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从一月份起,原本是计划每月能够完成三到四本书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读书心得发布出来的,然而除了一月份比较顺利,二月三月都勉强只是完成了一本书,二月份《影响力》,三月就是这本《未来简史》。
当然了,说是读完了,也仅仅只是认真的读了一遍而已,这几本书都被看成是很有内涵的书,单纯的读了一遍也不要希望能够完全的掌握什么。
三月份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在外面学习,换了环境以后突然意识到很多以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比如开始躁动不安。
其实安全感这个东西,每个人都缺少,我们一遍遍问别人,你爱我么,你讨厌我么,你觉得我做的对么,你觉得我做错了么,我是不是不应该这样,我是不是应该那样,我们持续地希望得到别人的意见和承诺,反复的确认自己究竟是不是招人喜欢,但是问题的症结在于,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予的,是自己给自己的,苦苦地询问别人,内心明知不会有答案,还是想一遍又一遍问出来,大家都会很苦恼的,承诺什么的谁都给不了。
第二个问题是内心躁动不安,这是限制减少选择增多造成的,人是被欲望驱使的动物,头脑中总是会充满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愿望,环境和愿望的冲突往往就会让内心躁动,这并不是一句不够冷静可以概括的,问题在于,过度的担心和忧虑浪费了时间,时间的浪费继续加重了担心和忧虑这个循环建立了起来。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三月份未能如期完成计划,1.2表示读完了一本书,另外两本《什么是数学》和《毛泽东传》各完成了百分之十左右。
我们先来谈谈《未来简史》,总体来说,这本书讨论的是人类命运,是非常有理有据的告诉你,将来会发生什么的一本书,这也是为什么罗辑思维跨年演讲极力推荐,很多公众号也在推荐的原因。作者给我们提供的是上帝视角,能够以这样的视角写出这本书,真的很厉害(请允许我折服一下)。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是需要反复去读的,作者的论述角度和思考方式值得学习,第一遍读完以后有几点印象最深的体会。
1、这本书着重讨论的是主体间关系的演变
2、人类只是有机算法,通过医学的学习经历,这一点我很有体会。
3、想不被世界淘汰,就要做一个持续学习的人。
4、知识获取的公式演变:①中世纪的欧洲:知识=经文×逻辑;②科学革命以后:知识=实证数据×数学,但是无法处理有关价值和意义的问题;③人文主义以后:知识=体验×敏感性,可以处理道德问题。体验包括:知觉,情绪和想法。敏感性包括:㈠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㈡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
5、宗教故事几乎总是包括三个部分:
①伦理判断,例如“人命神圣”
②事实声明,例如“人命始于受孕那一刻”
③伦理判断与事实声明相结合,给出具体的指示,例如“就算受孕才一天,也不得堕胎”
以上是感受最深的五点内容。
在《什么是数学》中,主要是了解了数论、集合代数一般理论,集合代数在数理逻辑中的应用,在概率论中的应用,对数学中的数系做了一般了解,很多内容看似基础,但是总会给人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数学思维一直不好,看的很吃力,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但是作者很多讲解比较到位,比如关于反证法在数学中的应用,相比于构造的办法,反证法是另辟蹊径的,但是却给人无法把握其实在意义的感觉,这一点在数学家们看来也是如此。
《毛泽东传》是外国人罗斯·特里尔写的,能够看到那个年轻的从长沙出来的农村娃在北京也是遭受过冷遇的,他的思想在早期也是不成熟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年轻人都非常向往绝对的自由,甚至激进一些的都偏向于无政府主义,但是逐渐接触世界,接触其他人以后会发现,绝对的自由主义会逐渐消失,自由所代表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这本书还在看,推荐给大家。
以上是关于本月读书情况以及思想收获的汇报,四月开始了,希望能够完成《毛泽东传》和那本难啃的《什么是数学》,新书是《思想本质》,史蒂芬·平克的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一,一样能够有机会在四月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