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思维不正问》.研习会.第二讲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情绪出发,引出了对情绪的讨论,挖掘情绪背后产生的原因。当人和人,人和事,产生足够多的交集,分不清界限时,就会引发情绪。交情越深,所夹杂的情绪越大。比如说,我们对一个陌生人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但往往对自己所亲近的人,容易产生情绪。只有对情绪的起因有了解,有剖析,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质,分析事情背后的逻辑,才能灭苦。而这种觉力和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刻意练习。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元认知能力。我们用对家的理解作为例子,进行讨论。家有物理属性上的理解,也有精神属性上的理解。但通常精神上的属性涵盖了物理上的属性。比如我的理解就是,有爱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否则只是一栋空荡荡的房子而已。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家的理解不同,也就决定了他愿意把什么东西放在他理解意义上的家里面。我们又一次提到了惯性。正如我们所知,生命就是一种惯性的延续。打破了惯性,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在改命,让自己的生命格局更大。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新的良好的惯性,即习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和人分享,自己在分享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将好的知识传播了出去。又是一件利他自利的好事。
做任何选择都要有风控的意识。这同样用在选择书上面,因为这意味着你时间和金钱的投入。甚至如果一本书没有选好,还有误入歧途,付出巨大代价的风险。那么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我们选择一本书的时候,正确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自序和做序加深对作者的了解,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换位思考,寻找落差,找到条件因素,才能达到和作者同样的精神层次,才能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真正在书中实现和作者的同步对话。在一本书里面,她的结构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序言是精髓,目录是骨头,内容是肉体,文字则是皮毛。所以读一本书之前,要多做分析,抓住精髓。
这一节开始逐步进入了对佛法的探索,里面讲到了佛法里面的公案。即慧可如何向达摩求法。求法是一个磨练意志和耐心的过程,而对传道者足够的尊重和敬意,是能否求法成功的首要条件。
这里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对挫折和人生的苦难应该所抱有的态度,让我们要感激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因为这是他们告诉了你自己的不足,那你有改变命运的格局,只要活着就有反击的机会,通过这些苦难来检验现实生活中的道义与品质。人生借此浮沉,可以认清五浊暗夜里的亲情友情。所以生活里面需要苦难来检验,才能更加明白。
佛法里面有三法印。所谓法,是普遍的必然的理则;所谓印,是以此而证实为究竟的正确。这是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佛法里面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这也就是佛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比我们凡夫俗子的三观,我们有很多需要像佛陀借鉴的地方。而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究竟是哪些,是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和进一步探索的。很多人活着,也就只是来世间走了一趟。对真理的追求,是我们应当为之而努力的。喜欢ppt里面的那句话,现代人最重视的那些欲望,都是构建在已经为时数百年的虚构故事上,而随心所欲,不过是结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的消费主义,再植入我们的脑海。所以,当我们能跳脱自己的欲望,站在自己的欲望之上来看待它时,对这个世界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也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了解自己,怜悯自己,也就能宽恕自己。
-------------------------------------------
地点:德音生活美学馆
时间:每周三晚.19:30-21:30
人物:一群喜欢读书又热爱生命的人,愿意探索人生智慧却同时又能坚持把这种通过学习后获得的智慧落实到生命里的人。
主题:演法禅师《不正思维不正问》的研习
要求:
1.对于爱学习且愿意深入学习的,愿意把所学落实到生活中的同学有小小的实践跟踪要求。
2.凑热闹的,扎人堆,圈朋友的同学,要求很多。请三思。这里的义工眼睛很犀利。一眼就能看出来。
申请参加渠道 微信:wusheng1216
门票:360.00(书价)价值有的时候需要通过价格来体现。
当然,如果您难以把握这360元是否有风险。我们对关注主办方:清泉谷 (微信号:qingquangu)的亲,提供一堂公益免费课。只要大家提供关注此平台的截图给微信号即可获得此资格。通过试听,来见证这门票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