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回到老公的农村老家,‘在老家呆了几天。
今年二娘带着她的孙女回到了老家(二娘是我继父的嫂子),按辈分我们得叫她二娘。他们一家以前一直在广东打工。
二娘和二叔很早就去广东,但是二娘一直没有怎么上班,只是帮一个广东人看房子。后来那家广东人去了香港,便让二叔一家人都住了里面,每个月还给二叔家一点生活费补助。
这种好事对于他们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对于二叔一家而言既可以省去了房租,每个月还有点生活费。
在哪里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
于是这一住就住了近十年,直到今年那个广东人要把这房子处理掉。二叔一家没有了居住的地方才不得不搬走,另外租房。
但是二叔二娘年纪也大了,二叔在厂里上班每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千。二娘出去一直没有怎么上班,省吃俭用的积蓄前两年用来在老家买了房。
几年前二叔有遭遇车祸,在医院也花了不少钱。
二叔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女儿还在上学,儿子虽已在上班,但是也是个不成器的主。不好好上班,整天游手好闲,迷上网赌,欠下不少钱。
二叔二娘为了这个儿子也是操了不少心,出钱又出力,还得在后边帮着擦屁股。
他们的儿子叫海平 ,年纪30几岁。人长得不怎么样,眼光还很高,没钱也没能力,除了每天的饭量大以外。其他都没有拿得出手的!
他曾和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女子结婚,婚后也生了一个女儿。两人都是好吃懒做型的,据身边和他们接触过的亲戚们所说,两人在家连饭都不做,也不上班。经常都各个亲戚家蹭饭蹭住。
因为这些亲戚都在广东打工,彼此之间住的也不是太远。所以他们没事就经常来往于这些亲戚家中,而且两人也不自觉,经常一住都是小半个月。
在此期间,两人既不会帮着亲戚家做清洁、做饭洗碗。而且更过分的事,亲戚下班回来还要去买好菜回来,回来做好饭喊他们吃。吃 完后,两人筷子一放有各自散去。
所以,他们的口碑在亲戚中都留下不好的印象。
两人结婚后有了孩子,更是没有一点做父母的样子。
生下孩子也不管不顾,吃饭时,两个大人只顾自己在桌子上狼吞虎咽,小孩子在旁边饿的哇哇大哭都不管。
人家都说做了父母以后,对孩子有天然的父爱母爱。但在他俩身上是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后来,叫于翠的那个女人跑了,又在其他地方成了家。因为,他们本就没有结婚,所以走得也很洒脱。留下了一两岁的女儿和海平相依为命。
原本以为海平会反省,好好带女儿。可这人也确实是无可救药了,他把女儿给了二娘之后,一个人潇洒去了。
二娘也是个性格古怪、脾气暴躁的奶奶,对待这个孙女从来都不吝惜她的双手,总是一个不如意巴掌和拳头都落在了小小的人儿身上。
他们家都教育方式都是能动手扥坚决不会动口。
以前他们在外面,外面不清楚状况。今年把孩子带回家读书,偶尔回家接触过几次才了解这孩子确实也挺可怜的。
孩子名叫倩倩,今年也有9岁了,在读小学三年级。
这次国庆回家,她也是天天跑到我家来和我的两个孩子玩。她特别喜欢我家二宝,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她玩,还时常喜欢抱着她。
大人们都说她不听话,她奶奶更是待她如仇人一般。说话从来都是怒气冲冲,一个眼神就会让倩倩马上变得乖巧。
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长大,倩倩从小便学会了察言观色。也学会了一些不合她年龄的“成熟"。
比如说:国庆节我们一大家子人都聚在一起吃饭,每次二娘一起来吃她都不来,倩倩又想和我们一起吃,因为我们做的菜多,小孩子也都是眼馋,平时两人在家总是简单的吃点面条。
但是,我们回去了一大家子人总是会做一大桌菜。二娘是个要面子的人,她觉得自己即便在家吃粗茶淡饭,也不愿来蹭饭。
在她心里,她可能觉得是我们在可怜她。可其实呢?只是她心理比较敏感,想得太多。
我们觉得难得有节假日,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和大伯爷爷奶奶一起欢庆一下,可二娘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单独一个人在一边。
刚开始连孙女倩倩都不愿意让她来吃,后来也就不管她了。知道倩倩会在我们家吃饭,她自己到了饭点就在家吃了,也不管倩倩了。
有时候,倩倩也觉得不好意思天天在我们家吃饭,到了饭点回家去就看到她奶奶一个人在吃饭。她又只得返回来,在我们家吃。
前两天天气突然下降,倩倩穿的有点单薄的坐在我们店门口。大伯的女儿婷婷看见了,问她冷不冷?让她回去找件衣服穿。
倩倩回答说,怕奶奶骂她。
后来婷婷去找了一件自己的衣服给她穿上,我起床后看见她一个人坐在那里,正好我准备做早饭,于是问她要不要吃抄手。
倩倩想吃又不好意思明说,半推半就的算是答应了。
我就给她也煮了一份,正当准备吃的时候,二娘来了,倩倩硬是没敢吃。后来我好说歹说,还是让倩倩吃了,二娘就在旁边。
倩倩就在旁边诚惶诚恐、小心翼翼的吃着,时不时还看看二娘的脸色。
倩倩年纪不大,饭量却比成年人还大,她一顿能吃两碗饭。
刚开始在我家吃饭她还有顾虑,有点害怕,吃饭只吃一碗,夹菜也只夹她前面的。
后来,由于小孩子较多,我们就单独给小孩子摆了一张桌子。倩倩在所有孩子中是最大了,她就和弟弟妹妹一桌,在那桌她就表现的自由的多,不用看脸色,吃饭都随意一些夹喜欢的菜,吃两碗饭。
在老家呆了这几天,我对倩倩这小姑娘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之前大人们都觉得倩倩不听话,总是惹她奶奶生气。可接触了几天我发现这小女孩已经够听话的了,也很懂事。只是她的家人都不愿意好好跟她说话,跟不会和她讲道理,遇到事情首先不是问清楚缘由,而是先出手。
看到他们这样的教育方式,不禁为倩倩的未来担忧。本来好好地一棵树苗硬是被扳弯了。
二娘时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哀怨自家过得惨,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有错。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多花点心思,或许整个家庭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