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张雪峰老师和马丁关于是否读研的辩论视频被各大平台议论,而网友几乎以压倒性的优势支持张雪峰。诚然,读研可以更大概率地获得好的平台和机会,那不读研的人生是否就大概率地灰暗了?
在这痛苦的抉择过程中,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考研,我并非倡导读书无用论,也并不是认为学历不值钱,而是我更愿意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来分析要面对的问题。
(事先声明:由于本人是文科生,对理工科生不了解。所以本文内容均是对文科生而言。)
一、本科毕业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可以选择不考研,但是绝对不会放弃高考。尽管二者都是学历的完结,但其结束时个人所面临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我国现行的培养机制,高中毕业与小学毕业,除了年龄差距外,没有实质性差别。个人在社会上所用到的基本数字和汉子在小学阶段基本完成,毕竟你并不需要用tan30来买菜。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初高中呢?很简单,现在的教育模式本质上并不是教育而是选拔,初高中学习的知识只是为了在高考那一战划分出层级,进入不同的大学面向社会,大学生本质上是为了各个机构做出的公平选拔,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的企业招聘只看985和211了,不然你怎么解释大学四年过后,高中知识几乎所剩无几的事实。当年背得滚瓜烂熟的历史书,两年之后连大概都忘得差不多了,能指望你用这点知识拉动GDP么?所以说高中的知识不是知识,只是一种选拔素材。而放弃高考,显然是不理智的。况且,高中毕业一般来说只有十七八岁,在生理刚刚成熟而心理一无所有的时候直接面向社会,危险性太大。所以上大学是是势在必行的。
但是,大学毕业这一年,大家基本上是二十三四岁,在大学这种半开放的的环境中浸润多年,也已经达到一定的社会知识需求量,生理和心理上已经断奶,足够来面对社会了。也就是说,大学毕业意味着你已经可以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社会人了。而这个时候继续缩在校园的象牙塔里,就是典型的未断奶状态。刚进入社会可能会畏惧,但人总要走这么一遭,过去了,也变真正成了成年人。倘若为了逃避社会而继续攻读研究生,那到时候未必有更大的勇气面对社会。去面对风雨成长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
二、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好找工作么?
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也是矛盾的交点所在?大多数人考研并非为了纯粹的学术,更多的基于就业考虑。他们认为研究生学历能够带给他们更好的工作。但现实可能要分儿论之,研究生学历是否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
在学术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这句话并非是对某些第一学历低的同学的嘲讽,事实上,很多研究生的工作能力真心不敢恭维。就往期发布的就业率来看,研究生就业率整体低于本科生,这不仅仅因为研究生就业要求高,还源于他们整体较低的竞争力。就以笔者所在的中等211来看,往年的校招笔试面试中,研究生几乎不占优势。由于是全省唯一的211高校,我校的研究生基本来自本省二三本院校。在他们苦心孤诣地进入郑大苦读三年后,面对的情景仍然不容乐观,企业并不会为他们多上了三年学买单,真正的竞争还是靠你做出的实际成绩。
无论是在公考中,亦或是企业招聘中,我校研究生竞争力始终抵不过本科生。在与本科生同时面试实习时,被本科生pk掉的例子数不胜数,已经不能单纯地用大概率小概率的问题来解释了。在有本科生与研究生一同参与的活动中,本科生在事后只有一句话:咱们学校的研究生。。。。。。,甚至于在专业领域的竞赛中,你也可以看到获奖名单一半都是本科生。我校研究生专业课都敌不过本科生,已经被各科老师在课堂上吐槽已久。我不是再说个例,我在讲整体,就是大家一直谈的概率。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一下几点:1、本科时为了考研放弃了其它活动,一心只读专业课课本。2、读研之后依旧找不到方向,再加上文科类专业(笔者是文科,现只拿文科说事)需要的广博的阅读量而非单薄的专业课课本,纵使极力考上研究生,阅读的宽度和深度依旧欠缺。3、读研期间能提高的最多也就是学术能力,而学术能力在找工作时似乎加持不大。这些再加上其它的原因,导致我校研究生再找工作时并不会比本科生好多少,甚至基本没差距。那这三年研究生的含金量如何抵得过三年的工作经验?
三、我还有多少心思来考研?
二十二岁的我早已成年,经济的窘迫已经推到了眼前,我不可能如当年高考那样一心一意地学习,我要面对很多的问题。农村家庭,下面还有一个高中妹妹和初中弟弟,我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地考研?何况,作为一个文科生,研究生期间能拿到多少补助?恐怕还是要父母出大部分花费。这于我来讲,想起来就很残忍。纵然可以说我境界低,眼界小,但我不能枉顾现实,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去喝干父母最后一口血,有点良知的人都不会。
最后,考不考研还真的要靠兴趣,如果单纯地想通过研究生学历来为找工作加持,恐怕难以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