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课堂》读后感一

第一章, 好课堂的发展聚焦;第二章,好课堂的教学艺术。

课堂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存在,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有相应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就会形成相应的课堂模式。

现代课堂的主要类型有:欧洲版课堂、美国版课堂、苏联版课堂

欧洲版课堂主要来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经典之作——《大教学论》它深刻揭示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此种教育模式着眼于课堂群体学生,显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效益:知识的系统传授,教育的加快普及。

美国版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发展个性,强调尊重差异。“先生讲,学生听”开始转向“先生教,学生学”,仅仅两字之差,课堂教学却从此变得生动,活泼了许多,但弊端在于过分放任导致课堂秩序受控、目标达成受阻。

苏联版课堂主要是五步教学法和谈话法,强调以旧带新和落实双基,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主导课堂、关注群体学生、落实统一要求的观点,为课堂教学实现有章可循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基本理念;

2、 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流程;

3、 确立面向全体的教学组织方式;

4、 构建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

5、 重新调整课堂要素之间的关系;

6、 以教学评价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