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退出了微信运动这个插件,不想被其影响我的行动节奏。嘴上说是不在乎,但看到谁冲到第一名的时候,还是会无目的地冲出去走走。关掉它们,少一种信息来源,不影响日常生活,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从此之后,那些作弊运动的招数,也就是在脱口秀里面听到,再过些日子,听说排行榜前几名都被一些到处看房的经纪们盘踞着,各位也就逐渐逃离那一块地方了。
然后有一天,办公型的APP 钉钉也有一个运动步数的插件,这下好了,比赛范围缩到了和同事之间的较量,行走的步数是可以倒推一个人每一天到底干了什么的,刚开始我没在意,继续每天荒野通勤(走路回家,约十公里)。出来的数据,都是超越第二名几万步,有人终于忍不住问我每天干嘛走这么多步,是不是作弊了,因为他看我平常在办公室也没有出门基本都是坐着。我嘻嘻哈哈恍恍惚惚和他半开了几个玩笑就把话题给折叠掉了,随即关掉了钉钉里面的步数插件。如果在生活中养成一些规律和习惯,刚开始用一些计步器或者要靠数字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做得不错,再过些时日之后,身体就会知道,并且也很精准。一个早起多年的人,反而是很少会用到闹钟的。身体自然会在定好的那个时刻醒过来,误差不超过五分钟,这也是一种自然醒,没有突然被外界拉醒的那种惊悚之感。突然被拉醒的伤害,约等同,一台电脑,突然把电源给断掉,然后又更突然地涌进更多电能,让电脑在最快的时间里启动。起床气的原理,大抵如此。
经过两场战役,我以为自己能够平静面对一切排行榜了。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声无息,以及难以抵抗的。
以为能够很好处理,那是因为自己处在局外人的思考范围。有种说法叫灯光下看棋子的老王头效应。
就是那个常常看别人下棋的老王头,因为自己不在亲自下棋的那个位置,可以相当客观讲述很多下棋的策略和方法,也能及时纠正每一步棋子的最完美下法,当事人下错了就是没听他的建议,下对了就是他的方向指引正确。那种无所不知的劲儿连自己都深信不疑。这种神仙气质到什么时候结束呢?到他自己变成棋手,每一步都要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一个萝卜一个坑,当人作为萝卜站到坑里的时候,眼光所顾,都是哪些坑周围的渣渣土土,且每个人是在坑里面,眼神自然比平常在陆地上行走的人要低一点,行动力也不再像往日那般自如和摇摆。能做的事情,就是围绕着那个坑来做。那时那刻才会发现,站在坑里,推动一件,平时以为一出溜就能解决的普通事情,是多么多么地不容易。
很多人也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乐于只做灯光下看棋的老王。指指点点带来那种“国师”的幸福感,来得有轻易,走时也不负什么责任。
我们也也就恍然明白了,那么多人喜欢写游记、影评、书评的驱动力。
甚至很多人在写各种评论上,开场就是这么一句,虽然我没看过。
瞧瞧,没看过就能写这么多话,脑子里就当看过
真看过,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以为这个动作真是要人命,收到微信,看一眼,放下来,以为用意念已经回复过了。
收到外卖小哥的外卖,满口答应要给别人五星好评,看到别人请求好评的短信,吃完抹嘴,以为用意念已经给过好评,以为什么都不做,就自动好评。
逢人聊天,最白眼有人一上场就说自己是个被动的人,是个害羞的人,是一个不好意思的人。
这样的家伙,一上场就是自私的,要别人给信号、给反馈、要哄着。真被动,躲在自己的老井里面枯一辈子,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最近看《奇葩说》,但凡里面涉及到什么要不要按那个钮啊,要不要说啊,要不要提出来啊,要不要搞一下啊。
脑子里面的第一反应,都是正方,这样的一个抉择,是行动的抉择。不是察言观色的抉择。
人行动起来,就会收到无穷无尽的信息反馈。人是依靠删除信息,留下的东西才是记忆。
辩论里面会给出的假设,不是过小,就是过大。恰好故意在错过一些信息条件,那就是时间。
就是做出那个决定之后就没有办法回头了。
我相信人生当中,是有一些决定性的时刻的,在那个时刻之后,生活就会起到直角式的巨大变化。
和影视剧还有小说不一样的局面是,生活中的一些转折点如果不经刻意设计的话,是很没仪式感的。
这也导致我在听一些朋友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他们时常在事情发生后还是懵逼的。
比如会有下面的台词:
“之前还是好好的,突然人就失踪了?”
"不知为什么,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我也不清楚,是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不能说这样的人就是活该,他们只是在事情发生变化时,还是当平常的那一天在过。
拿底线来举例,你突破谁的底线的时候,99%的人反而不会提醒你说,底线到。
而是突破底线之后,对方已经采取措施来把你当问题解决了,你只剩最后获得一个通知。
平常大家正常考试,都不是马上知道结果的,得交卷、评测、得分、查分。
这个恰好是和我们平时的行为预期是有冲突的。
移动互联的手机,那么多互联网公司,殚精竭虑地让你省心省事,恨不能你按几个选择题,就能分析出你的性格真谛和本月运势,更像热门电视剧中的哪个角色。
不管对号入座对不对,以为对就是对了。
我最近的一个大坑就是,发现微信读书里,有个神奇的女性,藏在微信通信录里面长期不说话,每天读书超过十个小时。她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一度起了心眼子,要不要把自己的微信读书打开,自动阅读时间慢慢超过她。后来及时阻止自己这个念头。因为我的目标不是超越她变成微信读书第一名,而是在微信读书里面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即便每天只有十分钟,都是成功的,对具体结果没有硬性期待。我生活的变化,可能会在某一个平淡的一天开始。
但一定不是我夺得微信读书第一名那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