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最近看完了,觉得挺不错……”
“你要买来送给我吗?!”
第一感觉,应该只是一句玩笑话,没觉得哪里不妥,但细想,于一个阅读成为习惯的人,在对待看书这件事,第一感觉,可能来不得玩笑!
或者对方本非一位喜爱阅读之人,也就不存在买书阅读一说。
有个朋友,平日里看似吊儿郎当,但在自己专业领悟,总能给我们惊喜,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也愿意分享,所谓的“给予”,对比那些一味“索取”却又不想任何付出的人,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泛泛之交的缘由,上述情况或者也是一种,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习性,且界限明显!
“我也想减肥,而且计划着,可是饿了就忍不住吃东西,又不想运动”;
“昨晚又晚睡了,精神状态很差,我也想早点睡,可是回到家总会有很多事纠缠,由不得我控制”;
“他口语竟然这么厉害,我也好想这样,自学了一段时间单词,发现根本记不住,而且用的计机会很少”;
听过太多太多这样的表述,久而久之,对比,我学会了沉默,并非不愿分享,只是也许在对方看来,我只是在灌一些没营养的鸡汤。
人到了一定年龄,加上社会发展的速度,知识焦虑、职业焦虑、家庭焦虑等,会随着对生活要求的提高不断被提及,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处可见的分享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也助长了惰性,总希望躺着就把钱挣了、就把体重降了,就把能力提升了……那些夜以继日努力的生活方式,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其实越是便捷的今天,越需要更强的行动力支撑,那么多的知识共享经济不断涌现,殊不知这也是背后的一双手,在深夜中敲打形成的。
不劳而获永远不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只是,你有你的“丧,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