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顺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的原则就是如《康诰》所说一样,惟命不于常,也就是说不能德善便失去天下敬畏,德善便是天下之主。
《国语.楚语》中说到:楚昭王年代,派王孙圉出使晋国时,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如何时回答的话语,就是楚国从来不以物为至上,而以才德之人为国之宝贝这样的豪气相对,足见那时楚国的气魄。
晋国大夫舅犯说到:流亡之君没有什么可以当做我宝贝,唯有以仁亲作为宝贝。也就是在晋文公重执政权之时,狐偃所说的话。意思就是一定要铭记流亡之囧态,刻意而铭之。
《秦誓》说到:如果有这样一位忠臣,忠实可靠,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就如同他自己一样,但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重用这样的人才可以保护黎明百姓。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嫉妒,别人有德才兼备的,他却想方设法去压制排挤,终是容不下,如果重用这样的人,不尽不能保护黎明百姓,反而会令我子孙陷入困境。
可见此段文字对于用人要德才兼备,至少说明德为先。否则一定会水平越高结果越惨,这就是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