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屋子里寝食难安,起因是读到了自己身上的东西“经济不独立”,我目前整个人生轨迹就是“依赖别人”。尝尽世间百态的苦,令我没有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包括他陪伴我的方式都是他喜欢的类型,而不是我想要的方式进行。因为他对朋友没有吃午餐的日子越来越着急上火引起我的情绪波动较大,灾难化的过程“他对我还没有朋友好”。临出门的时候他特意交待对方晚饭也可以解决之道,引起了我强烈的不满情绪,但是我没有发作出来。
他能够感知到我情绪不对,约定去逛商场。我终于找到机会吐出自己的心声:“我一直以为一个勾的标准是李宁牌,我在世界杯、欧洲杯国家球员都是耐克或者阿迪达斯品牌。你给我买耐克鞋(1399的最新款),说明我在你心里是一流的;你给我买李宁运动鞋(绝影899),预示着我在你心里是三流位置。”
“有病!”他的回答。
“我今天觉得你对他比对我。因为明知道没有钱了,你还关心着他忽视我的心情和感受。”我不吐不快,当他不停歇地催促的时候,有一瞬间我回到了曾经张玲要我们过去的那一瞬间。
“有病!”他脱口而出。
他朋友决定明年去成都找工作,他依然决定留在这里。我们的分居两地将继续遥遥无期地发展着。
今天早上出发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他可以和我一起去公园散步。为什么还是这么的孤立无援……?现在退休也是遥遥无期,原来是50岁,还有3年时间就结束啦!55岁,还有8年。现在退休年龄延迟,预计将在60岁左右!我一直都在分裂状态……
人的一生有许多愿望,我们追求事业、金钱,追求爱情、亲情、友情。而面对这种种愿望,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包括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自尊,位于需求层次顶端的则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马斯洛认为,即使满足了前四项低等的需求,如果我们就此止步,依旧会陷入厌倦、无趣的情绪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实现?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自我实现者(self-actualizer)?哪些因素影响我们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
什么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这一概念在上世纪被不同学者反复定义着,总体来说,它指的是个人不断发展潜力、自我发展与潜能不断接近一致的动态过程。
有学者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类内在固有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这种驱动力激发我们不断挖掘、发展天赐的能力与才华,将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并将最终引导我们找到人生的道路(Goldstein, 1934)。
马斯洛则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人实现自己所有天赋、潜力的愿望(desire),是一个自然、动态、贯穿一生的成长过程。“音乐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作诗。”马斯洛认为个人做它最适合、且有能力做的事情的状态,即是自我实现。他推断世界上只有不到2%的成年人实现了自己的全部潜力,但许多人都能够接近“自我实现”(Maslow, 1954; 1970)。
而Carl Rogers则针对自我实现提出了“机能充分发挥的人(fully functioning person)”这一概念。Rogers认为机能充分发挥的人能够不断靠近自我实现的状态,ta是现实的、社会化的、行为得体的人;但ta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具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保持开放的心态。Ta的自我发展与潜能不断接近一致,同时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寻找最佳平衡。Rogers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而非最终状态(Rogers, 1951)。
1. 自我实现是一种满足后继续不断增长的愿望
自我实现与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其他需求不同,是一种成长需求(growth need)。需求层次中的其他需求,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驱动我们填补缺失(reduction of deficiency)。这些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比如舒适的气温、健康的血糖状态,或者充足的安全感、归属感。因此,这些需求的满足过程呈现为负反馈循环(negative feedback loop),特定的行为能够不断缩小现状与最佳状态的差距。
自我实现需求却与其他需求不同,自我实现不存在最佳状态,这一需求的标准随着每一次满足而不断提升,呈现出一个正反馈循环(positive feedback loop)。当我们进食时,我们的食欲(生理需要)会逐渐下降。但随着整体人格的不断提升,潜力的逐步发展,我们会越来越想发现并拓展自己更多的能力(Heylighen, 1992)。
2. 自我实现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Kenrick提出,由于个体差异,自我实现需求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我实现的愿望可以通过成为一个尽职的母亲、运动员、艺术家、发明家等等方式实现(Kenrick et al., 2010)。
我们或许会认为,只有那些从事创造性工作、高收入的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状态。但有研究表明,工作的创造性(Kaitlyn, 2012)、收入水平的高低(Reeder, 1973)均与自我实现水平没有直接联系。
你是自我实现者(self-actualizer)吗?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自我实现?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的定义较为广泛,是否有更为具体的衡量标准,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自我实现的内涵?针对自我实现,学界有许多测量工具。Jones和Crandall(1986)设计的《自我实现指标(the Self-Actualization Scale, SAS)》是其中较为流行的问卷。从SAS问卷中可提取出五点因素,作为自我实现的主要衡量标准(Jones&Crandall, 1986)。
