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出于好奇,填写过关于“未来食物”的调查问卷。
问卷填写的要求是:
“居住在上海、热爱食物、乐于尝新,常是朋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样的描述,说的不就是我吗。
问卷的问题五花八门,从饮食、消费习惯到一些比较新鲜的名词:超级食物、昆虫蛋白…做的时候就,不明觉厉。
填完这份奇怪的问卷后没几天,这个给我做问卷的叫Alexis的可爱的小姑娘邀请我到他们的办公室做消费者调研。
太棒了,我当然要去啦。
他们的办公室坐落在一个新建的欧式风格创意园区中。这个园区的建筑有着半开放式的结构,旧结构与新材料碰撞产生奇妙的视觉感受,玻璃屋顶使整个空间更加通透。一楼还有公司正大包小包的搬家,落地窗、宽敞挑高的室内空间,很有一种在Palo Alto看到过的公司们的风格。
进到办公室里面,巨大的休息区域,处处散落的沙发和咖啡桌,可以躺平的沙发,乒乓桌,大厨房,甚至还有个半层的小阁楼,爬楼梯上去后是一个可以睡觉的榻榻米(还有个伊丽莎白抱枕…)。摆放各种样品和卡片的宜家组合柜,可爱涂鸦的黑板,还有贴满报事贴的头脑风暴墙。现在的办公室设计,不够宽大不够舒适(主要还是要大),简直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是startup。
调研的对象包括我是四个人,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一个偏爱素食和各种健康食品的女生、一个无肉无辣不欢的男生,一个经常自己做饭的男生。饮食习惯不仅关于吃,涵盖了对世界和知识的认知。简单的“吃什么、怎么吃”上,都千差万别的,问的问题越多,人跟人之间差异越大。
调研和访谈的内容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这些:
用某排序工具,对不同的食物类型排序,比如肉类、蔬菜、水果等等;
对不同的营养成分排序,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等。
对食物摄取时考虑的方面的排序,如营养健康,猎奇尝鲜,美味可口
食物选择上是否有对环境的资源的考虑,或者注重卫生安全、健康等
各种虫子的菜肴,其中不乏来自于一些全球各地的米其林餐厅,哪种更有食欲
各种虫子制品的图片,如能量棒、辣酱、酒等,哪种更有购买及消费的意愿
从杂志中选出能作为产品包装表达感受的图片
(这个玩法我喜欢,随意的剪下任意喜欢的设计/颜色,拼贴成想要的样子。感觉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的设计及思路寻找上去)
相对来说,男生好像对吃的有要求的不是很多。但其实没有要求也是一种要求,比如喜欢吃肉吃重口味的男生,如果整天吃素,是没有办法觉得开心的。同时,即使是一样的行为,比如喜欢在家做饭的男生,是因为这个行为让他觉得“舒服”、口味可控。而如果是我在家做饭,有时候为了复刻外面吃到好吃的,而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更加健康的饮食和吃到更多的素食。而常吃素食,对我来说是对某些营养元素的摄取所需,有时候会半强迫性的计算每日摄入纤维素、某些维生素含量,而对另一个女生来说,可能差异点在对方更关注动物保护及环境保护(如蔬菜种植和动物养殖时对资源的消耗不同)。
我觉得太好玩了。访谈的有趣在于大家互相都不会尝试去说服别人,而重点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否保持在一个开放的心态。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认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些来自于所受的教育、生活的影响、自我学习等等。而为什么会形成独有的“食物观”,每个人都是怎样不同的,这细究起来也是可以非常深入的人类学问题。
做完调研惊讶地发现,访谈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
对于我来说,我时常内心自带营养成分计算器,很大来自于大学时系统学习过的营养学教育(虽然现在知识大多忘了。。),一些理论已经根深蒂固的在我的脑海中,后期看的所有有关的书籍和知识,都是在一个大框架中进行补充。但是在访谈中我也和大家聊到,现代社会里,完全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吃其实是比较难的。一方面是生活节奏比较快,另一方面也是懒...会很容易发现,在日常摄取肉类是非常简单的,而要吃蔬菜就比较难了。我的做法就是在正常吃东西的基础上优选素食,但没有办法抗拒新奇的食物和美味的食物,那就在吃好吃的+新齐的之后,额外再吃一份蔬菜类菜肴(对,我真的很能吃...)。
聊到这儿我突然发现,真正能贯彻我前文提到的“食物类型图表”的吃法是酒店的自助,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去出差或旅游的时候,吃酒店早餐都会震惊其他人。一般至少3盘,一盘蔬菜沙拉,一盘中式的五谷杂粮+素菜(水煮为主),一盘水果,一杯酸奶,一杯豆浆,一杯咖啡加少量牛奶。
再回到虫子。
终于来到了试吃的环节。。。幕布(食物盘)揭开,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虫子的食物制品。有做的酥脆的像鱼干一样的虫子,有混合在能量棒的虫子类制品,有昆虫蛋白粉,有混合昆虫粉的意面,还有研磨了虫子做成的辣酱。很多口味还不错,但是不够特别有虫子的味道(所以虫子到底是什么味道...)。
另外前面调研时候我第一眼看中的昆虫棒棒糖这个很可惜没有看到食物。想象一下像虫子凝固在一个彩色的透明的棒棒糖里,好像琥珀一般。
最后走的时候我跟主办方说,你们选的人很特别,我们代表了很少的人群。但话刚说完我就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相同理念的人,也有完全想法不同的人。还有更多的人,是随着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调整自己对食物认知的。
写在最后,邀请调研的是一家食物领域加速器及创业投资机构,我觉得他们做的事情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