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看完的第一本书竟然是李筱懿的《先谋生,后谋爱》,当然,这也得益于在地铁上奔波的时间比较多,变坐车边看,竟也看了大半,就直接看完了。
好了,言归正传。
先谋生,后谋爱。简单的六个字,却让我莫名的喜欢上。莫名吗?或许更倾向于潜意识的赞同吧!先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独立、自主,然后才有力量去爱。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怎么才能更好的爱别人呢?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许许多多对我来说模棱两可的认知,在这本书里给了我答案。那些你似乎知道,但又说不出来的感触,她为你表达了出来,让你产生共鸣。
走到你力所能及的最高处、最远处,你会发现,那里的天地和空气与你的起点和中途完全不同,你的想法和观念也比初始有了巨大的变化。当然,那里的男人或许也和现在的你身边的那些不一样,他们敢爱敢欣赏特别优秀的女人。
这段话是李筱懿说她的一个小女友——大龄优质单身女青年,她一直认为自己很优秀,但是总是找不到优秀的男朋友,李筱懿说她其实还不够优秀,没有到达全是优质青年的层次圈子,然后有了这一段话。我很是赞同,也深以为然,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这个女人是自己觉得自己很优秀,实际上不足够优秀,所以才比较难找到相配的男朋友,有些低不成高不就。而我的一个朋友却是一直在努力,始终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我觉得她也没有到达周围都是优质青年的圈子,不是因为她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还不够自信去加入那样一个圈子。但是,我相信,在努力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肯定会一步步螺旋上升,她会遇到她的Mr. right,你也会遇到你的Mr. right。那么,尚未遇到这命天子的你,就蛰伏努力吧!
大多数人都喜欢把自己的痛苦想象的独一无二销魂蚀骨,其实,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中,真正绝无仅有的东西凤毛麟角,大部分人和事都能用三个字概括:“不出奇”。
每当我们遇到痛苦的事情,都容易将自己的痛苦想的独一无二,向别人倾诉的时候,别人不理解,自己就更加难过。事实上,芸芸众生之苦,大多有相似之处,也远不到不能解决的程度。而摆脱痛苦的办法,就像是书中提到的“不是向我吐槽,也不是刷朋友圈变相倾诉,而是专心去做能够增强你能力的事情,直到本事大到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变优秀是一个漫长而历练的过程。
把自己的世界和视野扩大再扩大,丰富再丰富,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很多的支点,不会因为缺少某一项支撑而倒塌,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完成。
我十分赞同李筱懿对待感情的态度,和作为一个女人应该对戴感情的态度。是的,有的时候女人更倾向于在感情中走不出来不是因为这个感情到底有多深,而是自己的世界太狭隘,丢了感情之后不知道还有那些事情去做,只能在沉浸在感情的世界里自怨自艾。而男人,即使经历感情的挫折,也会因为仍然要忙于事业等原因很快走感情的世界中走出来。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世界扩大,不仅仅把自己的生活丰富,感情也会因为有了呼吸的空间而更加顺畅。
她们说的出外在美好的轮廓,却无法用精细度和专业性把它解构成踏踏实实步骤清晰的骨骼,于是,梦想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幻。
李筱懿说,在这个梦想泛滥的年代,其实不是梦想太泛滥,而是太多人把梦幻当成了梦想,她们嘴上说着梦想,甚至都不了解自己要实现的“理想”的相关内容,没有花费时间去了解,更没有去做,就为自己找了许多困难放弃了。
关于爱情,李筱懿的观点也让我为之赞同。其文中关于朋友一凡的故事也让我触动莫名(我不讲故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哈~),我想如果换成是我,能做到这样妥善的安排吗?她说,她不想考验人性,不想知道在这些重压之下她的孩子她的丈夫将过着怎样的生活,不想让这些感情经历时间的考验。爱,是冷静克制。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爱情是最纯粹的感情。可是,爱情同时又是最势力的感情。你的爱情有没有价值,你的付出有没有意义,对于另外一个人,取决于你这个人有没有价值,你这个人对他来说有没有意义。那个爱上你的人,爱的还有你的附加值。所以,所有不可能的感情背后,都有逻辑的顺理成章。
当然,这并不是百分百,纯粹的爱情不是没有,而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的爱情,能在一起都是综合实力的考量,这里面包括外貌、才华、性格、年龄、职业、兴趣等一系列的东西,这是你的综合价值,也是你整体给人的感觉。在高综合价值下,某一单项的分数偏低不是问题。
爱情,不仅仅是灵魂的伴侣,更是肉身的彼此照顾。
所以,生病的时候需要彼此的安慰和照顾,是否上心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感情的深浅。
关于有人问到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李筱懿的回答也让我感触颇深。
我觉得或许努力比选择稍微重要一点,没有努力站到一定高度,不会有选择的权利和眼界,只有被选择的境遇和局限。
就像那些认为女人不要活的那么拼,太拼了姿势不够美的观众,在拼着力站起来之前,无所谓姿势美不美,因为连姿势都没有。
所以,该努力的时候还是要努力,赢了是本事,赢不了也会有更好的结果。要努力也要豁达。给自己一个明媚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