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拙文,献给给我拼搏奋斗的半年。当年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2017年5月21号,我们学校100多名美术生坐上了通往重庆的大巴,这一天我将永生难忘,因为从这天开始,我们为期半年的集训生活正式开始了。
还记得我走的前一天晚上,我的那些朋友要为我壮行。饭桌上,我的那些朋友挨个挨个向我敬酒“江哥,出去别忘了我们哥几个,集训要加油哦!”,“江娃,努力哦,我们哥几个都相信你!”,“我们之间就别说那么多了,把这杯酒干了!”……他们把这些话认真的看了又看,然后塞进我的心里,让我感觉好像不是为了自己而读书,是为了他们似的。饭和菜把大家的腮帮子塞得鼓鼓的,样子好不滑稽,就好像一群土拨鼠。酒精的作用又给大家的脸上涂了一层红霞,酒杯碰出砰砰的声音,飘飘然大家又好像变成了一群将要出征的将士,为了明天的战争,今晚定要喝个痛快。觥筹交错之间,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这一场为我准备的壮行宴,我内心激动不已,连忙举起酒杯是,对大家说着:“长风破浪会有时兮,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类的豪言壮语,大家也好像被我的话感动了,满含泪花的举起酒杯,激动的看着我,转眼间我们又好像成了一群即将分别的恋人。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把我的行李大包小包地抬到我的身边,我终于要上车了啊!我又和依依不舍的恋人们,分别来了个美式拥抱,最后大巴车终于卷起一了阵烟尘,我走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即使走了我们还可以视频通话,现在的年月又不像曾经,可是生活终归还是要有一点仪式感的。有时我就想,是不是因为现在科技太发达了,让大家的感情也没有曾经那般的牢不可破。自从有了手机、高铁、飞机这一系列的科技产品,即使走得再远,也没有分离的感觉,它们大家忘却了离别痛苦。是不是就因为这样,大家都忘记了分别的意义,现在的人再也写不出《赠汪伦》这种诗了。
我强忍着离别的痛苦,又怀揣着对集训生活的向往,不知不觉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就那样过去了。到重庆时正值中午,旁边的人叫醒了我,刚刚醒来的倦意使我在这个火炉般的城市里倍感烦躁。我睡眼惺忪的站在学校大门下,望着我未来半年生活学习的地方,心中五味杂陈。和我一起来集训的,有同班的几个男生,我们当然选择住进了同一间宿舍。幸好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在整理完寝室之后,我们都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集训的第一天晚上老师让我们画的是石膏块,我们之间大部分的人都是才开始美术,很多人都是因为成绩太差而且喜欢画画才来的。我们扭扭捏捏地拉着直线,不知轻重的铺着调子,把原本洁白的石膏块,画都像煤炭一样黑。其实我的内心是很开心的,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画画了。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画都特别认真,最害怕和别人拉开差距。那段时间里我的脑子里还经常响起我临走时朋友们对我的嘱托,再加上自己对画画还有那么一点兴趣,所以画的格外努力。看着笔在手上越来越听话,自己也是格外自豪。那段时间里我经常会跟父母朋友提起自己的进步,听着他们的鼓励,我对自己也是越来越有信心。甚至我在老师还没有教画头像的时候,我和朋友就商量着自己画了一张头像。老师看到我的画也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他说:“你这样搞下去,莫得问题的。”那是我集训以来最高兴的一个晚上。
朋友的鼓励,老师的鼓励,父母的鼓励。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甚至还一度埋怨老师教得太慢,应该早点让我们学习画头像。后来我们真的开始画头像时,我才知道画头像有多难。首先是打型,画头像必须是严谨的,必须要把脑袋上的几个骨点得弄清楚,还要把比例透视搞清楚,什么颧骨啊,额头啊,三庭五眼啊等等。型打完了还要进行上调子,留高光等等等等一系列骚操作,不仅要确保画的像,还要确保有体面关系,那时我才明白,画一张头像那么难。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越难才越有挑战性,我总是孜孜不倦的练习着,后来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帮他画了一张头像。后来又把这张头像给老师看,老师还是鼓励我,他说:“不错嘛,长本事了。”集训在这段时间里,才有了它的意义。
现在我知道了,浅薄的兴趣总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粗鲁的灵魂,终究抵不了低俗的诱惑。
可能是觉得整天画画太无聊了吧,集训后期我的心态有了明显的转变。我的努力就像昙花一现,然后又匆匆的退到了人群身后。那时的同学们都是很努力的,我没有那么努力,却在那段时间渐渐爱上了深夜的谈话。我们每天作业画到凌晨一点左右,然后就喜欢跟朋友们吃完小面聊聊天,兴致来时我们会聊到凌晨四点左右。我们聊的东西当然也不是都是无趣的,我们会聊各大画家,聊他们的做画风格,我们也会谈谈人生,谈谈以后想做些什么……总之,那段时间真的是非常有趣。在课堂上,我们是被老师批评的对象 ,然而一到了深夜,我们就好像都变成了政治家,军事家,聊的唾沫横飞,聊得眉飞色舞!至今我都不知道那样做的目的何在,可能就只是为了消遣一下寂寞的心灵吧。
集训后期,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那样的谈话时间都很少。大家越来越醉心于画画,回寝室的时间越来越晚,到教室的时间越来越早,在那段时间里,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次要去大学城购买新的画材的时候,我还能接受买画材的名义在外边四处走走。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川美(四川美术学院),那儿确实非常漂亮。我第一次去那儿是到重庆的第二天,当时全校一起去参观了川美。后来每次到那个地方,都让我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心情,当时是多么的心怀壮志,可惜到后来一切都变了。川美还是那个川美,可惜参观川美的人变了。时间总过得太快,半年就那么过去了。
到后来就是如期而至的美术联考,我们潇洒的挥一挥衣袖,离开了这个我们生活了大半年的地方。那时的我总会感叹,半年的时间就这么短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时间就那样消失不见了。关于联考的成绩,我不是特别期待,我知道那是一个不高也不低的成绩,刚好对得起我多余的努力。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重庆。现在,我回想那段时间,离2017年5月21号,已经过了快两年了。我在那个陌生而熟悉的重庆,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轻轨,第一次吃上了正宗的重庆小面,我也第一次知道了,重庆鸡公煲并不是重庆的。我也知道了没有信念的努力,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现在的我的确利用美术读上了本科大学,可惜这个地方不是我参观了许多次的川美,这儿的地理坐标,也不是我魂牵梦绕的重庆。其实我在重庆也没有玩到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按理说也不会对那个城市产生那么多的感情,可我总是不经意间回想起那个地方。我总是在怀念,却连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该怀念些什么,是怀念那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怀念的无拘无束的画画,还是每个难以入睡的凌晨,我想人都这样庸人自扰吧。倘若有了值得终身奋斗的事业,脑袋里也不会想这些无用的东西了。
那段岁月的确很美好,是值得我用心放在记忆里,不能遗忘。最初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是我知道,那段日子始终是我拥有过的,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别人抢不走。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我那时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