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从开始的苗苗苗横幅开始,目的是倡导我们接种疫苗,有许多人响应各方的号召,开始积极接种,在六月份甚至到了一针难求的境地,不妨还有人传言后面接种疫苗还需自费,于是加快了接种的速度,时常在轻轨上看到各大医院排起长队。
那段时间我们还经常听说,有人为了减少排队时间,经常清晨六点驻扎在疫苗处,如此一来把我们搞得人心惶惶,但迫于时间我们并没有接种,况且当时只接受打第二针者。
之后听说7月在开始第二批疫苗,还没有打第一针的可以预约,听到此消息时,我们就在安排时间打疫苗,但并不着急,后来南京的爆发,各大城市也频繁冒出,网上新闻不断时,我们才感到有一点担心,于是7月底我们去打了疫苗(北京生物)。
从7月到至今,社区打过两次电话,一次是我们准备周六去打疫苗时,志愿者电话询问是否有打疫苗,第二次是我们打完第一针后电话询问是否有打疫苗,在此之中,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变化,只是单纯地认为统计打疫苗情况。
可就在8月中下旬的时候,周边发生了一些变化,刚开始是在小区门口碰到询问是否有打疫苗,在商场外听见广播,疫苗登记处,免费接送,然而最近几天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路300米内,竟可以看到三个临时搭建的疫苗站点,轻轨处、小区处、商场处,全是横幅与接种,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一边感到纳闷,一边又感到欣喜,说明他们很负责。
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表面那样,现在接种疫苗的免费接送,而是为了得到拉人的几百块钱,有的传言出一人接种600元,400元、200元,还有的地方志愿接种送一些水果、大米、油、牛奶,不少人看到后表示自己太亏了,早知道晚点接种。
我们都知道接种疫苗一直倡导的是“自愿”,但基于现实状况可不是,公告明确表示身体不允许的情况下,可开证明,不接种,可事实却是,医院很多不给开,同时也不敢担责任,于是逼一些人不得不去打疫苗,或者不得不跑到各个地方求开证明。
我们现在耳边最熟悉的话不过是“你打疫苗没得?你打疫苗了吗?没打的登记,包接包送”,殊不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自己或完成任务而做。会有人免费为你服务吗?为什么从刚开始的一针难求,到现在恨不得拉一个人去,一旦什么跟利益挂上勾,那事情肯定就变了味道。
今早向往常一样打开微博,但在无意识下定位本市,没想到呈现的内容全是跟疫苗相关的信息,博友统统在表示自己意见的同时,更多的是带着无奈与惆怅,鲜明地阐述着打疫苗根本不是自愿,而是强制。有一位博友说“Chongqing的路边快餐我觉得好美味,唯一差评,下高铁开始感受到的各级单位完成疫苗接种任务有点走火入魔”,刚好证明了没打疫苗不能进商场,没打疫苗不能坐高铁等赤裸强制性的事实。
“Chongqing两地不打疫苗纳入诚信记录”,这一条说实话我们看到真的无法理解,疫苗自愿接种,可上级迫于压力,出于此法,是否有点令人惊慌失措。
当然还有更清脑的信息,一位女士由于怀孕刚生产,今天去给孩子办事,需要健康码,但当她点开的时候,居然非常惊讶,为什么一次未接种的她,健康码却有金边,并明确显示已接种一剂,在点开一看,是老家的接种地址,而后电话询问,干部登门道歉,并嘱托不要到处宣扬,来回车费报销。
难以想象在任务面前,有多少人会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的安全,打疫苗本就是一件好事,但慢慢地我们就成了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