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一本新书《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支持和拓展儿童的学习》。本该在寒假里看完的书,因为,书迟迟未到,因此,待到今日。
图式是指儿童的一种可重复的行为模式。记得前段时间看的同样关于图式的另一本书《认识婴幼儿游戏图式——图式背后的秘密》,那本书主要是讲了8种图式行为,轨迹,定向,连接,旋转,围合,包裹,定位,搬运。今天看的这本书,对婴幼儿图式行为的分类稍稍有些不同。
这本书一共讲了12种图式,连接,装镇,中心和放射线,围合,包裹,穿过边界,定向,定位,旋转,轨迹,变换,搬运。
记得上次看《认识婴幼儿游戏图式——图式背后的秘密》这一书时,让我认识到了每一种图式的基本含义,理解了图式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幼儿,是在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行为。
今天,在翻看书的目录时,我看到了每一种图式下都有相同的子目录:是什么,为什么,下一步怎么做,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所以,这本书作者想要提供给我们老师如何在观察孩子的图式行为的基础上去拓展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我去网上查阅有关研究过图式的儿童专家,其中皮亚杰曾经对图式有所研究,并且他是被广泛认可的研究图示的理论家之一。他把行为模式或者说这种幼儿的游戏图示与思维和动作联系起来。皮亚杰认为,当幼儿重复某一动作的时候,他们是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迁移到类似的情境当中去,或者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早期概念。理论家把它称之为思维形式也就是说组织自己的思维以理解世界的方式。
回顾一下图示的概念图是在理论家们这些理论家当中他们都说图纸就是一个个碎片化的想法或者给你这有点让我想起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叫做《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如果说倾听幼儿使用一片片马赛克的方法组成,那么,图式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就好像是一副儿童拼图,我们努力根据手头的拼图碎片来理解整副拼图,我们通过重复不同的动作来探寻事情是否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发生,如果他们所预期的是对的,那么,拼图碎片正好可以贴在平板上,如果他们预期的是不对的,那么就需要重新思考换另外一篇拼图碎片。
观察儿童的图示就是这是观察和接触儿童的重复信息行为,重复性游戏,基于观察了解儿童的思维形式,从而能够了解孩子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为儿童计划未来的学习机会。
希望自己就像数作者在书中所说,我能够通过学习本书将幼儿某些行为看作图示行为,可以将儿童的注意从不受欢迎的行为影响与他们图示相关的其他活动。希望自己能够对图式足够清晰并且能够帮助自己在工作当中更好的理解图式,从而把儿童视为正在探索和研究作为世界的有效且有能力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