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
班级:5期2班
姓名:澜沧月
日期:2018年8月21日星期二
用时:3小时
字数:3000字
为什么要学习写作、练习写作?
昨日文章——叶圣陶先生的《作文要道》——提到过:“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写作,所以写作是每个人非学不可的,而且是非学好不可的”。因为我们生活里总会遇到写公文、写信函、写计划等等活动,这就使得写作有别于文学创作,是一个范围更广、概念更模糊的技巧。
任何一项技巧也并非先天习得,再简单的「印随行为」也伴随着最基础的模仿。奥巴马在《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中也说过:“没有哪一个人一生出来就擅长做什么事情的,只有努力才能培养出技能。”因此,对于“‘作’无须‘习’?”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观点:写作需要学习、练习。】
光说理论,缺了点真实感,那就来说说我身上发生的故事。
一、写作基础的“学”与“否”
【不学】
我出生在一个半教师家庭,爸爸是一名音乐教师。有趣的是,我这个爸爸只擅长和“小蝌蚪”打交道,汉字于他而言如洪水猛兽,离他越远越好。我的妈妈是下岗的工人,虽上学时间不长,但对于文字却有种天然的热忱。
在这样矛盾的家庭氛围里成长,在开始学习写作之初,我对文字即无特别热爱、也不至于特别排斥。既然对一事提不起兴趣,更不要说勤于学习和练习。这样的学习态度所遭致的直接影响是:每当家访,老师总会向妈妈吐槽我这个写作领域的“异类”。评价的话语无非是“你女儿写的日记都是记流水账”“XXX你写的作文怎么都只有骨头没有血肉,干瘪瘪的”。
因为不学习、练习写作基础,让我在老师的每一次家访中吃尽了苦头。
【学】
从不学习、不练习写作基础,到学习、练习写作基础,这转变发生在突如其来的一场重病。
同在一科室的病友们整日展现一副病怏怏的模样,为了分散我对疾病的关注力度、追赶学校的学习进度,妈妈特意找来了她的写作“启蒙老师”——一本记载了作者童年回忆的日记录。就这样,因为过多活动限制而无所事事的我,开始了模仿式的写作学习与写作练习。
起初单纯的模仿是为了学习写作的基础:篇章的结构、层次的划分。渐渐地,单纯的写作模仿已不足以记载真实的生活,我开始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想,尝试将同样意思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或是抒发和作者不同的感受、表达不一样的思想。
这样的基础性学习所带来的成果是相当显著的。至今我仍记得:在休学整整一个学期后,我的期末作文拿了离满分只差1分的高分,要知道,这样的高分是我从未拿到过的。第一次,我感受到了学习、练习写作基础的必要性。
二、素材积累的“有”与“无”
【有】
常练习写作的人,把素材积累的过程称之为“输入”,而把写作的过程称之为“输出”。师北宸老师也这样说过:“1000字的输出需要10万字的输入。”你看到任何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或是点击量达10w+的文章,不必急着计较内容的优劣,最起码,这些作品/文章的创作者在浮华之前,曾经花了更多功夫进行沉淀。而写作者最基本的沉淀工序,就是素材的积累。
上高中以前,遇到了一个特别优秀的语文老师,为了消除我们对于不同文体之间树立起来的思想壁垒,聪明睿智而又经验丰富的她选择了以日记作业作为攻坚的武器。那时候,我们每周固定的一项作业是:六篇300字以上的日记,内容不限,可以是生活体验,可以是读书心得,可以是人生感悟......为了逼自己完成每周的任务,我养成了叶圣陶先生说的“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从生活经历中提取写作素材,在丰富的读物中积累素材的技能。而这些有意积攒下来的“财富”,成了我中考前各类考试作文中璀璨的亮点。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时期,先人们就已经懂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千百年来,奉行这条真理而行的人们,都能在写作的领域里耕耘一方。由此可见,素材的积累,在写作的学习和练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无】