1. 自主性
自主性(autonomy)指能够依据个人的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原则做出决策,并在自我引导(self-directed)和外界支配(other-directed)间保持平衡的能力。一个缺乏自主性的人在做决策时会过分依赖他人、易受外界影响,并且会为了得到认可而接受他人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自主性不代表需要无视外界因素,恰恰相反,一个自主的人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在生活中为了达到某些目标,我们常常需要采取妥协行为。但若将妥协行为与更深远的自主愿望(autonomous desire)相联系,并不会丧失自主性。比如,一个人为了保持与爱侣的良好关系(保持良好关系是自主愿望)而做出让步,ta依旧具有自主性。
2. 自我接纳与自尊
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与自尊(self-esteem)是一对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自尊来源于个人的成就,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高自尊水平的人对自我价值有着更积极的评价。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可能随境遇而变,比如一个人在事业成功时可能有较高的自尊水平,但若有一天在职场遭遇失败则自尊水平可能下降。自尊建立在自我评判的基础上,是有条件的。
而自我接纳则是对自我更广泛、无条件的肯定,对自身优势、劣势的清晰认知和接受。自我接纳的水平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小。自我接纳比自尊更难做到,二者都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
3. 情绪的接受能力与自由表达能力
情绪接受能力(acceptance of emotions)指面对负面情绪时承认、接受、并体验这一情绪的能力与意愿。在面对负面情绪如悲伤、羞耻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往往是逃避或压制。而承认、接受是处理负面情绪的第一步,也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情绪的自由表达能力(freedom of expression of emotions)也是衡量自我实现的重要因素。自由表达并非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毫无保留地传达自己的情绪,而是指在必要的情况下,即使会造成一定的不愉快,为了更长远的目标(如保持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向他人表明自己情绪的能力。
4.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责任感
在人际关系中,自我实现者相信人性本质是善的,他人是能够被信任的,并且感到自己有帮助他人的责任。自我实现者能够与他人产生亲密、真诚的关系,但不会对他人抱有过度的期待。
5. 应对人生逆境的能力
自我实现者面对未知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惧怕失败。能够接受现实,分析并应对人生中的复杂境遇。
自我实现的意义:巅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带来的改变
自我实现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者能够比普通人更频繁地拥有巅峰体验,巅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标志之一。
巅峰体验,是一种极大的幸福感、敬畏感、和谐感与可能性共融的体验,马斯洛曾说这种体验“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在巅峰体验中,人会感觉与ta所处的环境、时空高度融合,仿佛找到了自己在时空中的位置,有一种顿悟感。个体的存在及行为也因为这种融合而得到了意义。巅峰体验既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阅读、家人聚会)中,也可能出现在盛大的场合与事件中。持续时间往往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Maslow, 1964; 1968)
Privette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出巅峰体验的三个特点 (Privette, 2001):
重要性:巅峰体验使我们增强自我意识及自我认识,可能成为改变人生的节点。
满足感:巅峰体验使我们产生积极情绪,是一种内在奖励(intrinsic reward)。
宗教感:巅峰体验中我们能感到与世界的融合,同时失去时间感(lose track of time)。
有学者认为,巅峰体验具有比稍纵即逝的快感更长远的作用。Charlton指出,巅峰体验使我们认识到潜意识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事件、体悟、经历,起到一种信号的作用,提醒我们不要忽视促使我们达成这一体验的因素。巅峰体验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我们日后的决策与生活(Charlton, 1998)。
比如,数学家验证了一个未被验证的定理、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的瞬间;在更日常的场景中,母亲照顾婴孩,与伴侣的一次深入交谈,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都可能产生巅峰体验。这些时刻的体验驱动、指引着我们,去继续发展自己的潜力,以便日后能够再次经历巅峰体验,巅峰体验促使我们的人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什么影响我们自我实现的愿望与水平?
每个人自我实现的愿望都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每个人在人生中能够达到的自我实现水平也不尽相同。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社会体系、家庭等外部因素,以及驱动我们行为的动机类型,都是自我实现的影响因素。
1. 社会文化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自我实现概念很大的局限性在于。马斯洛是在美国社会文化语境下提出这一概念的。而自我实现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及社会体系中是否有不同的内涵?
