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晚饭后,我们家进行了一次特殊时光的游戏。婆婆在大厅打毛线,公公在餐桌上喝茶,老公在沙发上打游戏。我忽然很想做个有趣的问答游戏----父亲眼中的儿子。
“爸爸,在你眼中你的大儿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每一个要说10个点哦!”(公公有3个儿子,一直以此引以为傲。)
老爸腼腆且用余光瞄了一眼老公,然后说:“优点嘛,我想想哈……,但是缺点有一个:在家好吃懒做”(老公平时工作很忙,在家很少做家务,会根据情形去选择性做家务。)
“优点:
1,聪明、伶俐;
2,文质彬彬
3,吃苦耐劳(在婆婆的提醒下说的
4,勤俭节约(在婆婆的提醒下说的)
5,英俊潇洒
6,工作积极”
我忽然发现这对父子虽然已经在一起相处40年了,但是爸爸还是没有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儿子。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对孩子的要求一直很高,因为一直高标准,我们很难看见孩子的优点,最容易,看的最多的是缺点,但是能说出来的缺点相对孩子的优点来说好像又是那么无关紧要,九牛一毛。
父子都想对对方好,可是又不经意间伤害到对方,就是父与子的相爱相杀。
公公常常与我说,老公从小都是受万般宠爱与一身,因为老公是第一个男孩,且有奶奶和太奶奶疼爱,所以从小被宠的厉害。但是老公与我说小时候很可怜,常常被他爸爸打着去干农活,干不好就会被骂被打。所以他的理想就是不干农活,不种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父母给出的爱,父母觉得给出了所有一切的爱,一切为了你好!给了我们所谓他们认为的爱。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缺失了来自父母的关怀、沟通和互动。
父母的爱到底如何给?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爱?
一方感觉一味的付出,感觉已经竭尽全力的付出,对于受方来说可能感受的不是爱,而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