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风物——读《中华风物彩绘笔记》

看惯了泼墨山水工笔花鸟,打开这本书带来别样的感触。

近代沿海地区商贸兴起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相对于更注重意境中国的传统书画,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则更显直接。前不久刚看完的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广州博物院带来的三件珍宝之一,就是和本书中彩绘风格内容极其相似的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也正因此,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完全陌生,甚至莫名的生出些亲切。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书画同理,我们现今能看到的很多画作,都是一面了解时代的镜子。有些被画者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意趣所影响,但是也能从中窥伺一丝丝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审美情趣。有些则是实打实的民生画卷,比如北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开这幅长卷,我们能够看到千年前的风土民情。

用细腻的手法描绘时间万象,身着绫罗绸缎的王公贵族,衣衫褴褛的商贩走卒,无不可入画。在我感叹出这些彩绘栩栩如生的同时,不得不叹一句真实。习惯了戴着滤镜看人看事,如此清晰的甚至没有背景来喧宾夺主的人物肖像,有一种近距离接触那个时代的错觉。朱阁高楼深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样子,我已在无数的诗书的描写中进行过幻想,而在青石板路上和四合院外走街串巷的商户呢?我总是试图将他们和电视剧中的形象靠拢,但许是配角的缘故?纵使我用力想,也总是面目模糊。那些模糊的面目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他们似乎应该就是这样的,带着生活的烟火气。

九州风物多奇绝,极平凡处亦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九) 香绽枝头已转无, 繁华光景渐遥途。 梦中虽有魂难在, 心里犹存眼里除。 人寂寞,影孤独。 往昔温语也模糊...
    龍之風阅读 387评论 7 13
  • 原创: 果愉 01 傍晚,有个孩子从托管班领先完成作业,他收拾好东西,三步并一踏...
    果愉018阅读 611评论 0 1
  • 顺境之时似骄阳,逆境来到心着凉。 一步踏错便难扭,从此爱情难辉煌? 别去管她强不强,放下牵挂将她忘! 何必纠结那种...
    飘泊_5412阅读 226评论 0 0
  • 周末闲来无适,想起中学时与好友往来的信件,便翻箱倒柜找起来,一封封信件便映入眼帘,捧起拆开信件重新阅读,感动又一次...
    霖曦曦阅读 2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