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友小李哥在[《教程|手把手教你写期刊类的短篇小说(1)》]的末尾留言,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所以放上来,公开回复一下:
问.
我也想在学习专业课之余培养一下写作的爱好,一为陶冶情操,二为自我提升,只是还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呢~我现在有开始坚持在每天的考研复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
PS.自我感觉通过这一周的阅读的三本书中其实是收获了很多的,有的书真的是很能帮助人成长的。我一直都有隔三差五写些日志,但是语言都太口语话了,老师对我这样刚刚开始起步的新手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比如,我是不是只要坚持写一写读后感,慢慢积累文字功底呢?同时也很好奇文章要好到怎样的程度才可以尝试着进行投稿呢~请老师不吝赐教呀~
答.
首先感谢你的厚爱,但我本职工作并非老师,只是一个曾做过自由撰稿人,如今以写人物传记为主的编辑|写手,更何况我并非文学科班出生,读书时学的是理科,对写作也没有过人的天赋,对于写作,我只有作为写手的实践经验,并无写作(专业研究)知识,所以无需叫我老师,我担当不起。
对于你的问题,我可以用网友的身份,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和想法回答如下:
1、培养写作爱好从读喜欢的书开始
我想除了应付学习、工作外的写作,都以爱好为出发点为好。其实,既然你这样问了,说明你是爱好写作的,我想你实际上要问的是,如何通过读书来提高写作水平是吧?在我看来,提高写作水平只有从“读”和“写”开始,别无他法。
为了能够坚持,我建议读书的时候先不要刻意去选择读哪一个领域,哪一类书,尽管选择自己喜欢的,想读的,能读得进去的书,不要为了提高所谓的文学素养而读一些晦涩难懂的,自己读得很吃力的书,这样会适得其反。
只有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你才会更热爱读书,能够坚持下去,与此同时也把语感慢慢培养起来。
2、看书有很多好处,但要学会独立思考
先说图书市场(如书店、购书中心)的一个现象。一般是销量好或者是有“导向”的书籍,都会被堆放在显眼的地方供读者阅览选购,而如果你是常常去逛书城的人,你会发现,这一堆书是会变化的——放哪一类,哪一本,不同的时期都会不同。
例如早两年,书店里卖得热火朝天的书都是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成功学,所以就占据了书城的重要展位,而近一年,宗教类、哲学类开始异军突起,特别明显的一点是佛学的书籍开始占据越来越显眼的位置(甚至连各种各样的佛经都光明正大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要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了什么呢?所谓的热门书,除了真的热销书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带着“导向”意味的,换言之,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引导”大众去看什么书,这个不细说,我相信你懂。
我说这个现象的用意在于告诉你,不代表热销的、摆放在显眼位置的书就是好书,你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那么,如何选择书?看书有什么好处?专业书籍(教程)、方法论的书可以提高你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这点毋庸置疑,而思想类的,则只是一个指引,是打开你探索的大门,让你的思想更具深度,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广。
所以,我只能说,书要多读,也自己要多想,保持独立思考很重要。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在之前推送的文章[《读书到底有个什么鬼用》]里也说了一下这个问题:书归根到底只是作者写书当下的思考,并不一定就是真理。
3、坚持写读后感是100%的好习惯
写读后感绝对是个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拿起笔书写,你才能发现自己更多的不足,例如不流畅、偏口语,甚至哪一方面的词汇积累不够都会马上暴露出来,方便自己及时查漏补缺。
而且,写读后感会帮助你逐渐形成对文章的结构化思维,这对写杂文很有好处。职业写手最擅长的就是拼凑,即用各种各样的资料或者是自己不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灵感(妙语)凑起来,成为另外一篇文章——有了语感,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4、尝试投稿,什么时候都可以
什么时候可以尝试投稿,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分界线。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投稿,是把一篇鬼故事投给了《男生女生(金版)》(该杂志现已改版,收悬疑类的小说,我在四五年前就跟该杂志签过约,但基本很少投了),因为觉得鬼故事很容易编啊,结果居然发表了。现在回看那篇文章,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只要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拒稿,你随时都可以尝试投。而且,因为网络的发达,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文字发表的渠道太多了,只要你不计较稿费,都可以去试试,起码可以让自己知道还有多大的进步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文稿能否发表来作为判定作品质量的唯一标准,因为能否发表涉及的因素有很多:风格是否适合该杂志;编辑的品味;主编的品味等等。事实上,我之前没发表的作品,这几年都陆续在别的杂志上发表了。
所以即便被退稿也别气馁,再接再厉,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便是,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加油!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