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还有明显的血污。”这是对余秀华诗歌的评价。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是我主动去了解她的一个起点。我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是一个宝藏,但它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以前第一次接触郁达夫的《沉沦》或者是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丝毫不伪饰,直接袒露了灵魂斑驳而痛苦的本色。她的内心,没有高墙、铜锁和狗,甚至连一道篱笆都没有,你可以轻易地就走进去。诗歌的内容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更激起我去了解她以及其诗歌的欲望。
于是我去百度她的资料,她有很多标签,农民诗人、脑瘫诗人、荡妇诗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她自己曾说的:她不喜欢固定在她身上的这些标签,她只是余秀华。但实话说,这些标签更让我好奇。
一直在想我到底喜欢她什么?她到底有哪些魅力?抛去她的身份,我觉得迷住我的可能是她身上的那份坦率吧。在朗读者中董卿问她,为什么诗歌大多跟爱情有关?她丝毫不掩饰的说,缺什么补什么。这份坦率可能有自己内在灵魂的驱使,但也摆脱不了她本身有的阶级劣根性。她自己说过,当她所有的抗争都落空,她也会泼妇骂街的,她本身是一个农妇,她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她的劣根性。
很多人说喜欢余秀华的人,喜欢的是她的大胆与坦率,是她的诗歌中质朴的蓬勃的力量。不喜欢余秀华的人,不喜欢的是她的写作和想法上的某些局限,是外界对于她的过度追捧,是她面对外界蜂拥而至的赞美与诋毁时张扬且狂傲的姿态。至于我,我喜欢那份坦率,已经在那些粗粝的诗句里的惊喜,尤其是那种混沌的、没有化开的力度感。
她说她是一个纠结的个体,她有一个纠结的灵魂,她很勇敢但她也很爱逃避。她在诗里写过,“我曾经与多少个人遇见过,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我是如此的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但是我只是低着头,接受月光的照耀。”这里有她狂傲的姿态,但也掩不住她心底里最深的自卑,以致于她想逃离。我总觉得多多少少能找到点自己的影子,尽管少,但有触动的地方。
我不是很了解她,我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她跟食指(朦胧诗的鼻祖)之间的有过的争论,食指说她的诗就是聊聊天,ddp,没有一个诗人该有的社会责任感。食指先生作为诗人群体中的翘楚,有这样的话语权去评价她,毕竟责任感是一个大家该承担起来的。但我觉得,我们不该对她要求太高,她的背景她的身份以及很多很多束缚在她身上的东西,让这个在情感上饱受艰难的女人,只是在抒发着小我,我觉得这个是绝对有存在的权利。
诗歌是她找寻内心平静的净土,是她对抗种种不公的拐杖。她曾经说过,“你得活着,所以你得依靠幻想来活着。”所以她一直在泥土里在门墩上期盼,坦率地抒发着自己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