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181页说:“聪明的人,善用工具,愚笨的人自己造工具或不用工具。”这句话说的正是智者和愚者的分水岭——工具的使用情况。事实上,工具即实操,实践的力量。好的学习,一定都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工具正是帮助人们达成目标的中间介质。
所有工具,都是岁月里人们智慧的结晶。自己造工具或不用工具的人为什么会被称为愚者?因为自己造工具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用工具的人往往要么找不到工具或不懂使用方法,要么自诩为很智慧的人。不论是自己造工具,还是不用工具的人,要么不了解自己,要么不了解他人,自然可以称为愚者。善用工具的人,则能够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不同,用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达成眼前的目标,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更高层次的事情,分水岭自然产生。
这一问题,看似是说对工具的使用情况,实际上是说是否会吸取前辈或身边优秀者的智慧,为己所用。作者作为工具的善用者,亲身感受到了善用工具给人们带来的差别,所以会说“善用工具是智者和愚者的分水岭”。
二、如果你使用过《效率手册》,请分享你用的经验,如果没有请仔细看用过同学写的,并给予点评。
《效率手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赢效率手册”,即计划实施工具,一部分是“总结笔记”,即反思改进工具。
首先说一说“赢效率手册”。这是一本带有目标属性的效率手册,很多时候人们没做成一件事,不是因为没能力做成,而是注意力太分散,做了很多无用功。这一手册包括年度目标、月度目标、周目标和日目标,以一天为单位,把所有要做的事列出清单,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做事,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效率自然提高。我使用赢效率手册比较断断续续,但明显感觉到使用与否,使用认真与否中带来的巨大差距。
再说说“总结笔记”。这是一本对“赢效率手册”使用情况的“复盘”,指事情做完了之后再回顾一遍,目的是不断检验与校正目标,不断分析过程中的得失,便于改进,不断深化认识和总结规律。这一笔记,是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从而转换成智慧的经验。我使用过几次总结笔记,但后期使用微博进行复盘,并形成自己特色的总结笔记(前天昨天两天没有完成复盘,难过得要命,今天会补上)。
根据我的使用经验,我建议“赢效率手册”和“总结笔记”一起使用,认真书写直至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断完善。处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提升学习力才是重中之重,“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次计划”的真正的学习模式,能快速提升学习力,使用方法则参考萌姐的书籍、喜马拉雅音频、微博等。
三、从《人生效率手册》书中选一句你最喜欢的话或一个方法(只选一句话、或一个方法),抄写在下面,并写出来为何这句话(这个方法)打动你?你将如何用好这一句话(这一个方法)?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敢比会更重要。”
在同读之前,我一直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无法完成很多事。对于不喜欢的事,能推就推,对于喜欢的事,也不会主动报名。但随着同读书籍的增加,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开始动摇,我发现,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在实践中成长的,他们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而非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我发现一件事难,是对最初做这件事的自己的来说的,但随着经验的积累,一个人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当一个人敢于去做时,可能完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后又看到《财务自由之路1》中“责任越大,权力越大”这句话,所有得到都必将有所失去,这才是正解。
在小学,数学老师当班主任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在城区学校,但4年的教学生涯让感觉自己陷入了瓶颈期,所以,我在2018年6月就申请当班主任,9月终于如愿,第一学期,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非常煎熬,但挺过来了,第二学期,开始认真去做班级管理这件事,发现对教育的认识比以前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回想起来,真的很庆幸自己的“敢”。今年下半年,我又申请当班主任,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学校最后同意了,接下去一年,我会做更多的班级管理尝试。在同读、运动等生活上,也会更多地去实行“敢比会更重要”这句话。
我会增强自己综合实力,不断去挑战自我,即使失败了很多次,也会继续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