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
仅以此文纪念我的爷爷以及逝去的童年
记忆中,门前屋后都是杨树林。一排排整齐的平房矗立着,干燥炎热的午后蝉的鸣叫一轮接着一轮,仿佛一段接力赛。老屋里大人的鼾声起起伏伏,孩子在房前不知疲倦的玩耍着,丝毫没有被炎热吓退。
那时的我年纪还尚小,不太懂得周围人的窃窃私语以及他们异样的眼光。只觉得爷爷的表情严肃,奶奶的眼神里充满了哀伤,
那股哀伤仿佛暗夜里的使者随时都能把人吞噬掉,那时的我尚且不懂得他们是以怎样的心情生活下去。
稍大一点,我便能听得懂他们的私语是什么意思,也明白奶奶终日皱眉的所在。心中的哀伤便如排山倒海之势袭来,也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注定不平凡。我注定要当一只死去双亲的幼鸟,还未成年便要接受大自然残酷的考验。相比之下,更为残酷的是我要忍受孤独,从童年到少年 ,接受别人近乎怜悯的眼光 。这些东西压的我喘不过气,眼神也变得游离,胆怯,害怕。那时我多想有一个健全的父母 ,美满的家庭。可是回到家看到的是爷爷奶奶,心中不免有些难过。那时我根本不太懂失去最重要的人的感觉,直到十年后,才令我发觉他们给予了我多么大的财富。未来我在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顿,不解,迷茫,都能在童年时期的孤独中寻找答案并且汲取营养。
我一岁时父亲便因意外事故遇难,弟弟尚在母亲腹中。母亲生下弟弟之后,因忍受不了家庭的变故便改嫁离开。留下一家老弱病残,奶奶终日以泪洗面,爷爷整日沉默不语,拼命干活。午后的太阳炙热如火,把地面考的似要冒出腾腾热气来。蝉也在不和事宜的鸣叫,像是在为这场悲剧颂唱挽歌 ,与屋内婴儿不安的啼哭混合在一起,回荡在院子里,飘向天空,久久才有回响。我想,我的记忆里应当保留这样的印象。要不然我怎么看见青瓦,就会莫名的感觉亲切呢。
我的童年在老屋的院子里,门前屋后的树林里,以及田野里度过。童年时期除了生活苦点之外一切都很幸福,记忆里爷爷的手肥厚宽大,手上的老茧很厚。牵起我的小手走在菜园的小路上,手心的温度让我很有安全感。广阔的天空下一对祖孙正牵着手走在小路上。小孩蹦蹦跳跳,老人背着农具,夕阳也毫不吝啬的洒下它的余晖,余晖恰好洒在他们的脸上,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纯真和幸福,任谁看了都会幸福满满。晚上爷爷从地里挖的野菜下了面条,那一晚上的面条如此鲜美,令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真希望能再回到那时候,能再牵一次爷爷的手告诉爷爷 我很幸福,有你这么爱我,我很幸运。
因为家中游四口人要养活,靠种田那点收入只够日常糊口,爷爷便决定重操旧业 。那就是喂牛,没想到这一喂就是十几年,依靠喂牛我们读完了高中,甚至平日里我们大部分的日常开支。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晚上,我被蚊子咬的睡不着便趿拉着拖鞋走到门口,爷爷奶奶正在看牛顺便纳凉。牛吃完草料之后在反刍,时不时的打声喷嚏,我觉得他们是那样的呆板以及无趣。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来形容最为贴切。我站在门口和牛说话,得到的只有循环往复的反刍。我无趣的用树棍在地上比划什么,累了便仰头望天,乞求明天不要开学。那时还不懂得为漫天繁星而震撼,直到多年后,在城市里见惯了被霓虹灯主宰的天空,只能在天气好的时候零星的看见一两颗星星,剩下的都被厚重而乌黑的乌云重重的遮住了。那一晚上是我最不能忘记的那一晚,不仅仅是那漫天繁星,还有女孩在繁星下许的愿,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渺茫,也是在那个夜晚站在星空下对未来无限畅想。乞求上天能让我在遥远的未来生活的幸福开心。我想,那时许的愿应该是实现了,但是我忘记了那时的幸福和心境,想拼命回忆并用纸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