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什么?有人说端午是汨罗江畔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香飘十里的粽子;有人说端午是鼓手铿锵、激越昂扬的龙舟进发;有人说端午是插在门头上驱魔辟邪的艾蒿;也有人说端午是母亲亲手煮的咸鸭蛋和鸡蛋……
而对于我来说过端午就是自己亲手炸的香喷喷的“蛤蟆”。家乡处于吴头楚地,我们是山沟沟里土生土长的山里娃,从小我们没见过粽子,没听说过赛龙舟。只在念书以后,在语文课本里面知道端午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当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楚国诗人屈原不愿做亡国奴,就在五月初五这天投进了家乡的河流汨罗江,从此他的精神和楚辞一起流芳千古。
记得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每年端午时节,家里麦子已经成熟了,就把麦子加工成面粉,大人就做小麦发粑,拿出提前腌制好的鸡蛋鸭蛋,再烧一碗肉,就这样也算过一个丰盛的端午节了。
也有讲究的人家,因为油菜也已经收获了,家里有菜籽油,就做些油炸食品给孩子们解解馋,比如炸油条、炸麻花、炸汤粑(无馅汤圆)等,但最简单最方便又最美味的莫过于炸“蛤蟆”。
其实炸“蛤蟆”,并非炸真正的活蹦乱跳的蛤蟆,但小时候的我却信以为真。
记得上二年级时,听同学说她家炸蛤蟆吃了,真好吃!我很羡慕,就问:“你家哪里来的蛤蟆?”她很随便地说:“我哥哥捉的。”我一方面是因为肚子里的馋虫做怪,但大部分则是因为好奇:捉蛤蟆该是何等有趣,而炸蛤蟆又该是什么样的美味?心里想着,正好第二天是星期天,也不敢跟大人说,偷偷拿个小提篮往田畈上跑去,卷起裤腿就到长着秧苗的稻田里去捉蛤蟆(我们家管青蛙叫蛤蟆)。可是蛤蟆一会在这里叫一会在那里叫,等我一走近它们就跑了或者藏起来了,一上午我是一个蛤蟆也没有捉到。瞅瞅快到中午了,只得怏怏不乐地回家了,奶奶看着我累的红红的小脸,就问:“小囡,上午做么事去了,还拿个空篮子?”我如实相告,结果一家人都笑翻了:“你这个孬伢子!”我很委屈地问:“你们笑什么?”奶奶说:“蛤蟆一跳就没影子了,你是捉不到的;再说炸蛤蟆不是炸真正的蛤蟆,是用小麦粉做的。”我羞得满面通红……
可惜那时候可能日子确实不好过,母亲舍不得浪费家里那点珍贵的菜油,记忆里我家极少吃油炸食品,可怜小时候的我终是没吃到过炸蛤蟆,但那一份念想却始终藏在心里。
记忆里直到念中学的时候才吃到真正的炸“蛤蟆”:原来是用应季的苋菜粘上小麦粉糊糊,放油锅里炸出来的苋菜粑粑,那味道酥脆酥脆的,满口生香,确实好吃。
后来长大成家了,每逢过端午,我就买来新鲜的苋菜,和上小麦粉,自己炸蛤蟆吃,以慰我从小对思而不得的美味的相思之情。
邻居阿姨在门口的花坛里面种了一畦苋菜,长得鲜嫩水灵。早上从外面回来,阿姨正手脚麻利地掐苋菜,见我路过,连忙热情地招呼:“来,快来掐一把新鲜苋菜,明天过端午了,可以炸蛤蟆吃。”恭敬不如从命,我毫不客气地掐了一大把。
回家拿出小面盆,装上几大勺子小麦粉,打一个鸡蛋,加上凉水和成糊糊,再放适量的盐,和好的面要醒大约半个小时。我趁着空挡把苋菜洗洗干净,又把家里的纯野生茶油倒进锅里小火烧热(炸蛤蟆要用植物油,最好是用我们家里的菜籽油或者茶籽油,这样炸出来的香味纯正,口感特别好),到油滚沸五分钟左右,差不多就可以开始炸了。
最后把面沿着一个方向快速搅动一两分钟,把苋菜放进去,粘上满满的面糊糊,麻利地放进开油锅,基本成型后再翻过来,这样炸至外面开始泛黄了就差不多熟了。看个人口味,喜欢吃外焦里嫩的就少炸一会,喜欢吃里外都酥脆的就多炸一会,到外面有点老黄色再起锅。
好友婷从小在机关长大,很少吃我们农村这种土食品,有一次看到我晒出的照片,羡慕的不得了,说还是三十年前她爸妈单位的食堂师父炸过一次,以后再也没吃过,真的非常想念那记忆里的味道。我说:“那容易,我教你!”现在网络发达,我在微信上图文并茂,再配合语音,婷很快就学会了,并说做的味道非常好,她和孩子都吃到撑。
其实炸“蛤蟆”是什么个由来,我并不知道,也没有听大人们说起过,想来可能是因为炸出来的外型很随意、不规则,像蛤蟆在运动时有各种形状一样吧,而此时又正是蛤蟆(青蛙)的活跃期,到处都是它们呱呱的叫声,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美食形象地称为炸“蛤蟆”。
现在生活富裕,与我们 小时候有着天壤之别,吃的东西应有尽有,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也随时随地可以做,并不单单限制于某个节日做某种特定的东西。但过端午炸“蛤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念想,每年都会多炸一些,送些给父母吃,给邻居分享一些,让节日的氛围在身边浓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