助我们的人,我们则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个人特征
一个人的特征对一个人受喜欢的程度起着重要作用。
- 能力:我们更喜欢有能力和有才干的人;但是能力超群的人会另我们不安,我们更喜欢哪种多少会犯点错的人。
- 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一个犯了错误的近乎完美的人,一个平庸人,一个犯了错误的平庸人。通过实验,发现出现过世的能力超群者被评价为更有吸引力。完美者位居第二,犯错的平庸人处于最后。 这种现象也叫做出丑效应。
- 外表:假如与人们约会,我们是否愿意再次一起外出,更看重什么特征呢?热情?奔放?聪明?富有同理心?外表? 结果是外表,明明外表是表面的东西,但是却有如此大的作用。
相似与吸引
我们更喜欢那些与我们看法一致的人,为什么呢?
- 对我们而言,我们认为那些与我们呢看法一致的人往往是聪明,有见解的人,也给我们的看法提供一种社会印证。他们使我们感到自己是正确的。
- 另外我们喜欢某个人时,我们也会假定这个人的看法一定与我们累死。
尊重的获得与丧失
得失理论:设计一个实验,有四种条件
- 肯定:实验者获得的一系列评价都是高度肯定的。
- 否定:获得一系列高度否定的评价
- 获得:首先获得的是否定的评价,然后逐渐变的肯定,最后达到肯定条件的程度
- 丧失:最初几次是肯定的,但是逐渐变的否定,直到否定条件的程度。
最后的结果:逐渐获得肯定评价对喜欢的程度,比完全正性的评价要大。丧失正性评价则影响最大。
完全被爱政府的恨,会转化为爱,因而这种爱比先前没有经由恨而获得的爱,更为深刻。
交换关系:人们关心的是要达到某种程度的公正,即分配要公平,在这种关系中,如果出现了不平衡,双方都不快乐。
共有关系:双方不去计较,自动的满足对方的需要,自己需要时也容易获得同样的关系。
假如说是交换关系,在有奖赏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去帮助,如果是公有关系,我们认为他需要帮助时就会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