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为什么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如何正确地阅读,以及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简单介绍了“黄金圈”理论,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表达框架。今天我打算继续谈谈如何通过访谈来增加自己的内容输入,算是对自己数年媒体工作经历的一些总结。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其实有很大的顾虑:很多人认为写作就是“我笔写我心”,和访谈能力没有任何关系。也有很多人认为访谈是记者干的事情,大部分写作者不需要。但是,考虑到访谈和写作其实有很多共通逻辑,而且访谈能为写作提供大量素材,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具体谈谈,供大家参考借鉴。
写作为什么需要访谈?
对创作者来说,学会访谈,等于开辟了一条了解外部世界和人物内心的新通道,可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我2011年进入媒体行业,之后几年里采访了很多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带领村民反抗强拆的七旬老人,有陷入官司的房地产商,也有知名大V和畅销书作家……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件事情的真相,我会对各方都进行采访,做到“兼听则明”。有时为了全面了解一个人,我会进行数次采访,直到觉得已经挖掘得够深、够透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是这些采访,很多稿件我很难写出,因为没有素材。
同时,采访沟通还可提高我们的洞察力,而洞察力是成为优秀作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采访沟通和平时聊天不同,聊天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而采访沟通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有经验的记者会知道如何对信息去伪存真,而不是照单全收,这就是洞察力的体现。
而且,采访沟通可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从而间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在采访沟通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受访对象而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从而使沟通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写作同样如此,我们一定要考虑我们的读者是谁,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喜好是什么,从而调整内容的呈现方式,顺利把我们的内容传递出去。
最后,采访和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内省和提升的过程。每次采访之后,我都会反思:如果我是受访对象,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怎么做?他的哪些东西是我需要学习或避免的?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人就会更加成熟。
如何进行访谈?
对专业记者来说,关于采访沟通的建议会有很多。但对一般写作者来说,沟通时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访谈前要做功课。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心理学的稿件,但是你有一些地方并不熟,想和学心理学的同学或专业的老师聊聊,那你自己一定要查很多相关资料,了解一些专业术语,这样访谈过程才能有来有往,顺利进行。对媒体记者来说,提前做功课还是对受访对象的尊重。
第二,访谈过程要像聊天,但又不能是聊天。所谓像聊天,就是说要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不能太过严肃,让受访对象感到有压力。切记直接切入主题,这会让受访对象感到刻意和尴尬;要对受访者的内容做出回应,让他知道你在思考他的话;不能是聊天,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控对话的走向,而不是被受访者带着走。
第三,如果问关键性问题,一定要在对方比较松弛、比较放松的时候,否则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情绪和防卫心理。以我一位同在媒体行业的朋友的经历为例,某次她采访一位华语乐坛顶级音乐人。双方见面是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沙滩上,海风轻吹。由于时间很紧,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不起,我想问你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结果该音乐人差点翻脸,幸有旁人解围,最后才圆满完成了采访。采访结束后,音乐人对她耐心地解释说,“今天天气这么好,环境这么美,而你一见面就说问一个敏感问题,的确让人心里不舒服。”这位朋友之后多次提起这段经历,用以说明沟通方式的重要性。访谈质量决定了成稿的质量。如果访谈很糟糕,后期再怎么妙笔生花也挽救不过来。所以,写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访谈能力。
如何将采访内容转化为写作素材?
到底要多少素材才能撑起一篇文章?根据我的经验,素材至少要达到文章字数的7倍以上。也就是说,想写出一篇4,0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积累的素材得有30,000字左右。写作时,我们应该重点摘取访谈内容中的哪些信息呢?我这里以人物类稿件来举例。
第一,观点、冲突、事实以及关键事件。凡是涉及到人物观点的地方,一定要摘取出来。如果原观点过于偏激,写作时可用直接引用,表示这是受访者原话,而非作者转述;人物性格往往在其面对剧烈冲突时得以体现,因此,重点关注人物面临的冲突或困境;关键事实很有价值,尤其是这个事实和公开信息相矛盾时,尤其有价值;最后是关键事件,也就是那些让人物的命运轨迹发生改变的事件。
第二,说话人的状态、神情、用词、语气等外在表征。访谈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这些特征并做大致记录。很多时候,人物的性格往往通过他说话的用词和语气来体现。要把一个人写活,他的语气和用词很重要。比如《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一个性格火爆、锋芒毕露、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她说话风格是这样,“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崇崇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简单一句话,就凸显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三,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以及他的潜在欲望和价值观。这些是我们访谈时要去挖掘和判断的。绝大部分人是表里不如一的,并不是我们刻意这样,而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我展现的需要,但展现的未必是真实的自我。所以在《人物》杂志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有时为了一篇稿件,双方一定会聊到“穷尽”才罢休,就是为了挖掘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有时人的欲望隐藏得如此之深,连受访者本人都不知道。直到通过访谈抽丝剥茧,他们才发现自己原来有这样的欲望。
一言以避之,访谈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和人物内心的一条通道,可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所以,当你感觉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太少时,不妨主动走出去,和身边人聊聊,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