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寒假了,在大学当老师的林远今年不打算在假期里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了,反正写了也没有希望中标,他觉得这个春节应该会过得比往年轻松,比往年高兴。同样做大学老师的老婆觉得年后开学太早,若像往年一样年后再回娘家,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就太少了,便打算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宝贝儿子康康早点回山东娘家。从北京到山东济南,不经过武汉,林远便同意了。最近新闻说武汉发现了什么新型病毒,传染性比较强,最好防着点。依照规矩,老丈人在年后要将女婿当成贵客招待的。林远对这些礼节倒不看重,但总是要上门给老两口拜年的,住几天后顺便把老婆孩子接回来,他跟老婆说自己年后再去山东。
林远将近四十岁了,老家在河南,上面有一个大两岁的姐姐还在老家,父母自从有了孙子要照顾后便来北京跟儿子一起住了,平时跟闺女和外孙女常在手机上视频聊天。
姐姐林静得知弟妹带着孩子已回老家后,便发语音问林远是否带着爸妈回棋盘街过年。林远说老家的平房太冷了,老两口受不了,弄个感冒发烧啥的不值当的,建议她带着女儿来北京过年。林静说明年再去吧,今年哲哲高三,年前年后都得补课,也就放四五天假,不想折腾了,又说:
“你一个人回来也行啊,好给哲哲辅导一下。”
为了辅导她女儿几天,就让一个非专业人士把老两口丢在北京而奔波上千里专门回去,林远再次无法认同姐姐的思维方式。“她学习怎么样啊?”林远问了个关于中学生最常见的问题。
“这个期末考试才考了四百分,二本都上不了。”林静的声音全是焦急。
“满分还是750?”
“可不!”
林远很少跟姐姐聊天,更少跟学习很忙的上高三的外甥女聊天,没想到她的学习退步到这程度了。四百分意味着许多科目都不及格,真是挺严重的,他觉得有必要找外甥女谈谈了。知道她放假在家,林远便试着向哲哲发出了视频聊天请求。竟然接通了,视频里的哲哲对着林远害羞地笑了笑,没说话。哲哲背后是她的床,说明她正坐在自己的书桌旁。林远看到哲哲还是干枯蓬乱的短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脸色过白,知道是等不到她主动叫舅舅的,便故作轻松地先开口问:
“期末考试怎么样啊?”
“呃……四百多分。”
“四百多少?”
“四百二。”
“分数线多少?”
“一本五百多,二本四百三。”
“班里多少人?你一般排多少名?”
“六十人,排二十名。”
“能排到二十名?”
“我们这个班里有一半是艺术生。”
“怎么那么多?”
“艺术生集中在我们班。”
“你怎么没报?” 林远知道哲哲从小喜欢语文,爱看课外书,初中时曾片刻写出近千字的故事,想象力挺丰富的,他便觉得哲哲有写故事的能力,为此还专门询问过艺术院校里的戏剧文学专业如何招生,然后给她说过提前艺考的时候考的是叙事散文的写作。
“我对小提琴不太感兴趣。”对,林远还知道哲哲一直被妈妈要求学小提琴。
“你学了几年了?”林远顺着她的思路问。
“从小学到高一,有十年吧。”
“你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了吧?”
“那么小就不算了吧。”
“你想过将来最想做的职业吗?”
“我妈想让我做老师。”
“当哪个阶段的老师?”林远想起哲哲对自己家的康康就一直不感冒,说她讨厌所有小孩子。
“做的话,也是高中老师。”
“做高中老师需要什么学历?”林远明知故问。
“我妈说得是研究生。”
林远心里就更打鼓了,依她现在的成绩考上本科都困难,若是专科,首先得专升本,之后再考研究生。“考研究生的话,除了专业课,还要考英语和政治,这两门能刷下去一半多人。政治好过些,你英语怎么样?”
“呃……不怎么样。”
“一般考多少分?”