Edwin针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表明,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对自我实现的内涵产生了影响。在中国,自我实现的愿望常常体现为参与并服务高于个人的更大集体(Nevis, 1983)。
2. 家庭因素
Ruf针对183个高智商被试的研究指出,家庭环境对天赋异禀的儿童日后能否达到自我实现状态起关键作用。在有情感虐待(emotionally abusive)行为(如对孩子怀有敌意、否认、排斥)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自尊水平较低,自我实现也因此受阻。
而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最终却达到自我实现和较高情感发展水平的儿童,则在童年感受到了至少一位或多位家庭/外部成员的关心、认可与尊重,进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3. 内发动机与外在动机
有学者将自我实现更细致地区分为两种类型(Peck & Havighurst, 1960; Piechowski, 1989)。传统型自我实现者是社会标准上的“成功人士”,他们往往在事业上成功,是负有社会责任的精英。而内在型自我实现者不一定在事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对自我身份(identity)有更清晰的认知,因而在生活中找到了内在的方向。
在Ruf的研究中,内在型自我实现者相对传统型自我实现者有着更高的精神发展水平。受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如他人认可、外部奖励)驱动的行为常常带来事业上的成功,达到传统型自我实现。而受内发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如意义感、成就感)驱动的行为才能使我们成为内在型自我实现者。
如何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者的特质
自我实现是一个太过广泛的概念,且针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殊内涵,如何自我实现因此很难有具体的方法或指导。但马斯洛针对18位他认定的自我实现者(如林肯、爱因斯坦)的研究,总结出自我实现者的一些共同特质(Maslow,1970),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指导:
1. 自我接纳,相信直觉
自我实现者有着较高的自我接纳程度与较高的自主性。他们能够保持与特定文化、环境、宗教、他人等等外界因素的距离,更愿意相信直觉。但同时,自我实现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并且懂得适时合理利用外界因素。
2. 对现实的认知与接受,应对问题的能力
自我实现者对现实有着更准确的认知,他们不会因为焦虑、抗拒等自身原因而扭曲对现实的认识,能够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而非自我中心),因此能更高效地接受、分析现实情况。
面对问题与变化,自我实现者相对更加灵活,且有更强的责任感。他们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的认知,能够高效地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潜力来解决问题,应对变化。
3. 和少数人拥有深刻的亲密关系,有同理心
自我实现者通常都与少数人保持着深刻的亲密关系,但这种关系中有明确的个人边界,因此是积极健康的。同时,他们对所有人抱有善意,能够理解他人且有帮助他人的渴望。
4. 对简单的事物保持敏感
即使面对最基本的生活经验(basic life-experience),比如吃饭、散步,自我实现者也能够进行深刻的欣赏,产生审美体验。他们对生活中最基础的美与善保持敏感,能够从日常性的、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活动中得到愉悦满足。能在每天的生活中体验到一点点自我实现的感觉,都是一种幸福。
“当春水泛滥的时候,只需取一瓢,便足以慰藉四季时光。”为何泛滥的春水会让人如此推崇呢?因为春风细雨有个特点,那就是滋润万物,抚慰天地,爱满人间。
同样的道理,男人喜欢熟女,也是因为男人喜欢熟女性格中那种较为“温暖”的特性。这种“温暖”的特性,那是每个男人都渴望的。当一个男人下班回家之后,他的妻子在一旁啥都不管,也啥都不会,只等着丈夫来伺候她。那么,哪怕这个女人再年轻漂亮,男人内心也都会感觉到厌恶。
别以为男人就是一种视觉的生物。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更希望有人来温暖他们的内心。说到底,男人就是渴望被人关爱的生物,哪怕他们口头上不说,他们内心也都是这么想的。而熟女,恰恰能够给他们这样的温暖。不仅是身体上的温暖,更是精神世界的温暖,足以慰藉他们的后半生。让他们觉得,人间有你,值得。
行为激活疗法BA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Lewinsohn及同事为治疗抑郁症而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案,这一疗法在80年代一度失去优势,然而90年代末,Jacobson等在对认知行为疗法的组成分析中发现只有行为治疗部分是有必要的,临床治疗结束时以及6个月后的随访中发现,单纯使用BA疗法的效果与完整的CBT治疗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并且在2年后的随访中发现,行为激活疗法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效果优于CBT。该实验重新引起了人们对BA疗法的关注,一些行为学家认定实施单独的BA治疗比完整的CBT治疗更为有效。
