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雅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20

他说, “我打了学生的手心,学生在背后骂我”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询问不仅会使沟通顺畅进行,也常常会激发被问话人的创造力。

问:“在这件事情上,您觉得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

追问:“除此之外还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

:“您为什么要打他们呢?”

“挨过打以后,学生的表现如何?”

“之后学生还会犯类似的错吗?”

:“也就是说,您打学生手心的处罚方式其实没有什么效果?

“那您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学生考试没考好,您有没有想过别的解决办法?”

回答不到关键点上更换了问话的内容:“您是来自哪个地方、哪个学校的?”

“王老师,对不起!我没有留意上面的消息,请您原谅我的粗心大意。而且,我要谢谢您这么信任我,我以后回答班主任朋友的问题时一定会再认真一些,思索得再深入一

些,因为我也希望您能工作顺利,希望学生喜欢您。”

“王老师,我刚才向您道歉,您有没有看不起我?”

同学们,对不起,我没想到你们对打手心这种惩罚方式这么排斥,我原本以为这是我对你们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我的本意是想让你们都能取得好成绩,请你们原谅我之前错误的教育方法。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学生,被老师打

手心后肯定也会很生气。虽然你们背后骂我的话很难听,但是你们表面上对我还算尊敬,所以我要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会更加认真地备课、上课,以你们能够接受的方式陪伴你们成长。我非常希望你们能

进步,也希望你们能考出好成绩。同学们,我爱你们!”

21

她说,“那个被我安慰过的女生,竟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只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因此自怨自艾。她完全不知道自已的行为,早就让学生心生怨怼。这是一种在“无明”状态下的忧愁-只知愁苦,却不知原因,属于道德自信。

自信是个褒义词,但是如果老师有过高的道德自信,以为自己真

理在握,就是极为可怕的一件事。

班主任如何脱离这种“无明”的状态?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

1.告诉自己谁都不拥有绝对真理。只有明白自己不拥有绝对真理,我们才能更加宽容,才能去思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是否合适,只有明白自己不拥有绝对真理,精神上才有足够的成长时间与空间,去思考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2.时刻反思:这件事情,我做对了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如果我们能做到“三省吾身”,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道德自信。

寻求进步,先要从认识自己的不足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