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时,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景老师给我们说了一句话,"宁要大致的对,不要精确的错",那时候,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话不说满事不极端,感觉自己理解的非常正确,而且很多时候按这句话来说话做事。
可后来,发现不太对劲,不论多么确定的事情,不管多么有把握的话,因为话不说满,说话留有余地,反而给别人造成了一个不靠谱的形象,或你能干还偏要推辞一番,以前,还自诩为谦虚。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提到过"自我实现的预言"。
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你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
反省自身,我突然发现,因为我说话不是百分百肯定,也给自己造成一种就算是完不成也说得过去的感觉,从而得过且过,很多时候并没有用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更不用说精益求精了。
通过李笑来老师专栏讲的"看一个人有多么聪明,就看他能说出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越多则这个人就越有能力将一件件事情关联起来,做事情时能考虑的范围更宽,能避免很多问题与麻烦,从而更有效率。要像这个方向努力,掌握更多概念,说话时更确定及准确,并提升自身的专业性。
对于“宁要大致的对,不要精确的错”这句话,我现在的理解是,在对一件事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轻易做出承诺,如果对某件事有着百分百的把握,就直接用肯定的语气去说去回复他人,对完成某件事非常有信心,有自信并有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靠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