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柏拉图派的哲学比喻:开始,有男人,女人和两性人,每个个体有两张脸,四条手臂,四条腿,和相连的两个身躯,有一天,他们被分裂成为两个人,自此以后,每一半都在竭力寻找互补的另一半。
于是就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只有找到了生命中注定的那一半,收获美好的爱情才能变得完整。可这里暗含着一种悖论,那就是当你认为只有别人来爱你才能让自身变得完整的时候,你就会渴求他人的爱,越渴求,就会越处于一种缺爱的状态,抱着这样的状态寻觅爱情,最终也许你根本就不会找到它。道理很简单,其实就像银行不会贷款给负债的人一样,真正的爱情也不会降临在缺爱的人身上。
这个道理可能对那些从小被爱包围或者有强大自我的人来讲一开始便是理所当然,清晰明了的。但因为多方面原因,我却足足花了二十几年才醒悟过来。
从前,我的自我价值感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人对我的接受度,我的事业以及我的恋爱关系这三者,其中,他人对我的接受度占小部分,恋爱关系占大头。
就拿爱情来说吧,我过去交往的人都很优秀,至少在我眼中,他们博学多才,风度翩翩,有趣迷人,也与我情投意合。按照我之前对自我定义的逻辑,与他们交往应该会让我如沐春风,自信爆棚才对吧。
但其实并没有,我有时如坐针毡,自我卑微到尘埃,甚至对关系的未来走向做出悲观预测,比如,当前男友信誓旦旦说出我们有50%概率会步入婚姻的殿堂时,我却吞吞吐吐说出应该只有1%,这不是因为我不够喜欢他,而是因为我不相信他会爱我到给出一辈子的承诺。也不知道是否受了心理暗示的影响,我们终究还是挥泪惜别了。
分手前期我糟糕透顶,茶饭不思,彻夜失眠,痛苦如黑夜般无边无际蔓延,将我侵蚀,我不停想象自己的内心有块无法愈合的洞,而里面正呼呼地刮着凛冽的寒风。我的双眼盯着天花板直到天亮,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眼睛太过干涩,连泪水都流不出来。这样行尸走肉般的状态持续了数月。
我并不相信时间会治愈一切,不过好在,它能让我们对记忆中的伤痛感到更加麻木。为了让这麻木来得更加猛烈一些,我决定去到以色列和约旦旅游。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些有趣的灵魂。A女生从美国千里迢迢跑到约旦学习阿拉伯语,立志要成为一名中东问题专家。B男生热爱潜水,创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后开始满世界跑寻找潜水圣地。C女生在一所公益学校教难民荷兰语,但每年都会去约旦佩特拉,因此和小镇的居民们缔造了家人般的情谊,和他们同吃同住,甚至有时睡在洞穴里,体验着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
我还记得当话题转到我身上时的窘迫感。我?我有什么可说的呢?我的工作?——不喜欢不想说,我的计划?——不知道,我的骄傲是什么?我想要做什么?我喜欢什么?让我热血沸腾的是什么?以前谈恋爱时,他的骄傲就是我的骄傲,他喜欢的胜过我喜欢的,我为他的热情激动着,为他的快乐而快乐着。现在没有了他,我悲惨地发现自身一片苍白。顿时感到胸口有一阵压迫,那里胀烈着我未曾体验过的人生。
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我没日没夜的失眠和焦虑并不完全是在悼念逝去的爱情,而是对自身虚无的一种恐慌。我真正害怕的是生命里有一扇窗被重重地关上,从此再也不能够从那里窥见外面世界的璀璨。可我忘记了,我也有锄头,只需要抬起来亲自动手就能砸开自己与外界的屏障。生活的色彩,最终是要靠自己涂画的。
同时,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的每段感情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疾而终,一个没有自我,渴求用他人的充实来填满自身空洞的人又怎会是迷人的呢?就算我一开始成功伪装,内心也会充满彷徨不安,最终还是会露出马脚。
从此,“先成为自己,再收获爱情”这句话深深印在我脑海里,我开始阅读许多自我探索类的书籍,花时间远离电子产品和他人,只与自己相处,这一切都是为了重新认识自己。在充斥着刺激多巴胺的诱惑与外界期待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也许都对戴着面具的自己信以为真。
我发现如果我早这样做,也许上大学的时候就不必选择一个与自身性格背道而驰的专业,也许现在就能做着发挥自己所有潜能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如今,我明了那时的我只是在被人生经历着,而不是主动选择人生,经历我的人生。
其次,我开始监控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以此警醒自己不要做一些会厌恶自身,降低自我价值感的事。比如,在我的观念里,明显知道自己是出于孤独的原因和某个人相处是一件会让我厌恶自身的事,但通常屈于孤独的威力,又很难抵抗这样的陪伴。
从前的我会因为心上人那充满爱意的眼神而感到欣喜若狂,但我希望未来,我能拥有由心底而发的愉悦感,不是因为他投来的爱意目光,不是因为别人夸我今天多漂亮,不是因为我买了一支新口红,而只是因为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