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总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关于对写作最初的认知,记忆里浮现的是小学时,语文老师赵老师带领我们几个热爱写作的学生创办《红领巾》手抄报的情景。
记得,那时候每个周末我们几个小孩聚在一起涂鸦、设计、誊抄,用手中的彩笔认真描绘着少年心中美好的世界,每周一期的《红领巾》手抄报,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每当看到同学们围观时,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
感谢当年的赵老师,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粒写作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自己成长的岁月里不断破土、发芽,直到后来枝繁叶茂。
这大概是,写作带给自己最初的喜悦感。
(2)
二十多年前,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非常落后,电脑、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年代,我们学习写作的资料只有杂志《当代小学生》。
每当老师把新一期的《当代小学生》拿到教室时,大家明亮的眼眸里散发着对于阅读的渴望,这种渴望就像一束光,经年过往,照亮了未来求知的路。
还记得那些年的夏天,深夜里灯光下母亲忙碌着养蚕的情景。很多年过去了,家里早已不再养蚕,可是夏夜里蚕宝宝吃桑叶的沙沙声成了自己童年难以忘怀的声音记忆。
十几岁时的我,看到母亲养蚕的情景写了一篇《春蚕》,按照《当代小学生》上的征稿地址,认真填写好信封,怀着期待的心情投递到邮局。小小的少年,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有一天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铅字,被同学们传阅。
这可能是,写作给自己最初的期待。
(3)
上了高中,自己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同学中间传阅,那种快乐和自豪的心情至今让我难忘。
高中结业考试时偶遇以前一起办《红领巾》手抄报的儿时伙伴,那时候分文理科,我学文,她学理,还记得,她对我说过的话,“我们曾经的文学梦,希望你能替我实现”。
高中毕业十几年了,很多记忆都模糊了,但这个关于“文学梦”的约定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只可惜,后来自己也没有选择与文学有关的专业,小时候的文学梦只能搁浅、休眠。
那时候,记得自己有一本 “诗集本”,其实就是记录了高中时代对于梦想的渴望,对于现状的苦闷,对于美好的朦胧爱情的向往,抒发着青春的感悟。笔触虽然青涩,想法稍显稚嫩,却饱含纯真和炽烈的情感。
大学时,自己如愿加入了学校记者团,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热爱文学和写作的同学、师长,自己写的文章也经常被刊登在学校院报上。小时候,自己写的文章变成铅字的梦想终于实现。
工作后,由于机缘巧合自己又负责了单位的月刊编辑工作,又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每个月二三十页新鲜出炉的月刊,像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一点点成长。
回想一路走来,自己与写作结下的不解之缘,写作带给自己了很多快乐,也带给了自己很多荣誉。直到今天,热爱文字、热爱写作的习惯一直保持着。
对于写作的执着和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经年岁月里,自己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工具。有时候,热爱、痴迷一件事,可以给平淡的生活里加入快乐的因子,让自己一直有梦可以追。
(4)
我写东西,一直随心所欲,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个写作课训练营。
通过写作课训练营,我了解了如何进行自媒体运营,自媒体写作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写稿变现实现自己业余时间,年入十万的梦想。
在这里,我重新又找到了久违的对于写作的热爱,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有着同样爱好的同仁和牛人。
可是,“年入十万”的梦想就像是一团迷雾,挡在了我和写作之间,让自己越来越迷失自己当初热爱写作的初心。
每次给大V号投稿后,都非常不淡定,不断在期望和失望中迷失自我,纠结不安。自从有了自己的个人写作平台,每次发表了自己写的文章,都会不断的去查看阅读量和关注度,自己的心情也会随着阅读量和关注的高低起起伏伏。
仿佛,写作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为了去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为了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自己多年对于写作的热爱,突然掺杂了更多的牵绊,不再纯粹,如同一直赶路,却发现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5)
有一天读到了法国作家福楼拜关于对文学的解释:“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的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用”。
忽然感觉柳暗花明,让自己豁然开朗,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写作的初心么。
时刻记住自己当初热爱写作的初心,不断打磨自己的心性,沉淀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文笔,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贾岛有句关于写作的诗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无知音赏,归卧故山丘”,讲的是写文章遣词造句要仔细推敲,所谓慢工出细活,才能打磨出真正的艺术精品。
司汤达说过,“以不矫揉造作和真实而为人乐于读吧”,说的是写作不必追求华丽的辞藻,更重要的是情感真挚,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对于人生的思考,引起大家的共鸣。
如果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实现“年入十万”,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世间不是所有做事的意义都与利益有关,比起“年入十万”,不要忘了自己当初写作的初心。
毕竟,人生只有记得当初自己为什么出发,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