BA的中心意图是通过为患者安排愉悦感和掌控感较高的活动来激活他们的行为,增加患者生活中积极强化作用的同时避免回避退缩行为,最终使患者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BA强调具体行为的干预,鼓励患者选择有助于改善心情并且可以达到目标的行为,以此帮助患者有效地处理问题,并从活动中得到愉悦感和掌控感,改善抑郁情绪的同时其基本的社会技能也得到锻炼。
保持心理干预的简练,用最少的言语使得效果最大化,因为冗长的谈话会使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分神,使治疗像书本教育一样乏味。《人际心理治疗》P107——哈哈,这和本竹做翻译一个思路,别说一句废话,多一个字都不能要,追求的是文字的质感,增减一分都不合适。该有的意思都得到位,简明、深刻,要打进对方心坎里,但多余的就都得给削了!为啥呢,来访者/读者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都消耗在理解你的长篇大论和七拐八拐上了,费力理解你到底在说些什么,那个瞬间就没这么资源来真正从你的言语中结合自身体验获得有用启迪了,就更不要提阅读的享受和美感,都烦死了。有点儿力气就都用在解开那层层裹脚布上了,就没办法欣赏您那香艳动人的玉足了。
《人际心理治疗指南》第9章
结束和维持治疗
结束阶段的目标:认识到分离是一种角色转换,忧伤很正常:增强患者独立性和胜任力,强化新学的人际技能:疗效不理想时需要减轻患者内疚自责并探索其他可能的治疗方案;急性治疗成功但面临复发,可以讨论维持治疗的必要性。
[咖啡]忧伤是人际分离或丧失的一个正常信号,并不意味着患者的抑郁复发,尽管症状可能类似。
[咖啡]胜任力的讨论。SDS评估抑郁的改善,问“你觉得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善?”引向对方觉察到自己所做的艰辛的努力,所起的作用,回顾自己的新优势,了解自己如何使用新技能改善,归功于自己。是时候“抛弃你”了[憨笑],但同时鼓励在症状复燃时回来寻求帮助。
[咖啡]复发不能被视作患者方面的失败,而是要视为疾病长期易感性的再次体现。结束阶段应对此进行讨论。IPT不仅适用重度抑郁缓解,IPT维持治疗也有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咖啡]IPT维持治疗可以每周一次,持续半年,或者每月一次,持续三年。很灵活,可以协商。目标是使残留症状最小化,防止其他症状再现,随着生活进展,灵活转换治疗焦点。
治疗主导思想始终如一:抑郁症可以治,不是患者的过错;人际交往情况会影响情绪,反之亦然:IPT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到情绪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学会适当表达自己感受的技能。维持治疗的一个功能是鼓励患者适当尝试一些社交风险,检验他们的正常情感,而不是小心翼翼地因惧怕再次抑郁而躲避风浪。要在生活中多加练习,表达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身材不错的,有样子较好的,也有魅力出众的。不过,男人所追求的,终究是“熟女”们身上的特殊气质。有些时候,哪怕“熟女”不算太漂亮,长得一般,男人都会心动不止。在男人看来,熟女的本身,便有着巨大的魅惑力。
男人喜欢熟女,正是因为男人喜欢她们的“女人味”。什么是“熟女”?从年龄上来说,便是指在30岁到50岁内,各方面都较为成熟的女性。她们性格更接地气,姿态言行更为生活化,更重要的是,她们很有女人味。谈到“女人味”,就不得不说到这么一句话,一种女人味,十男说不同。
女人味这种东西,那是没有具体的定义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男人对女人味有着不同的看法。不过,有一点是男人们公认的,那就是这女人味中,绝对包含着“成熟”的特质。这种成熟,不仅是姿态上的成熟,言行举止上的成熟,处事风格的成熟,更是性格上的成熟。 一般来说,当女人经历得多了之后,她们便不像是年轻稚嫩的小公主了,有可能是自我世界的女王,也有可能是贤惠旺夫的女子。
男人喜欢熟女,很大可能是男人受到了她们身上的“女人味”的影响。这种女人味,足以让男人痴迷于其中,拜倒在石榴裙下。男人喜欢熟女,正是因为男人痴迷于她们的“魅力”。成熟的女人和不成熟的女人,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呢?那就是“魅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两性心理学中,我们会明白,魅力往往跟人之性格,以及人之经历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时光虽然会让女人变得衰老,同时也会赋予她们充满女性光辉的魅力。何为成熟女人的魅力?便是一位女子在男人身边走过的时候,男人的磁场立马就受到了影响,那颗本就冰冷的心立马就被温暖了。
内心温暖过后,男人便会对这个女人产生一定的好感,甚至还会去追求她。如此,熟女往往会引得男人三魂不见了六魄。这是年轻的女人比不上的。年轻的女人,也许她们长得不错,皮肤较为光滑,可在魅力方面,跟熟女相比,终究是小巫见大巫了。就单凭魅力这一点,男人便会痴迷于熟女,满脑子都是她们的模样。
其实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我都是一条硬邦邦的汉子。
摘录如下:
1.婴儿为什么要摧毁客体?
