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清王朝科举的举人,也得益于此走上仕途。官路亨通。
科举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最大标准。因此可以说他的仕途得益于他的读书学习。
那他是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呢?
坊间有一个小故事,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
某晚,13岁的曾国藩迈进书房点燃油灯,背起一篇三百字的小文。据说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他进入书房前,房间进了一小偷,听见有人进来,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国藩入睡之后再偷点值钱的东西。哪知曾国藩背到半夜三更还背不下来。小偷等啊等,就是不见他去睡觉,最后忍无可忍,就飞下房梁愤怒地指着曾国藩,并对他说:“你读了那么多遍,我都能倒背如流,你居然还是不会背,从未见像你这么笨的人。”随后,小偷把那篇文章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曾国藩听后惭愧不已,从此学习更加勤奋。
曾国藩从小就被人视为“愚蠢之辈”。说他的老师在他考中举人之前还说过他,假如他要能考中他的老师就去给他做拿伞的书童。
曾国藩从16岁开始参加科考,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还是倒数第二名。但曾国藩中秀才的第二年,就中了举人;中了举人又四年,他高中进士。
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具稍欠开展。”直白的说就是觉得他脑子不灵光。连曾国藩自己也承认:“余性鲁钝。”总之,曾国藩的天资实在平庸得可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何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我觉得跟他读书的认识及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他在中科举之前读书肯定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学位仕途,光耀门楣,完成他爹考了40岁才中了秀才的愿望(由此可见,他的遗传因素,也很普通。他爹只是一个私塾先生,而且他们家是农民世家)但是他在做了官之后,还仍然每天坚持读书。
他给九岁的儿子写信说道: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由这里可以看出,他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成为明理的君子。
我也极其赞同这样的观点。读书是为了成为明理之君子。
他在去世之前给他的孩子们说道:我这一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有一件事做的很好,就是坚持每天读书。据说他在战场上写好了遗书,还不忘再拿着书来读一读,晚年时候有一只眼睛就是因为看书多而坏掉了。
他的读书习惯也特别好,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曾经有一段我特别苦恼,甚至焦虑,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我觉得要学的东西很多,要读的书也很多,曾经买了一本又一本,可是常常给自己找理由,找托词,坚持读完的却不多,包括对自己孩子的读书也是一样,今天这一本,明天那一本……我正在发愁自己这样没有系统的去学习的时候,看到了他读书的这种习惯,真是觉得特别受用,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他读书坚持做读书笔记,这也是我应该学习的,要坚持精读。书一定要读细致,读出精华,读出灵魂,读出自己的感悟。
他坚持写日记。据说他在去世前的一天晚上还在写日记。我觉得这也应该算是对读书活动的延续吧。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圣人呢?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一直坚持写到他62岁,据说在病床上还在坚持写日记。自省可能不难,难的是天天自省!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描述: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总之做的好的、不好的都要反思。通过日日反思,事事反思,时刻提醒自己改掉毛病。
我想自己不敢说做圣人,只说做更好的自己吧,在网络传媒这么发达的今天,更应该发扬这种优点记录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还有有必要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