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的很痛心。两个朋友在群里发来各自小区小孩和家长发生矛盾后从高楼跃下的惨剧。
疫情后家长和孩子的主要矛盾多是手机引发。家长自身的矛盾多是恐惧和悲观焦虑,甚至极度焦虑引发。
对未来的大量不确定性即将来临而不知所措,更因为害怕孩子的人生选择错误而直接被阶层的洗牌掉队。
人生性喜欢追求确定性,可控性,在这物化的世界里,很多人尤其所谓的精英份子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目标投入到身外之物,并按照终极目标来分阶段细化孩子的教育指标,就像威廉德雷谢尔维奇《优秀的绵羊》描写的那样,一切都是围绕藤校录取指标而度身定制,这些都是本末倒置,“术”的极致表现,一旦外界环境突发变化就掉入恐惧悲观而彷徨不知所措,更遑论是否以孩子的自身成长为中心的教育观点。
作为家长,与其追逐不确定的外部因子倒还不如花同样一点时间来陪伴,观察,了解,沟通,交流,理解孩子的特点和品性,在成为孩子的朋友基础上加上家长自身的不断学习修行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习惯等。
否则,家长以为是爱,孩子又不能正确理解这份爱,爱就错位变成了一种裹挟和博弈。孩子在9-15岁的情绪敏感期,理论上应该需要更多的情绪管理训练,而父母如果采取高压的教育方法确实是增加子女情绪压力爆发的机会。有天悲剧发生后一切再无法重来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