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普遍都喜欢用“乖”和“听话”来夸奖和表扬一个孩子,相信很多家长在忙的时候也都对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待会儿表现得好,那妈妈就带你去……(那爸爸就给你买)……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允诺的奖励,假装“乖巧”的安静片刻,不再去“缠”着父母了,但解决得了一时,“假性乖巧”就能一直维持下去吗?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乖乖的、百依百顺,如果孩子真的言听计从,孩子是否会像一个没有思想的小机器人?长大后孩子们该如何去看待自己?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乖孩子”吗?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完全在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在父母各种“安排”好的道路上前行着,以致于没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校时也未能做详细的职业规划,所以即使成年了也依旧无限迷茫。
据资料显示:
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从六岁开始,美国有一个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该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首次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六岁开始,他们把所有的人群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小学,第二类是初中,第三类是高中,第四类是18岁以后,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分工。规划要求要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要进行“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研究教育与职业的关系,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等;还要学习职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
而我国普遍到了大学才有关于职业规划的课程,而且没有系统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并不专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和一些同龄人在大学上职业规划课时都已经接近毕业,而且课上老师也只是对着书本泛泛而谈,草草地介绍了一些书本上的内容,没有做任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喜好和特长的测试,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引导作用了。
其实孩子们的迷惘无措在经历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初现端倪,大部分孩子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的专业是什么,对“职业”这个概念更是模糊的,而到大学临近毕业再做职业规划显然已经很晚了。
那么我们倒推回来,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引导者。
为何会有启蒙老师?为何研究生也需要导师?对于未知的领域,孩子需要有人牵着他们的手去了解了,他们才能自己去开始探索,否则站在门外找不到钥匙,只能望而却步。遇到问题时,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试错时间,让他们而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去做更深层的研究。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从每件很小的事情开始。
开始不要问开放性问题,而是让孩子做选择题,二选一。
学会引导式的“提问”。
我们设想一个情境,今天要送宝贝上幼儿园,你正要帮孩子穿衣服,你会怎么做?
大部分家长都会帮孩子穿上已经准备好的衣物,而却没注意这是一个很能锻炼孩子思维的时刻。
父母这时可以问孩子:宝贝,今天你想穿这件红色的背带裤,还是这件粉色的公主裙呢?
孩子可能会回答:想穿这个粉色的公主裙。
今天刚好天气有点降温,你很怕孩子会感冒,如果你想让孩子选择红色的背带裤,可偏偏孩子想要穿公主裙。这时候怎么办?
父母可以接着问孩子:今天好像有点儿冷呢,穿什么好呢?穿公主裙可能会感冒哦?着凉感冒了会怎么样?你喜欢去医院吗?去医院会怎么样?
一步一步去问孩子,孩子会回想起自己的已有经验,这样孩子会在自己思考后知道该如何去做正确的选择。当孩子做了合适的选择后,家长再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这样也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爱上动脑筋思考问题。
家长们不妨试一试,就在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里,学会引导式的“提问”,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