“七十多分。”
林远又很吃惊,满分一百五,七十多分说明她没有什么英语天赋,几乎没有可能在考研中过关。
“你想做哪个科目的老师?”林远换个话题平静地问。
“这个……还没想过。”
“哦,这些你都得想好。好吧?这几天好好想想,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比作卷子重要。”
林远关了视频,不只外甥女需要好好想想,他觉得自己也该好好理理头绪。虽然是外甥女没主动征求他的意见,虽然连姐姐也没征求他的意见,但他从小学到博士一路读下来,现在又是大学老师,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很多看法的,且自认是正确的。毕竟是亲外甥女,在这关键时候,他该主动表达意见的。
2
老林夫妇平时照看孙子,今年因为孙子上了小学而轻松了不少,现在又因为孙子去了姥姥家而更是闲下来了,像是不适应似的,两人商量着要买什么并在纸上写出来,甚至把每天吃什么都想好了。反正超市就在小区门口,林远便由着他们忙去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三十来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被翻了出来。
几乎整个小学阶段,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一般,因为他上课时都是懵的。课程主要就是语文和数学,老师好像从未注意过他。那时他特别羡慕两类同学,一类是学校老师的孩子,另一类是尖子生,因为他们总能得到老师和蔼的对待和最大程度的关注。他那时最大的乐趣不是像许多男同学一样沉迷电子游戏厅,也不是跟伙伴在外面摔纸包弹玻璃球,更不是搞小团伙儿打架斗殴,而是在家里看电视,还不是动画片,而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上海滩》里的许文强是他那时不自觉的模仿对象,甚至《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渴望》里的刘慧芳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令他难忘的是看《封神榜》时,在冬天的夜里,他每晚催着妈妈赶快做饭,扒拉完后就搬个小凳子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连片头曲“花开花落……”都从未错过。虽然作业一直没写过,但到升入四年级后他的成绩还是有了提高,因为姐姐林静那年没有考上初中,是老林费了好大功夫才托人把她弄进镇一中的,他不愿老林两年后再为自己的升学而为难,才逼着自己上课时注意听讲一些了。
初中时他读的是镇上的一中,升学率不高,生源比较差,他竟然是以好名次进去的,一入学便得到了老师的重视,这激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他的成绩一直都是不错的。初中一下子多了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甚至生物课,连数学也分成了代数和几何,丰富多彩,他觉得许多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白天学得很带劲。但回到家后,还是看电视,最让他着迷的是金庸的武侠剧,《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等,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八十年代拍的。结果第一年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别说是他,全校也就考上了一个,还是复读生。下一届有两个班,班主任便开始抢复读生,他自然而然地开始复读了。重学初三的课程,果然简单很多,尽管还看电视剧,但他还是考上了,是班里考上的唯一男生。
高中阶段他便是标准的好学生了,因为这时大学离他已经不再遥远了,他努力是可以考上大学的。考上大学他可能就不愁工作了,可能就会在电视里的大城市生活了,这对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有诱惑力的。另外,考虑客观情况他也必须好好学习了。这时,家里仅有的那两亩地的产出已不足以支撑家里的花销了,老林不得不出去打工,而他从小体质就弱,是干不了力气活的,换句话说,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而考上大学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唯一的出路。他学习很努力,早上五点多起床去学校上早自习,晚自习回到家钻进被窝后再看书直到困了直接睡,不舍得浪费清醒的时间。尽管他在寒暑假里还是忍不住看金庸剧,看了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和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但他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他那三年除了上学和寒暑假憋在家里看电视外,他与世隔绝了,没有任何生活琐事、家长里短、亲戚朋友干扰他。他的各科成绩都还可以,没有明显的短板,这非常有利于总分,果然在高考时的成绩很不错,超过重点大学线好几十分。正因为各科都差不多,他填报什么专业呢?“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老林总这么说。数理化中,女化学老师人漂亮性格又好,他很喜欢,便填报了化学系,关键是名牌大学的。结果是报高了,他最终被二表里的第一志愿,一个普通的本科大学录取了,还是边远地区的一个大学。那个暑假,他整天都是在抑郁中度过的,哭也没用,相比再回高三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选择了去那个大学报到。
