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书名:《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
今日共读的感悟和收获
有意义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昨天的感悟就像烤红薯,抱在手里还热乎乎的。今天的共读就像一碗热粥,暖暖的沁人心脾。
本书作者,蔡淇华,高级教师。后来因缘际会成为教师。作者通过成立诗社,至今上万次的写作分享和指导,一个年逾四十岁的中年人“被看见”了。作者以他独创的“四十力”,用四十篇文章告诉我们,如何有生命力地写作,“重回”现场,“找回”自己。用生命书写召唤读者,唤起写作初心。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靠经营自媒体文字,从边缘变成中心。
昨天我们学习了“觉察力”“现场力”“五感力”,特别是“现场力”,重返生命现场,进入曾经不堪的痛苦经历,直戳心窝,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现场力”不仅是一个工具,还是写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今天我们接着共读第四篇“命题力”和第五篇“主题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主题力”,关于“主题力”,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它的重要性。有一次,作者退回了学生的投稿。这个学生呢,很苦恼,就跑过去质问作者。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请问你这篇游记的主题是?”学生回答:“我的游记写的就是山中一日游啊”。这个时候,作者告诉学生:这不是主题,主题是一种选择。对于山中一日游的记录只是一种记述,但并没有主题。虽然游记里面会有很多的感觉和感受,但是缺少了思考。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单纯的感受和添加了思考之间的区别,作者举了一个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例子。弗罗斯特提到两条路在林间分道很可惜,我只能选择一条,而此后风景将完全不同。弗罗斯特通过在林间道路之间作的选择,讲出了人生中的选择。他的这篇游记,主题就从个人感受,升华到了选择的意义,也更能引起人共鸣。
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主题就是一种选择。
人们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描述出来或者叙述出来。恰恰少了最重要的一步,思考和选择。经历过一件事情后,如果不进行第二步“深度思考”和第三步“选择”,那它仅仅只是一个“经历”,或者是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感受”。经过“深度思考和选择”后,你会发现这件事情不仅是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众生都有了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主题呢?
作者在书中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有一部电影叫做《大英雄天团》,因为有了主题,有了灵魂,甚至打败了同档期的《星际效应》。
这是一个讲述弟弟为死去的哥哥复仇的故事。弟弟用“复仇”芯片取代了机器人杯面的“善良”芯片,想要毁灭敌人。而被作为工具的杯面,最后为了救仇人无辜的女儿牺牲了自己。
杯面本是为了复仇而生,但最后他为了救无辜的人,牺牲了自己。这种恨变成了爱。这份爱也让要复仇的弟弟,不再局限于仇恨,用爱将仇恨化解。最后弟弟用杯面拼死保住的“善良”芯片让杯面复活了。爱带来奇迹。爱才可以感动众生。你可以选择恨,看见自己的恨,也可以选择爱,看见众生的爱。恨当中也可以握着爱,这也是选择,这就是主题。
“习武之人必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所以,如果弟弟阿广只见自己之仇恨,《大英雄天团》就弱了。通过这个例子,作者告诉我们:好的文章选择主题的方式是从个人的经验讲到众生。把事件从个人“小我”升华到具有“普世价值”的深度思考。
怎样才能具有这种能力呢?
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每一件事情经历后都要学会“三步走”。第一步,“感受”事情的过程,第二步,去“深度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三步,学会“选择”。平日里看到的一些好的文章、电影、电视剧、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要用一双“鹰的眼睛”去发现、去思考,去一点一滴的学习和模仿。当我们懂得思考和选择,不仅文章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连生命都有了主题。
“好马配好鞍”,一篇文章有了好的主题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标题吸引读者的目光。好的标题是怎样找到的呢?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试想一下,如果有一篇文章,我们的题目就是《父亲的爱》,大家是否有兴趣会去阅读?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这就像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平庸的名片,也就没有兴趣去深入了解里面的内容,即使是里面的内文,再怎么精妆巧琢,也只能让写作者感叹知音难觅了。
而同一个主题,都是父亲的爱,有两个大文豪他们是这样写的,但他们并没有直接在题目中就点出来抽象的爱作为命题。朱自清选择了具象的背影,从背影来为伟岸的父亲定义。而龙应台则选择了动作目送来表达对父亲的不舍。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具象或者动作来命题效果上佳。如果你的命题即有具象又有动作,你一定是写作高手。
最后,作者还透露了具象命题的“秘诀”,让文章“意随象走”,帮读者“见象起意”。所以,在日后的写作中,不要急着定题目,可能写到一半,发现文章中有意思的具象和动作,试着那它做命题。然后发挥想象力,从这具象和动作拉出心智图收尾,一篇绝世好文可能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