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53篇。
昨天介绍了传统供应链和新时代背景下用户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巨大矛盾,那么今天需要说说前端的一些具体现象。
很多实体店在一个固定周期内其实从销售的品类结构和sku上讲,都是靠近二八法则的,也就是说一小部分畅销产品占据店铺大部分销售额,如果是网店,这种情况很明显,实体店是因为所辐射地域用户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相对一致,网店是因为搜索机制造成,这一点前面的文章也有介绍。
从供应角度来说,抓住畅销品的销售供应也就基本上抓到了供应的重点。现在的问题是,畅销品的变化越来越快了,周期越来越短了。
还有一个现象,无论是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其他非畅销产品的占比在逐渐加大,所覆盖的sku数也在变大,也就是说需求在变宽。你得准备更多种类的产品,而且数量还不宜过多,否则就形成了库存。
分两类来看,畅销产品短周期内要充分供应,非畅销产品要做宽度,并且少量供应。
想提升零售效率,这就对供应链提出要求,所谓柔性,就是能容纳需求的更多变化,首要要求就是库存要变少,因为库存是整个周转效率中的关键因素。
想象一下最理想最完美的方式,如果用户需求的每一个产品,他一下单,马上就生产出来,马上卖掉,这是最高效率。
当然,没有这种机制保障完美,就算是3d打印机也不是什么都能打印。我们只能在现实的传统供应链基础上去靠近完美模型。昨天我们分析传统供应链时,产品生产出来有两个串行环节:一个是配套,一个是上流水线。既然走了两个环节也就每个环节都增加了价值,毕竟原料价值比成品价值低,像鞋类,原材料只是占整鞋价值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不备库存,只备料,生产实时保证,那么库存占用就只有一半,有些品类更高,比如手工艺品。
就是说我们如果把货品规划的备货变成备料,生产保证的情况下,其他都不变,效率可以提升一倍。柔性供应链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这个:备料不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