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带动大发展,陕西这个县乡村振兴太有特色了

发展乡村振兴主张率先推动头部产业发展,以头部带动产业链共同繁荣。陕西就有这样一个县,用“一碗面”完成产业集群开发,形成特色的“一碗面”经济。

面食,是陕西的特色,陕西人各个爱吃面,无面不欢。biangbiang面、油泼面、裤带面无不闻名全国。其中,有一种面以地域冠名,酸辣爽口很多人都爱吃,这就是著名的“岐山臊子面”。臊子面要去当地吃才正宗,因为特产的菜、面、油、醋融合到一起,才能做出岐山特有的风味。



配菜”经济

水泊村是岐山县的蔬菜种植基地,大面积种植了红萝卜、蒜苗,而这些全都是臊子面不可或缺的配菜。

得益于“一碗面”经济,当地村民改变了以往外出打工的增收模式,在家里全心全意依靠种菜务农,每个月都有近4000块收益。大规模的蔬菜种植也使村集体经济得到良好发展,每年集体可增加近十万块收入。借助臊子面的名气,水泊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大家也不用为销路发愁,全县餐饮基本就能消化掉村里全部蔬菜产量。


食用油”经济

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也离不开一桶好油。岐山县范家塬村是宝鸡油菜花种植面积最广的地方,春季很多游客都会慕名前来赏花。过去,这里一直种植传统农业,农民增收找不到突破口。在“一碗面”的带动下,村里发展油菜花种植,不仅可观赏发展旅游经济,还可以土法榨油,为全县提供优质菜籽油。为进一步规范油菜种植产业,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农民合作社,按照托管经营、入股分红等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做大做强油菜种植产业。

现在全村油菜种植面积近2000亩,并带动了周边乡村的油菜产业发展,形成村村联动,全年为镇财政贡献上千万元。


空心挂经济

空心挂面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代表了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水平。

据介绍,制作空心挂面有选料、和面、上柱、开面、晾晒等十道工序,每一步都非常讲究。基本一批挂面需要3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这种面虽然中空,但是依旧非常细,下锅后劲道耐煮,是陕西面食一绝。

发展空心挂面产业,最主要的是解决人才问题。因为“一碗面”的繁荣振兴,很多年轻人都回到了岐山雍川镇学习空心挂面手艺。镇上挂面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注册资金也由5万元上升至360万元,雍川镇挂面产值一年可实现1亿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绝对拳头产品。


香醋经济

“醋”是岐山臊子面的灵魂。天缘醋业是陕西最大的香醋加工企业,也是岐山的龙头企业之一。每年企业都能为岐山县财政贡献一个亿。

不仅产量高、销售好,天缘醋业的原料基本都是当地采购,为岐山粮食销售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企业还建立了1100亩粮食生产基地,大力推动岐山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让“一碗面”经济走的更远,天缘醋业打好有机牌,利用醋糠做粮食有机肥,生产的有机粮食再用来制醋,实现香醋生产的有机闭环,让更优质的岐山香醋服务“一碗面”经济,让“一碗面”更香走的更远。


岐山还开发出即食臊子面等产品,小小一碗面做出了大产业,带动了大民生,也是陕西乡村振兴的一次大尝试!勤劳的岐山人用一碗面就实现了脱贫致富,让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文:小飞侠/审阅:冰激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