婴儿要摧毁客体不是出于恨和愤怒,而是出于要认识世界。我的理解是,他要回到全能自恋里,如果客体可以被摧毁,那么就是说这个世界还是被婴儿所掌控的,那么就没有非我的东西存在。没有非我的存在,就没有客体的存在,就都是主体。就是说一切还都是婴儿的。而只有在摧毁和攻击的过程中,婴儿才能知道我和非我的区别,才能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才能确定这个客体是身外之物。由于无法掌控,婴儿才能和现实妥协,才能接受,这是一个不归我控制的人。
温尼科特理论客体的四个作用
寻找客体
破坏客体
客体幸存
使用客体
这四句话的主体都是婴儿
婴儿的客体,也就是妈妈爸爸,
一开始婴儿是不承认有客体的,婴儿认为自己会占有万事万物,全能自恋。直到发现一个非我的人,婴儿首先是要摧毁他。
客体只有在婴儿的攻击摧毁下幸存,婴儿才会承认有非我的存在,承认有不能被我所占有的人和物的存在,这时才真正有了客体观念,如果客体能在婴儿的摧毁攻击下面存活下来,那么客体就是可靠的,可以使用的,这时候婴儿才会有客体关系。
同样,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关系当中也是一样的,来访者发现我们,找到我们,是为了使用我们,在使用之前,他要去摧毁和攻击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要在他的摧毁和攻击下面幸存,来访者才会信任我们,才会建立信任的关系,这个关系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好的客体关系,是疗愈的基础。
翁世恒老师特意强调的是,治疗师千万不能在来访者的攻击和摧毁下死亡,所谓死亡,就是没有情绪,和来访者的情绪情感断了连接,如果断了连接,就是治疗师功能的死亡。
2.对手足关系的思考
原创 赵陵波
撰稿:赵陵波
【首届中国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大会】分会场四的第二位讲者Silvia Resnizky老师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心理学家,布宜诺斯艾利斯精神分析协会(APdeBA)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精神分析师、培训分析师。
在本次工作坊中,Silvia Resnizky老师首先介绍了手足关系的概念和手足关系在个体精神生活中的功能,然后用两个临床案例详细呈现了如何运用手足关系开展治疗工作。
手足关系及其在个体精神生活中的功能
Silvia Resnizky老师首先强调:手足关系不仅仅是家庭中的血缘同胞,更包括人生不同阶段中的社交联结。手足关系包含友谊或其他任何同辈间参与性的、涉及横向联系的关系。这些联系不一定与物质相联系,而是带有象征性。手足关系有许多种构型,可以让个体主体化和去主体化。另外,手足关系不仅意味着支持性的关系,还包含着敌意甚至仇恨的父系联结的维度;在这一维度上,一系列看似不可调和的情绪可以在一段关系中相容。
当前,有关父系情结的理论、临床实践文献种类多种多样。有阿根廷学者描述了父系情结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竞争压制阶段,这是一个非我即你,或曰“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兄弟姐妹之间这样的关系是没有任何自主性可言的。手足关系完全是为了去获得父母的爱而竞争的对手。
第二阶段是联盟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手足之间开始建立起父系情感联结关系,从竞争走向合作,但仍然是在俄狄浦斯期的客体框架中发生的。
第三阶段是分化和分离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个体可以和别人形成一种父系联盟,而这种联盟可以独立于俄期的对象之外。
这三阶段在时间上不一定依次进行,甚至可能同时进行;变化的范围从竞争、渴望消灭对方到合作、尊重差异的可能性。他们体现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父系情结在个体精神生活的塑造中起着核心作用。一方面,父系联结所带来的可能性不仅不会瓦解或干扰俄狄浦斯情结的本质,甚至即使是独生子女也会与同龄人发展出父系情结——友谊即是一种可以被自由选择的父系连结。另一方面,手足关系为自恋退缩和认同模式缺乏提供了替代性的选择。
