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的描写,描写的地方一定是符合他的性格。他的言谈举止中,使用的每一个词语也要符合这个人的性格。
比如写吕布时,开始借他的旧友点出吕布“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在描写吕布时:“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通过对服饰、头部装扮、武器的描写,正好突出“勇”。对他的其他表情,眼神等没有一点描写。再借赤兔马的威武,说明“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为什么没有面部表情等其他肖像描写?勇可以通过服饰装扮的威武和武器等描写出来,让人立刻就能感受到他的勇。一个人内心的思想、韬略、学识等深厚的东西是通过眼神、表情、语言、举止等表现出来,这也是一个人的气质。
吕布既然是“有勇无谋”,自然只写他的勇。从外表的勇,突出肤浅的个性描写正好暗喻他的“无谋”。
写董卓时,先用故事情节带出董卓的出场。刘备三人救了董卓回寨。董卓问三人现居何职?刘备答:“白身”(平民,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卓甚轻之,不以为礼。
一句话,便把董卓性格描写出来。对董卓的肖像没有任何描写,而是用言谈和神态描写出性格。
在后面才写到董卓“自来骄傲”。骄傲是董卓的性格。一个人的骄傲从什么地方最容易体现出来,自然是他的语言,他的表情。无论是描写服饰还是神情,都没有他说出去的话和动作更能表达。
董卓当时是朝廷大臣,位高权重。一听刘备三人没有任何官职,只是平民。马上就表现出轻视,没有任何礼貌,高傲自满的架势。
作者只用一句话,也把董卓整个人性情交代完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联想此人的外貌、性格、气质。
骄傲和勇不同,自然描写的方式也不同。用这样的方式描写也和董卓的性格符合。
刘备: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刘备是作者笔下集“贤、仁慈、宽厚、仁爱、社交能力强”等一身高品质的人物。刘备出场时,对他的性格有细致的交代。从读书、宽和、话少、情绪不外露,突出他有大志。一性情温和,话不多,没有太多情绪表露。说明此人稳重、理性、不浮夸、善于思考、深沉。一个整天话多,情绪太多的人,不会有什么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太多理性,不可能有大志。
因为心有大志,才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说明刘备是个有目标,有方向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大志。
对刘备没有任何服饰,神态的描写。而是直接写肖像。从他突出的外貌特征,衬托出他的性情。对一个注重内在的人,如果用服饰去衬托自然肤浅了一些。
张飞:豹头坏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的描写中用的是和动物有关的字眼。豹、虎都是凶猛、残忍之物。没有什么人情味,还奢杀血腥。又用雷、马描写出他的声音大而狂,气势如一头奔驰的马一样,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是个感情冲动的人。
几个字也把张飞的性格刻画出来。可以想象出这个人的长相,性情。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几个人中,对每个人的肖像描写都是根据他的性格而来描写。肖像也正是反映一个人性格的主要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