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 菜 尝 尝
DISC双证班毕业生的数量,截止到F41期为止已经有1627位。在每一期面授班即将结束时,李海峰老师都会号召所有新学员,报名参加新学员的DISC专题分享,时间为2个小时。(所谓专题分享,就是你把自己工作或者生活的场景与DISC理论相结合)然而,我观察了一下,每一期都是只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员报名了。有时候,还会出现在实际分享那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并没有分享,那天实际的分享者是助推教练或者几位馆长。在2017年1月8日,作为助推教练副组长的我,也有幸的临时替补了原先计划的新学员,为大家做了100分钟的课程分享。
之所以要做这个新学员的专题分享,是因为我们拿的是讲师证书和顾问证书。若想名副其实,当然需要为大家分享一次与DISC主题相关的课程。输出分享的收获,远远大于单向输入的收获效果。
那为什么每期新学员报名参加专题分享,都不是所有的人,只是一部分人而已呢?原因当然很多,我相信那些没有报名的,以及最后实际上并没有分享的学员,大家各有各的难处,是苦是甜自己知道。我分析有以下两个原因:
1、主观因素。每个人报名参加DISC双证班的动机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原本就不是讲师、管理者……可能只为了单纯学习一点知识;或者就是想了解自己,怎么与他人沟通,没有想过还要与别人分享;或者原本就是某个领域的大咖了,已经不屑于这种级别的分享了……总之,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2、客观因素。很多没有报名的新学员,以及最终未能分享的新学员,原因是出于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说什么,没有好的思路和方法……
在企业做人力资源或者专做培训工作的小伙伴都知道,培训工作能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不要指望培训能解决人的所有问题,按照郭德纲曾经说过的话:您各位要是指望听一回相声,就解决了组织问题,那您真是瞎了心了。所以,针对DISC社群中,那些还没有参与新学员分享的小伙伴,我今天这篇文章,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企业培训的体系会分为:态度、知识、技能,所以前面提到的主观因素问题,有点像培训体系的“态度”方面。社群的新学员分享,与企业的“态度”方面培训还不太一样,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考核、职业生涯划、激励薪酬等措施实现你的态度转变,至少会有影响。可是DISC社群新学员的专题分享,在态度方面就完全是个人的自愿了。
态度方面我说完了,现在说说知识方面。新学员的专题分享,是要把DISC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收获感悟等相结合,为大家分享。知识方面,需要您各位要熟悉某个领域,无论是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所以我认为这不是难事,即使您不上班,您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例如,我见过社群里F34期的刘锐,写的是自己家的四只宠物狗,它们分别具有的DISC四种行为特质。
最后说技能方面,即新学员DISC专题分享的课程开发技巧。根据我本人的长期观察,在DISC社群里面,已经有过的专题分享,讲述的角度就是两个:
1、宏观角度。从DISC四种性格特征的角度,去考虑应该怎么做什么事情。例如,我分享的主题是《DISC与亲子教育》,那我就讲从D、I、S、C这四种特征去考虑应该怎样进行亲子教育,D可以是有原则有底线,I 可以是要主动发现孩子的进步好的地方,S可以是倾听孩子的心声,C 可以是教练技巧。
又例如,下面这幅图片是2017年1月10日F39的徐健老师《DISC识人断事客户沟通零投诉》的一张课件图片。徐健老师就是在这一部分分享的时候,采取的就是宏观的角度,告诉大家应该用DISC四种特征去服务客户。
2、微观角度。从对方具体是DISC四种特征中的哪一种,去考虑应该怎么识别、怎么沟通……例如,我本人曾经在2016年10月13日,新学员专题分享主题是《当众演说与DISC》,采取的就是用微观角度进行分享的。用D、I、S、C四种类型的学员,在进行学习当众演说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是怎么样的,以及应该注意的地方。如下图:
综上所述,开发一门DISC的专题分享课程,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角度:宏观角度,用DISC四种思维方式去工作或者生活;微观角度,用DISC识别对方的类型(人与动物都可以),然后想怎么与之相处沟通等等。在实际分享中,这两个角度选择一个就可以,或者两个角度都谈一谈也行。
餐 后 甜 品
前面介绍了关于DISC专题分享的方法之后,不知道大家现在是否已经有所顿悟了?那么咱们现在可以随意出一个话题,看看大家是否能马上就有思路了?例如,《怎么用DISC打蟑螂》,哈哈,好笑吧?只要您学会了新节老师前面说的两种方法,那不就是很容易吗?
举例说明:打蟑螂要用D的决心,坚决消灭,绝不手软;用 I 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用S的要沉住气;用C的动脑子想对策……
现在说一个正经一点的例子,很多小伙伴在选择主题时,会考虑到家庭生活场景。例如2017年1月23日,对,就是今晚,在DISC上海官方群分享的主题就是《搞定婆婆,用DISC就对了》。新节老师告诉你,大家还可以脑洞大开一些,搞定婆婆,还可以搞定丈母娘、老公、老婆、男朋友、女朋友……然后你可以从宏观角度说,我要用DISC四种思维方式怎么去搞定,还可以从微观角度说,婆婆的DISC四种不同类型,我应该怎么与之相处。
怎么样?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感觉So Easy?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都能有收获。如果您感觉有收获,请不要吝惜您的打赏或者红包和转发哟!提前预告下一篇文章,主题是《DISC社群尊重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献礼DISC社群成立两周年感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