治疗师如何运用手足关系开展工作
Silvia Resnizky老师用了两个有代表性的案例"缺失母亲的4岁双胞胎姐妹"、"17岁儿子离家出走的安娜夫妇"详细说明了手足关系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其中一个案例。
吉娜和莫拉是4岁的双胞胎姐妹,她们被父亲一起带到诊室,目标是做一次诊断性的访谈,以确认这对双胞胎姐妹是否有问题,因为父亲非常担心这俩姐妹的状态。父亲的前妻——也就是这一对双胞胎的母亲——因数次尝试自杀住进医院好几个月,医生对母亲的愈后不是非常确定。因此,父亲把双胞胎女儿带到治疗师这里,希望寻求一些关于女儿的指导。目前这两个孩子和父亲以及奶奶住在一起。
治疗师发现吉娜和莫拉都是非常活泼自信的孩子,她们在访谈开始后表现得很有意愿去探索,去玩儿,去画画,去讲述她们自己,评论她们的环境,她们的家庭。她们的行为并没有展示出任何明显功能受损或功能受阻的迹象。
这两个双胞胎的活动并没有那么多的同步性。吉娜选择去画画,而莫拉更喜欢的是玩游戏。她们非常自然,而且也很愿意去分享治疗室不同区域供她们使用的物品,如玩具、蜡笔;她们会相互合作,也会公开相互批评,同样也会去补充相互的叙事,看起来她们是相互依赖的一种关系。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她们传递出这样的一种态度:在面对这种艰难的生活处境时,她们可以展现出一种比从成年人那里获得支持之外的更高的自主性。
我们看到这对双胞胎之间的手足连接减少或缓冲了她们和一个绝望的、寻求死亡的、想要自杀的母亲居住在一起的创伤性的影响。治疗师扮演的是第三者的位置——只有当这双胞胎想要治疗师回答一些她们的问题来满足她们的好奇心,或者她们在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障碍时,她们才会去询问治疗师,要求治疗师做出一些非常具体的回应。治疗师最主要的工作是促进这对双胞胎之间构建出一条活跃的、有功能的、沟通性的纽带,这条纽带可以减轻母亲从双胞胎的日常生活中消失这一创伤性事件所造成的影响。
|感言|
手足关系的不同维度在不同背景下时刻都在影响个体的精神生活,它又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形式。对治疗师来说,在临床工作中随时保持敏锐的觉察力,时刻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治疗位置是很重要的。感谢Silvia Resnizky老师带给我们这一独特的视角,启迪我们要在与伴侣、家庭和青少年工作中插上这一双智慧的翅膀。
3.心理设置
固定咨询时间的意义:
固定的时间除了有利于咨询师安排工作外,固定本身可以给来访者带来安全感和确定感。可以让来访者确定的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在非咨询时间学习去感受和容纳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处理分离期间的焦虑。
如果每次咨询都是临时约,对于来访者可能意味着建立稳定的关系对他是有困难的,这就会成为需要去讨论和处理的议题。
同时,固定的时间可以让咨询师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将咨询师从混乱中解放出来,以平静、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固定的咨询时长的意义:
个体咨询时长一般每次50—60分钟,因为大脑能全神贯注的限度大约在1小时左右。
另一方面,咨询过程中会唤醒很多曾经的体验,这需要来访者投入大量的情感去理解和感受,对来访者来说太长时间也会有压力。
咨询时间的固定,有利于建立咨询的框架,当发生触碰框架的事情时,意味着有一些潜在的动力需要去讨论和理解,比如迟到、想提前离开、期待延长时间等,这背后都是具有潜在的心理意义。
咨询收费的意义:
心理咨询必须要收费,除了因为这是咨询师谋生的手段,咨询师接受学习、督导、个人分析需要大量的开销之外,收费本身就是具有治疗意义的。
收费本身明确了一个信息:咨询关系是合作、平等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每个人都负有自己的责任。来访者付费之后可比较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期待与负性情绪等,若不付费来访者在咨询中会感到内疚、自己占了便宜,可能会影响他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会影响咨询的效果。