到了大学,主要是学各种分支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等,他没感受到这些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有啥意思,但他了解到还可以考大城市里名校的研究生,这被他认为是可以打翻身仗的一个好机会,他便学得很刻苦。大学里他唯一的乐趣还是跟电影有关,那时电脑和网络都还很不发达,他在图书馆上自习时便常常拐进旁边的期刊阅览室翻阅电影杂志,更刺激的就是在宿舍里大家兑钱租影碟机通宵看碟了。那几年是他看电影最多的时候,好像补了前二十年缺了的课一样,黄片烂片不提,大陆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活着》等,港片里周星驰的搞笑系列、徐克李连杰成龙的动作系列、王家卫的文艺系列等都让他过足了瘾。除了学习和看电影外,他还是延续了高中阶段的内向和不谙世事,毕业时同学对他的评价都是“好学生”——仅仅会学习而已。
考研究生时是初试成绩即笔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考的不错,尽管复试时表现很一般,但他还是被北京大学的化学系录取了。他读的专业是有机合成,天天在实验室里往瓶瓶罐罐里投料做反应,开始还挺新鲜,但他很快就对空气中的化学试剂味儿和重复的实验操作腻烦了,好在有些实验数据,导师便让他试着写文章。他参照着类似的中文文章写出了中文的,按导师推荐的杂志投稿后被拒了,他便再找杂志投,后来竟然成功了。发表一篇中文文章便达到了硕士毕业的要求,但他才在研二,导师便给他安排了些别的实验,做了一阵子有了些数据,重要的是他又做烦了,便又开始写文章,这次参考着英文文献写出了一篇英文的,如法炮制投稿,被拒后就换另一个杂志投,总之到最后也被接受了,还是SCI收录且影响因子不小的杂志。尽管导师对他的动手能力不太满意,但凭着超强的写作能力,他被导师建议接着读博。这对科研型研究生来说绝对是好事,因为不用费劲去考,少了备考的麻烦,尤其是少了不确定焦急等待的那份心理煎熬。轻车熟路,博士阶段过得反而很轻松,其实就是硕士阶段的翻版,他的长进并不大,最终凑合着毕业了。
北京大学一般是招做的不错且有留学背景的科研人,留毕业生须得是极其优秀的,他肯定是留不下来的,导师便把他推荐到了现在的大学当讲师。有了户口,同事又给介绍了个女朋友,两个外地人,虽在不同学校但同是老师,一年后便领了证,后来有了孩子,两人赶快拿出工作了几年的积蓄付了首付在近郊买了个小房,这日子便过起来了。每月还着房贷,带着孩子,日子虽过得紧巴点儿,倒也安稳。令他不开心的是工作上,对于大学老师来说,教课是本职工作,想晋职称就得靠科研,即申请基金做实验发文章,但这些都是他不感兴趣的,他懒得进实验室,有点数据也懒得写成文章,甚至写了初稿都懒得修改。他郁闷得很。
工作后每当郁闷的时候他便会首选去看电影,这几年因为陪孩子而少多了,现在孩子去了姥姥家,难得的机会啊。他连正上映什么电影都没查,就决定去了,心想着这寒假档期,上映的电影肯定不少,到后看哪个时间合适又符合自己的胃口便看哪个吧,看与哪个电影有缘分吧,这也不失为一件浪漫的事。他下床穿戴准备出去。
“你干什么去?”拎着两兜子菜刚进门的老林问。
“去看个电影。”
“哎呀,现在外面流行的病毒越来越凶了,都有死人的。小区里物业警告我们说是跟当年的SARS似的,我们这不是就赶快回来了吗?”林母边挂羽绒服边说。
“有这么严重?”
“有。你别出去了。”
林远坐到沙发上打算好好地了解一下这个病毒了。刚打开手机,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消息就是湖北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武汉、黄冈、恩施、孝感等13个市封城了,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都暂停营业,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内高速路口、火车站体温检测排查点全部设置到位,除超市、医院、加油站、药店等正常营业外,其他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朋友圈里也炸了锅了,湖北籍的同事说武汉除了隔离病房外,其他医护人员医用口罩、防护服、测温仪等物资短缺,呼吁大家支援。林远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来势这么凶猛。
“现在外面都说,不出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林母又补充了一句。
3
“妈,我们刚进门。”林静接了林母回到卧室发出的视频聊天请求。
“说是有病毒传染,咋还出门呢?”
“去了趟哲哲的班主任家,每年都去的。这不?顺便买够了肉和菜,以后就尽量少出门了。”
“咋样?”
“不咋样,老师说她上课不能专心。哎!”林静有些生气,“总跟那些艺术生一起玩,人家的分数线多低啊!跟他们玩你的成绩能上去吗?啊?快学习去!”这显然是训斥哲哲的。
林母不懂孩子的教育,向来都由着林静,她能确信的是林静很爱哲哲。林远忍不住要过去说几句,但林静说要准备做饭,已经关了视频聊天。
林远又坐回了沙发上,无奈地笑笑,能说什么呢?这么多年也没有进行过可称得上“有效”的沟通。林远觉得跟姐姐虽然年龄差得不多,但思想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