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儿关于蒲松龄的议论,恰恰是作者对于读者的评判。
作者在创作时,其所处的环境,内心的感受如何,除了作者本人,没有任何能一清二楚。比如脂砚斋评《红楼梦》,不可否认,脂砚斋与曹雪芹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脂砚斋终究不是曹雪芹,他的点评能给我们读者一定的提示,甚至能左右我们的思维,但这些点评只是参考,不能代替原作品。
同样,我们读者在读一部作品时,环境、心境都会影响读者的思维。解读是一家之言,是读者从原作品中延伸出来的自己的态度,其他读者可以参考,但终究不能代替原作品。
《废都》一经问世,便波折不断:出版——封禁——解禁。很多人说《废都》是一部艳情小说,是当代《金瓶梅》,这种论调占了大多数;有人说作者以此调侃改革开放;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本身自传性质的小说……无论哪一种论调,提出观点者总能找到相应的证据证明。
千人千面,像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一样:有美好的品质也有阴暗的手段。作品里没有世界和平,民族大义这些大是大非的事请,只是一些平常生活里的琐碎事情:孩子,票子,妻子,名声,美色,都是人的七情六欲。
身边有很多年轻人,血气方刚,他们对人物事情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对错好坏!从前我也一样,比如看电视剧,内心里首先设定一个界线,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具体点比如《三国演义》,一看玄德公是汉室正统,天子皇叔,他就是正派,好人,他的部下当然也是好人,至于出尔反尔夺走徐州的吕布,坏人;欺负刘皇叔的曹操,坏人;把自己妹妹嫁给刘皇叔的孙权,勉强算个好人吧,但他又下令追杀皇叔,还夺了荆州,小人!
这种观念在心里生了很,所以当关羽,张飞,刘备,孔明先后逝世,我只能一遍一遍的感叹:皇天不佑!
步入社会,吃了几次亏之后,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其中的标准是自己设定还是公众认可?自己能不能代表公众,公众又包不包括自己?思来想去,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种言论,都太过片面,不足为信,至于对错好坏只是此时此刻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坏对错只能用来评论当时事,并不具备延续性!
有了这个结论,再读其他作品,读《废都》,对正面光辉的角色不只是崇敬,对反面角色也不再是鄙夷,取而代之的是当时事,当时境的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和不得不为的无奈的理解!
有了理解,便能包容;有了包容,便能接受;有了接受,便能深知;有了深知,便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