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后,来访者早年的婴儿期幻想就被激活了,来访者会期待咨询师是一个完全能满足自己,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的好妈妈,当来访者为咨询这件事付费时,这个幻想面临着被打破,因为他不得不付费才能得到帮助,这是成人之间的交换性关系,这样的关系也意味着他不再是那个躺在那里等着被照顾的婴儿,而是一个必须承担起自己成长责任的成年人,所以他难免会失望甚至愤怒,这部分被激活的情感,是需要在咨询中去处理的议题,因为这种期待模式很可能会给他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带来很多烦恼。
所以在收费的问题上可以呈现出我们很多与情感相关的议题,比如晚交费用、多交费用、按时交费等,这些的背后是有许多与关系相关的情感议题的,缺少了设置的参考,那些与费用相关的情感就缺少了呈现出来的机会。
休假的处理的意义:
心理咨询,尤其是动力性心理咨询,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都会因各种原因有休假的时刻,这时来访者很多早年的分离体验,会在咨询师休假期间被唤醒,所以心理咨询中休假也是非常重要的设置内容。
对于这一设置通常是从一开始咨访双方就约定双方休假时间保持一致,否则,当咨询师回到工作中时,来访者还未回到工作中,休假期费用是照收的。
这设置看起来很不人性化,其实是因为动力性心理咨询来访者一旦确定进入咨询关系后,咨询师留给他的时间就会一直为他保留,不会再把这个时间留给别人,这与租房期间的旅行因为没有退房,而房租照交是一样的。但这样的设置目前在国内执行是有难度的,因为国外帐单发过来是逃不掉的,目前在中国来访者真要宣布休假的话,也只能让他休了。
这也会让一些以休假为修饰的见诸行动失去了讨论和理解的机会。
避免咨询之外联系的意义:
动力性心理咨询的设置中,咨询师与来访者要避免发生咨询之外的联系。
因为在移情关系下,来访者可能会对咨询师产生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与来访者早年的内在客体有关,并不是指向咨询师的,但这些情感会在咨询师这个人身上呈现出来,看起来就像与咨询师有关。来访者在与咨询师分开的时间里,这些情感可能会浮现得非常强烈,如果当这些情感浮现时来访者就与咨询师联系,这些强烈的情感可能就会被宣泄在咨询室之外,当再回到咨询中时,因这些情感已经被宣泄了,就可能会失去了讨论和处理的机会。
所以咨询时间之外,咨访双方要避免咨询之外的联系是有必要的。
在心理咨询设置中还有咨询师节制的态度,中立、保密的原则等等,这些设置都是为了将咨询室变成一个治疗性的空间,如果咨询设置被摧毁了,那治疗空间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保护设置,在心理咨询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4.
幼儿的情感世界并非太平世界。其中,幼儿经历强烈的欲望与焦虑。在那里,爱的关系首次浮上台面。有爱的关系,就有问题。
在俄狄浦斯阶段,约3到5岁,你被要求做很多困难的事情,得放弃很多东西,要听话、不能坚持想要的东西,必须礼让他人等等。
弗洛伊德日后谈到“婴儿陛下”,也就是小孩视自己为全世界的中心的看法。
对弗洛伊德而言,俄狄浦斯情结所代表的,是必须面对自己并非全能,不能占有父母的事实。他认为这对幼儿时期带来巨大无比,激烈暴力的冲击,而且每个人都是如此。
俄狄浦斯情结确确实实是很复杂的,一点也不单纯。以被简化、被误解俄狄浦斯情结而言,俄狄浦斯情结指的是:小孩爱双亲中与自己性别相异的那个人;而憎恨双亲中与自己性别相同的那位,并且将之视为竞争对手。
精神分析早期有个既存的观念:男生爱妈妈,女生爱爸爸。迄今还是有些人认同这观念。然而弗洛伊德已经指出,事情其实更为复杂。
弗洛伊德修正了简化的看法,认为无论小男孩或是小女孩,都会先爱妈妈。因为母亲 (或任何担任母亲角色的人),是提供婴儿一切所需的人。
弗洛伊德毫不迟疑与保留地认为,这和”性”有关连。
但是,“幼年时想与父母发生性关系”并不是那么直接明白的,因为这牵涉到“想要有性关系”,究竟是指要有什么?