高中以后,鉴于某些不可抗原因,我的学习心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又强化了逐渐显露的惰性。受冲击最大的,要数阅读。
因为要到外地读书,过多地携带书籍是不理智的,课外读物相对就大大缩减了;而高中又增多几门功课,这更是严重挤压了我课外素材积累的时间。脆弱的心境、崩坏的心理加上低承受度的抗压,慢慢的,我不再热衷于阅读和体验。没有被锻炼开发的大脑也变得迟钝、木讷,记忆不受控制地掉落到最低谷。我常常记不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对应的人物,也记不得过往阅读到的信息,素材积累在这个阶段近乎为“0”。
少了素材积累,高中作文重头戏——议论文——成了我难以消化的梦魇,每一次考试的结果只有更糟。而最让我难过的是,高二那年参加了一次全国性作文比赛,初、复试因为对文体没有过多要求,我凭着残留的一点点文字积累顺利通过。到了复试,举办方硬性规定文体必须是议论文,看到题目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前功尽弃”般的绝望。同时,我也与一次绝佳的翻身机遇完美错过。
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轻视素材积累的力量,也坚信所有积攒的能量终有爆发的一日,如“厚积薄发”这个词所形容的一般。
三、刻意练习的“勤”与“懒”
【勤】
从初中升上高中,因为坚持着自己的才能必须靠写抒情散文才能展露,对于高中时期必须掌握的议论文体就更为轻蔑了。或许是出于“不让议论文格式破坏抒情散文的创作灵感”,我不断地进行散文写作。刻意的练习在疏于素材积累之外勉强保留住了我部分写作功底,也为我在这一时期进行诗歌、辞赋、小说等等新写作形式的尝试提供了可能。
升入大学之初,得益于高中时期刻意练习写作,我在社团活动中全权担任了部门公文写作以及会议记录等文字工作岗位,且在因记录得好而受到上级的赏识和提拔。这一时期,刻意练习写作为我打开了机会的绿色通道,一度让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在这两个人生时期,因为刻意练习自己擅长的技能,完善了自己的部分生活。
【懒】
人不会对每样事物都发自内心地抱有兴趣,更多时候,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常与兴趣无关,而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又不得不咬紧牙关去面对自己兴趣不大的工作内容。如何让不感兴趣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
在写作中,有人擅长议论文体,有人擅长说明文体,有人擅长散文体,有人擅长叙事体......对于有所擅长的人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对不擅长的文体不感兴趣的。如果要“跨界”进行创作,刻意练习就显得很有必要。
大学即将毕业,经推荐,我参加了一个写作班。参加的初衷只是想为毫无目标、毫无底气的人生注入一丝丝称之为希望的动力。也许是这样的初衷太“单纯”,我没有对真正的写作发起深刻认知,打卡也就显得十分敷衍。
少了刻意练习,打卡结束后,我很快恢复了过往的生活——漫无目的、浑浑噩噩都是常态。没有刻意追求的目标,就缺乏持续亢进的行动力。刻意练习说到底,是为了让人生发生转变而该有的前提。
2018年8月15日,再次来到崩溃边缘的我,在寻求救生途径时,发现了『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
在这个全新的写作营里,正如那些向师北宸老师反馈的人而言——这确实是个纯粹写作业的地方。不仅如此,开营前浏览过课程安排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教授和我所擅长的文体绝对不同的课堂,我全身所有兴趣细胞都被挑起。
入营后,一条贯穿整个21天训练的写作方法——万能写作法【观点-案例-总结】——即为这个训练营里必要学习的写作基础;而每周精心安排的阅读材料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是素材积累的最佳来源;同学们常说的「爆肝」「死磕」等字眼,无一不传达着“刻意练习”的精神。写作训练营,和我对写作的所有认识不谋而合。
所有的所有,都在说明着一个道理:“作”无须“习”?错!写作一定是一个有学习、有练习才会长足发展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