我不认为弗洛伊德曾说过,儿童想与父母发生性关系。在俄狄浦斯阶段,儿童想要的是,以某种方式占有母亲,与母亲融为一体。
孩子大概模糊地知道,生殖器在这当中有一定的角色,但他们并不全然地明白,成人所谓的经由生殖器官的性交到底是什么。
所以,举例来说,一个23岁的人说“我想跟那个人发生性关系”,意思当然很明确;但对一个3岁小孩,想从母亲那里得到满足,而母亲也一直是给他满足的人,这种对母体的渴望,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所以,儿童可能想用性器官摩擦母亲,吸吮母亲的某个部分,跟母亲做各种事情,之后再也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想对母亲做这些事。到了10岁、12岁,儿童可能会觉得这类渴望非常的恶心。
图片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本身希望被爱。不只是儿童爱谁而已,他也需要被爱。可是母亲还有别的活儿要做,她还对其他事情有兴趣。
这是一场竞争、角力,有个对手。因此俄狄浦斯三角关系,讲的是爱与嫉羡、爱与排除他者,以及交织其中的恨。其中包含了对母亲强烈的爱,对任何竞争对手的恨,包括手足、父亲。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恨,冲突从中而生。
还有,如果针对对手的敌意若被发现,他们会对自己如何的焦虑。
儿童会自然而然地黏着母亲不放,但是如果母亲也黏着孩子不放,不允许足够的分离,也许是因为,孩子是这位母亲生命中唯一欣慰的对象。那么,对这孩子来说,就可能会产生有待克服的问题。
这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部分。母亲可能会像排山倒海而来,父亲可能会介入采取行动。儿童对父亲的反应可能是“啊,讨厌”,因为父亲在设立规则。但同时儿童也可能觉得非常宽慰,因为父亲能为他这么做。
父亲的角色,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模型里,代表着权威、法律,同时也担任母亲的爱的客体对象。后面这一点非常重要。
必须有某些事物,比我们的所为,更能够捕捉母亲的关注。这可能是另一个女人、家庭友人、亲戚,有能力将母亲与儿童分离,或将儿童与母亲分离的任何人。
俄狄浦斯情结能化解的关键,是要有认同的发生。
弗洛伊德认为,人不是生而为男,或生而为女。他认为,我们趋近于男生或女生的位置,或说是男人或女人的立场。这些过程,其实是在俄狄浦斯情结里完成的。
根据古典精神分析,有一个父亲或有一个母亲的重点之一,就在于提供范例,提供不同性别的模范。
你必须对“男人”与“女人”这些分类概念,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赋予这些分类意义。
某个程度来说,其实无法归纳出恒常、固定的意义。归纳出男性应该如何后,马上会遇到一个不是这样的男性,反之亦然。
这些其实是很困难且强烈的危机时刻,让儿童难以应付招架,其结果也不见得总是稳定的情况。
基本上,没有所谓适当、完美或干净利落的方式来处理俄狄浦斯情结,总是有弄虚作假、模模糊糊的部分,所以解决方式变成:“没关系,继续如此,不会崩溃的,大家都可以共存等等。”但往往都是“哇!真是一团乱!”
某个层面来说,精神分析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何无法把自己建构成男性或女性。
精神分析有一个概念,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以及怎么处理这个情结,会留下一生的印记,或一辈子纠缠我们。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可以在成人身上看到俄狄浦斯情结的运作。
个案来找精神分析师时,除了直接讨论症状之外,还会说些什么呢?除了重复的恶梦、忧郁、焦虑之外,他们还说些什么呢?
他们会谈职场的人际关系,男女朋友以及伴侣的感情关系,但是他们也会谈到自己的父母、家庭。
我们经常看到,弗洛伊德标举、重视的俄狄浦斯情结,仍然持续在成人的生命里运作。
有人主张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有着规范的功能,将男与女区隔开来。
至于我们是否能在于每个个案中,都确实看到俄狄浦斯情结,则是另一个问题。
我们得见的是,人们透过各种方式,无法达到教科书所描述的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在某个程度上,就是在探索这个失败的历史过程。
是呀,人类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吗?你得尝试克服家庭带给你的恐惧!
父亲的角色,或者说父性功能,并不是指具体的父亲这个人,而是指具有父亲功能的人,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这个人具有一个功能,能把亲密连接的母亲与婴儿分开,让婴儿得以独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亲妈妈,或者单亲爸爸,如果兼具父亲和母亲的功能,一样可以养好一个孩子。
「婚姻的价值,让人在一个漂泊的生死大海里,短暂的受到家人般的呵护,有平安的归宿」。
「对于寻求欲满足的生命来说,它(婚姻)是一个疗癒。所以应该要尊重这些人,尤其是在人生旅途上,希望与伴侣一生一世,彼此患难与共的诉求。」家的功能非常多,不要认为都是为了精子跟卵子的结合好吗?
社运就是很好的修行,高高山顶立在悬崖边上,每一步都要心纯淨专注,心如果不纯淨,自怨自艾,对对方有恨意,你马上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